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22-10-13 14:18:20刘欣培任珍平张一杰王莎莎赵巧燕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依从性

刘欣培,任珍平,张一杰,王莎莎,赵巧燕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围生儿和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类患儿多数伴有发育迟缓、肺动脉高压等症状,导致其机体各系统功能、免疫力均较差[1]。由于胎儿时期大血管、心脏发育异常,导致出现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主要是代谢异常、功能异常、心血管形态异常、伴消瘦、多汗、咯血等[2-3]。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以改善患儿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4]。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操作,患儿对其的耐受性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由于患儿受到疾病因素影响,术后极易出现疼痛等多种不良反应,因此严重影响康复效果[5-8]。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逐渐微创化,治疗效果好,准确性高,创伤小,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在治疗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对提升预后有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的、新兴的整体护理模式,在循证医学指导下,按时间日程,有计划、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以康复内容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制订标准化护理流程,减少护理疏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9-12]。本研究旨在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4±1.7)岁。对照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5±1.9)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经过确诊,进行心脏B超等检查,为先天性心脏病。(2)首次住院治疗。(3)明确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肝肾功能异常。(2)合并心内赘生物、活动性心内膜炎,或引起败血症的其他感染。(3)心导管通道内有血栓形成。(4)合并中度、重度肺动脉高压。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患儿家属普及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各项操作,指导患儿饮食,安抚鼓励患儿等。

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如下。(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包括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师等,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以掌握临床护理路径知识和技能。(2)参考国外临床路径方案及国内标准护理计划,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护理经验,以医疗护理为纵轴,包括检查、饮食指导、治疗、用药、入院诊断、入院指导、出院指导等;以时间顺序为横轴,结合医院具体实际,制订计划表。(3)护理实施。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要求进行护理工作,提供连续、动态的整体护理。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患儿入院第1~2 d,进行入院宣教、病情评估,采集各种标本,引导各项检查并普及目的和注意事项,发放宣教手册,引导患儿和家属熟悉经管医生、责任护士等,熟悉周围环境。患儿入院第2~3 d,指导用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用药后的反应,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做好手术准备。手术日,患儿入院第3~4 d,做好术中配合,观察特殊用药情况,注意呼吸机使用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动态24 h连续监测疾病变化,进行特级护理。术后第1 d,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注意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心电变化,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安抚鼓励患儿,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术后第2~6 d,鼓励患儿主动参与活动,进行饮食指导,注意观察切口情况。术后第7~11 d,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进行评估,查漏补缺,及时完善患儿家属的护理知识。强化出院指导,发放相关资料,并进行讲解,使患儿和家属明确出院后的活动和饮食等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叮嘱家属定期门诊复查,出现不适时,及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费用。(2)记录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血管栓塞、发热、出血、臂丛神经损伤等。(3)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费用情况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费用情况(±s)

表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费用情况(±s)

组别对照组(n=58)观察组(n=58)t值P值住院时间(d)15.89±3.76 10.45±3.12 8.480 0费用(元)31 458.56±526.25 23 567.18±462.93 85.767 0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2.3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情况

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情况 例(%)

3 讨论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在母体发育时期,胎儿受外界因素影响或者发育不良。通常先天性心脏病与产妇高龄怀孕、生活作息不佳、服用不当药物等相关,遗传的概率不高。同时,也与客观因素如感染病毒、接触放射线等相关[13-15]。现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通常采用微创介入手术治疗。美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使用临床护理路径,随后在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推广应用。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治疗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兼顾效益和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中管理小组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及目前的临床经验,采取有目的、有针对性、有预见性的规定临床护理流程,促使责任护士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过程中,根据每日护理计划表,在患儿住院期间的最佳时间范围内开展有目的性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的连续性,促使护理活动程序化和标准化,并且能及时发现问题,开展有效处理[12,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护理路径围绕康复的管理模式,以治疗、用药、教育、检查、入院指导等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以患者为中心,制订最适当的照顾计划,为患儿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综合医疗服务[17-19]。临床护理路径依据疾病或诊断、某种手术来制订,实现护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减短无效住院时间,使患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及时完成检查,节约医疗资源,减少住院费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临床护理路径有效整合医护服务,构建协同机制,制订个体化护理计划。根据路径表,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将过去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服务,减少护理可能存在的疏忽和遗漏,避免由于护理人员能力不同、缺乏经验导致的护理差异。临床护理路径明确各项时间安排,避免传统护理的盲目性,在短时间内,为患儿提供高效、全面的护理[20-22]。根据疾病特点及发展规律,制订护理规划,使护理有预见性,及时发现可能潜在的护理问题,对患儿进行主动评估,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比对照组更高,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中心,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使患儿更容易理解,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加强知识宣教和普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增加患儿的信任感,提高依从性。根据路径表,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强化责任心,向主动护理转变,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的恢复。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依从性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0:52
中医新解心脏病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08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20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
中学科技(2014年12期)2015-01-06 05: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