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艳,林聪聪(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EB病毒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病毒,它于上世纪60年代首次被发现。EB病毒的传染途径有飞沫、唾液传播,输血也可造成传染[1]。患儿在首次感染EB病毒并经治疗后,该病毒并不会从患儿体内消失,而是会被患儿终身携带于体内,处于潜伏状态的EB病毒会因各种原因而被再次激活,激活后不断复制的病毒,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损害[2]。因此,对于感染了EB病毒的患儿要尽早进行治疗,预防其进一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探讨了小儿EB病毒感染应用阿昔洛韦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178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4月-2022年2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9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3];②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血液疾病患儿;②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③近期使用过类似药物者;④伴有其他恶性病变者。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分别为48例和41例;患儿年龄2-10岁,平均(6.21±1.05)岁;病程为3-8d,平均为(4.09±0.31)d。观察组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分别为49例和40例;患儿年龄1-11岁,平均(6.29±1.03)岁;病程为4-7d,平均为(4.15±0.27)d。两组的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开展之前已经通过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给予本研究中178例患儿常规支持治疗。
1.2.1 对照组 本组89例患儿,给予注射用阿昔洛韦(规格:0.25g/支)5mg/kg加入100-25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治疗5d。
1.2.2 观察组 本组89例患儿采用阿昔洛韦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阿昔洛韦的用药方式同对照组,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冻干,规格:2.5g/支)400mg/(kg·d),每日1次。持续治疗5d。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指标 临床指标包括:住院时间、咽痛时间、退热时间、扁桃体肿大时间。
1.3.2 治疗效果 患儿无并发症,各指标恢复正常,体征及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患儿并发症少,各指标好转,体征及临床症状减轻为有效;患儿并发症较多,各指标无好转,体征及临床症状无变化为无效[4]。
1.3.3 炎性因子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5d后采集3ml患儿的空腹静脉血,两组患儿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5]。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 通过观察表1得出,观察组的扁桃体肿大时间、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及咽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d)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d)
2.2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中,显效、有效、无效患儿的例数分别为36例、30例、23例,观察组中,显效、有效、无效患儿的例数分别为56例、31例、2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5%(87/89),高于对照组的74.16%(6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22,P<0.05)。
2.3 两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通过观察表2得出,两组治疗前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安全性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EB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该病在儿童群体中有着很高的发病率。EB病毒感染在小儿感染类疾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会损伤人体的B淋巴细胞和人体免疫功能,其无明显典型特征,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等。一旦感染该病毒,将会对患儿全身系统及多个器官造成损伤。EB病毒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将会影响患儿身体健康,使患儿生长发育受限,严重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患儿死亡[6]。因此,为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应及早给予EB病毒感染患儿有效的临床治疗。
寻找到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EB病毒和对EB病毒的复制进行抑制,这对改善EB病毒感染患儿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7]。目前,临床治疗EB病毒感染使用较多的是抗病毒药,而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是阿昔洛韦,它在抑制病毒增殖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大量临床实践[8]表明,单一的抗病毒药治疗EB病毒感染效果有限。此外,临床发现人免疫球蛋白在中和病毒方面显示出较好的效果[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扁桃体肿大时间、咽痛时间、住院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5%(87/89),高于对照组的74.16%(66/89)(P<0.05);观察组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这一结果说明,人免疫球蛋白可提高阿昔洛韦的抗病毒效果,二者联合用药的效果优于阿昔洛韦单独用药,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给予EB病毒感染患儿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