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珊,钱小玉,彭蓉蓉
1.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宜兴 214261;2.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检验科,江苏宜兴 214200;3.溧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溧阳 213300
发热惊厥是儿童阶段最为常见的一种惊厥类型,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因为惊厥发病比较急,发作严重者甚至出现窒息,使得患儿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一般来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其次为细菌引起[2]。在临床治疗中,应先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从而选择恰当的抗生素。目前,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和T细胞亚群水平检测是临床诊断感染的主要辅助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在基础疾病、用药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和T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结果受到影响,所以,应积极探索有效鉴别诊断病原体类型的方法。基于此,本文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5名为对照组,对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和T细胞亚群水平检测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体类型分为细菌组与病毒组,各35例,同时选取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5名为对照组。细菌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12例;年龄1~5岁,平均(2.86±0.65)岁。病毒组:男患儿24例,女患儿11例;年龄1~5岁,平均(2.91±0.63)岁。对照组:男儿童21名,女儿童14名;年龄1~5岁,平均(2.88±0.67)岁。针对性别、年龄数据,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文研究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②合并发热惊厥;③无凝血功能障碍;④患儿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②伴有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存在精神疾病或者沟通障碍者;④伴有先天性疾病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抽取各组儿童清晨空腹静脉血6 mL,取2 mL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采用Sysmex XN2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取2 mL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予以测定,仪器选用Aristo特定蛋白分析仪;剩余2 mL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采用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及配套试剂检测。
对各组儿童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白细胞计数方面,细菌组>对照组>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细菌组>病毒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儿童白细胞计数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表1 3组儿童白细胞计数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细菌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n=35)细菌组(n=35)病毒组(n=35)F值P值白细胞计数(×109/L)(6.71±1.38)*(19.15±3.68)#(4.58±1.22)#*383.968<0.001超敏C反应蛋白(mg/L)(1.81±0.47)*(17.52±3.16)#(3.13±0.58)#*756.274<0.001
针对CD3+、CD4+、CD4+/CD8+水平,细菌组、病毒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CD8+水平,细菌组、病毒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儿童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表2 3组儿童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a与细菌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n=35)细菌组(n=35)病毒组(n=35)F值P值CD3+(%)56.53±9.14(41.46±7.73)#(42.18±7.25)#a 38.738<0.001 CD4+(%)37.82±6.13(29.82±5.62)#(30.31±5.81)#a 20.514<0.001 CD8+(%)25.78±4.51(30.61±5.24)#(29.64±5.18)#a 9.185<0.001 CD4+/CD8+1.47±0.43(0.97±0.35)#(1.02±0.36)#a 18.221<0.0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惊厥是儿科十分常见的病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因为儿童免疫力比较低,若未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发热惊厥[3]。对于5岁以下儿童来说,因为神经细胞髓鞘发育还不完全,使得异常神经冲动非常容易泛化,进而引起惊厥[4]。一般来说,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引起。病毒感染后,由于机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经常会产生继发性细菌感染[5]。尽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症状十分类似,但用药差异非常大,因此,尽早鉴别诊断病原体类型非常重要。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白细胞计数对病原体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可作为判定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6]。然而,对于儿童来说,因为机体反应性与免疫力低下,部分儿童白细胞计数尚未达到判定标准,或者变化明显,加之在用药、哭闹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检测结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含量较少,可将其作为诊断细菌感染的辅助指标,联合相关指标进行鉴别诊断,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8-9]。本文研究显示:在白细胞计数方面,细菌组(19.15±3.68)×109/L>对照组(6.71±1.38)×109/L>病毒组(4.58±1.22)×109/L(P<0.05);针对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细菌组(17.52±3.16)mg/L>病毒组(3.13±0.58)mg/L>对照组(1.81±0.47)mg/L(P<0.05)。本结果与有关文献[10]的研究报道十分接近,其详细数据如下:细菌组白细胞计数为(20.26±4.57)×109/L,病毒组白细胞计数为(4.49±1.31)×109/L,细菌组>对照组>病毒组(P<0.05);细菌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8.41±3.05)mg/L,病毒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3.02±0.47)mg/L,细菌组>病毒组>对照组(P<0.05)。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对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能够准确鉴别诊断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11]。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中淋巴细胞各亚群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当各种免疫细胞比例失调时会导致免疫功能出现紊乱,引发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12-13]。在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中,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改变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14]。经大量研究表明,T细胞亚群水平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密切。当机体被感染后,免疫细胞就会被激活,使得病原体受到抑制,降低免疫细胞功能[15]。在免疫系统中,T细胞亚群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CD3+、CD4+、CD8+、CD4+/CD8+,可直观反映机体免疫状态,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CD4+/CD8+水平就会下降。本文研究表明:针对CD3+、CD4+、CD4+/CD8+水 平,细 菌 组(41.46±7.73)%、(29.82±5.62)%、(0.97±0.35)与 病 毒 组(42.18±7.25)%、(30.31±5.81)%、(1.02±0.3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菌组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CD8+水平,细菌组(30.61±5.24)%、病毒组(29.64±5.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组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相关报道[16]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其详细数据为:细菌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41.35±6.84)%、(29.71±7.35)%、(0.97±0.28),病毒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42.09±7.16)%、(30.20±7.29)%、(1.02±0.29),细菌组、病毒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菌组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CD8+水平为(30.72±7.39)%,病毒组CD8+水平为(29.53±6.50)%,细菌组、病毒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组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伴有免疫细胞异常的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儿免疫状况,选择恰当的免疫调节药物,以加快患儿病情康复[17-18]。
综上所述,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和T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惊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白细胞计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类型,能够为患儿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