马丽丽
(天津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等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同时,国家层面“双一流”建设也对地方高校提出了新要求、新定位、新挑战。地方高校要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从而培养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合适人才,就必须逐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将教学管理相关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二级学院是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实际执行者,将教学管理工作任务下放到二级学院,可以更好地因地制宜地分解工作任务,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建立适合自己学科、专业特点的教学管理系统;围绕人才培养,开展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并组织实施与落实各个教学管理环节的管理与监控,实现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1]。
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由教学环境、教学资源、规章制度等各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要想建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首先要分析其所涉及的要素。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主要涉及如下系统要素:教师、学生、学院基层组织、教学管理人员、校院两级规章制度等。
教师与学生是本科教学过程的两大主体。教师是高校培养人才、创造科研成果、提供社会服务、传承创新文化的主要力量。教师是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学生的学习接受度和全面发展是检验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教师和学生是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人员要素。教学管理每一项工作内容均与师生息息相关。
与学院教学管理相关的基层组织单位一般是指基层教学组织、基层党组织(支部)。
二级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是教学的具体实施单位,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3],主要形式因学院特点差异表现为专业、系属教研室、虚拟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教研任务、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是教师、学生、专业三者和谐发展的关键连接点。
学院党委要坚持和加强对学院教学管理的全面领导,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支部)也应主动加入教学管理的队伍中,与系主任、专业带头人积极合作。支部书记应该带头将党建与业务相结合,在课程思政建设起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参与并带动专业其他教师将立德树人渗透到教师线上与线下教学、课程建设各个环节。
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包括教学管理行政人员和学生工作队伍(辅导员)等。教学管理人员是联系教师、联系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联系的重要角色。学院基本的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等需要通过教学管理人员发布与指导,其本身思想意识、教育理念、业务能力以及部门间协调能力等直接影响学院教学管理质量与水平。
校院两级规章制度的建设是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必然选择。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将不能及时发现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要建立校院两级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层面只制定原则性指导制度,具体实施环节由二级学院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历史传统自行确定。教学管理制度应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各个教学要素,可大致分为学籍管理、教学运行与管理、教学研究、实习实践与创新、教材建设、质量保障等方面,且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
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受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重点、师生特点等多方面的影响。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构建应遵循效益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以及民主性原则[4]。通过对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系统因素分析,形成从管理理念、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出发建立各部门协调配合、学院自主运行、与学院学科特点相匹配的教学管理模式架构(见图1)。
图1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运行系统
管理即是服务。在高校教育教学创新中,人既是对象,又是主体。高校教学管理应以推动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需要为出发点,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应将“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的OBE理念贯穿于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以学院基层教学组织为平台,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实现师生自主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内在潜能,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做好充分准备。详细来说,“以教师为本”,是指学院应懂得教师工作的特点,树立依靠教师的思想,对待教师真正做到政治上信任、业务上放手,要经常地、广泛地听取教师对学院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教师的批评与监督。“以学生为本”,是树立一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价值观,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出发,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出发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5]。
调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的特点,从增强师生的学院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基础上激发师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以教促学、以学督教”的良好教学管理氛围。通过有效的管理活动来激发和调动教师从事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大学的教学目标[2]。通过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发展,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动性和投入度。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落实教学育人任务的基本单元,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可以为教师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基层教学组织的工作职责,落实其在一流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教学团队建设、一流课程建设、高质量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和任务。
基层教学组织的组织形式、职能定位、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建设成效直接影响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很多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设计与组织。如以某大学学院为例,其基层教学组织主要是系、实验中心,每周三下午是固定的教师返校时间,但目前许多教研室活动流于形式或者并未开展,只是简单的传达学院周三例会下达的任务,未能有效开展教研交流,严重影响了专业及教师本人的发展,也不利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基层教学组织的负责人一般是系主任、实验室主任,主要是依靠经验管理专业事务,或者简单地做好上传下达的任务,对系(专业)建设的力度不够。
针对这种现象,学院应该积极探索新路径,专业负责人和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不得兼任,明确专业负责人和各类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的职责,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职能,避免多头管理现象,也减轻负责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信息采集、整理的效率,根据工作需要推进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其他部门和专任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增加专任教师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教学组织要协同合作,做好分工,积极引领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以党建引领发展,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建工作凝聚人心[6],提高师生的大局意识和荣誉感。其次,要加强党建工作与教师教学工作的真正融合,通过党建工作推进教师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信心与知识储备。再次,推动优秀党员或支部书记带头成立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或专业课程思政研究小组,加强与其他学院、学校的沟通与交流,组织课程思政培训、共同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编制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和教案,完善专业课程思政素材库,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构建课堂教学“一体化”育人体系,达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标。
教学管理办公室在学生学业方面和学生管理有很多交集,在课程建设和师德建设方面又与党务管理有交集,各部门之间是相互支撑、协作的关系。建立教学管理与学工、党务等相关部门紧密结合的统一联动机制,相互协调,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共管共赢,是避免多头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教学管理办公室加强与学生管理部门的沟通,增强服务师生意识,避免重复性工作布置,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工作配合,实现各方面管理最优化,也可提升学院的公信力和师生的归属感,进而提升学院教学管理水平。
以学生学业成绩监控为例。每学期末,教学管理部门要对学生进行学业预警,了解学生的挂科情况,班主任、辅导员也需了解学生成绩,此时两者可协作完成:教学管理办公室导出成绩,分析整理学业情况,由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深入谈话。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核心,其有效运行对监督师生课堂表现、帮助教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考核学生是否持续性发展、学习效果是否稳步提升起着保障作用。二级学院要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点构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院级督导、各类教学委员会、学院行政队伍、学院各专业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确定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做好各教学环节的监控和反馈机制。
基于成果导向(OBE)的管理理念,二级学院一定要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反馈机制,分管教学院长主抓、本科教学办公室、辅导员与学生信息员共同参与,完善工作流程、建立信息反馈平台。在每学期的关键时间段,如学期初与学期末,要加强宣传,确保学院师生知晓该平台,保证反馈渠道畅通,切实维护师生的利益。对师生反馈的信息要及时解答;如遇投诉类事件要通过谈话、问询、查阅授课视频等方式调查,调查过程要公开公正,注意相关信息的保密性。对于共性的问题要及时整理并在学院公众平台向师生公布,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师生对学院的认同感,让师生全身心投入教与学,做好保障工作。
二级学院要建立各部门协调配合、学院自主运行、与学院学科特点相匹配的系统管理体系,必然要在校级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学院师生需求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创新教学管理方式,提高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学院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要从学院层面推动不同角色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加强对各类教学管理人员的常规与专项培训,善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各层级、各科室管理人员遵循教学规律、尊重教师和学生心理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