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群,鲍东梅,徐 芳
(北京东城职工大学 北京 100020)
随着全球科技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指标的要求从单一的学历论经验论模式转变为素养能力的综合模式,时间管理能力、系统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素质型软技能成为设计行业专业人才的考核指标,艺术设计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从仅有设计能力或技术实现能力过渡到软技能和硬技能相结合。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为新时代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以教与学方式的有机变革为保证。本文以核心素养培育为视角,对成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性的探索研究,以推动成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笔者结合教育部相关文件,以及艺术设计行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从思想品格、社会参与、个人成长、高阶认知四个维度得出成人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核心素养(以下简称“四要素”素养)的四个构成要素:综合素养、设计实践力、个人成长力、创意设计力。综合素养包括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内容,是思想品格在艺术设计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设计实践力包括了设计表现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三个内容,是社会参与的体现;个人成长力包括职业幸福感、自我调节力、身心健康和终身学习力等内容;创意设计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艺术创造力和设计评价力等内容,是高阶认知维度的体现。本文将“四要素”素养的培育界定在将四要素内容细分到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中,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提供基础保障。
“三维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兼有技术性、艺术性和实践性,开展项目化教学将“四要素”素养培育内化到“三维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可以使得学生从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为本转化为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本。
项目化教学的特点是“以项目为载体,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通过项目(工作任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整个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实施完成。
学生参与收集素材信息、制订项目计划、甄选项目方案、制作完成项目以及信息反馈和成果评价的各教学环节,教师的角色从教授知识转变为通过支持、建议和实践指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等等,教学和学习成果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教学成果的评价也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习纯知识点、技能点为主,教学内容容易被碎片化、断点化,从而造成很多成人学生仅仅关心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局部结论和考试要求,而忽略很多属于学科知识意义的内容,这样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素养视角下的“三维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更关注行业对人才整体能力的需求,以“项目”为载体将真实的小任务形成任务链,让学生在对任务和问题的追寻和解决中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以学生为主线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整体能力的评价,使得学生的关键能力在真实情境的学习中得到提升。
与“四要素”素养相结合的“三维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其中知识技能目标主要结合专业特点制定,掌握设计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及软件的使用技能,素养目标为:①能够把相关理论知识与设计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设计表现力和评价力,终身学习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等;②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重视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的引入,培养成人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养;③注重道德品质、团队精神、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等“四要素”素养的培养。知识技能和素养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使得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到实现。
课程教学运用了进阶式教学的思想,从迷你小项目入手与实际问题紧密契合。依据成人学生的需求和艺术设计课程的特点,将教学内容按照实际项目的架构划分为“入门、进阶、高阶”三个教学阶段并形成进阶式项目框架,每个项目包含若干小任务。笔者将课程知识与项目相融合,项目的主题选择结合前续和后续课程相关的内容,三个学习阶段对应三个教学项目,第一阶段为入门阶段的基础知识模块,项目1 设计为迷你小项目模拟并制作绘画课程的静物写生,内容涵盖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在电脑里体验静物写生中场景的空间感;第二阶段为进阶阶段的初级应用模块,项目2 设计为小项目室内或室外一角的设计与制作,项目内容涵盖了多边形建模的方法应用及材质、灯光及环境氛围的烘托等,这部分教学让学生体验灵活制作各类静态模型和材质等的工作过程;第三阶段进入高阶阶段的创意综合设计模块,项目3 为创意设计制作室内或室外场景,这一阶段要求是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设计创意场景并在电脑中实现,项目3 让学生体验项目从设计、制作、完成以及作品展示评价等完整的工作流程。
进阶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完成阶梯式提升的项目任务过程中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项目的选择突出实践性、真实性以及前置和后续课程的衔接性,使学生的“四要素”素养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将每个项目细分为蕴含相关知识技能点的小任务,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中渐进式展现。各阶段教学以工作流程(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制作实施、评价修改、成果展示、总结反思六步骤)形式来实现,“四要素”素养的内涵及培育融入流程化的教学环节中。
入门阶段的基础知识模块和进阶阶段的初级应用模块是两个小项目。“明确任务和设计方案”环节设计在一个任务里完成,选择前置课程的写生和设计的作品作为项目选题,这个环节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制作实施”环节是学习的重点,学生在电脑实操中临摹三维场景,在体验制作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而“评价修改,成果展示和总结反思”这三个环节占用课时比较少,放在一个小任务里完成,侧重点是在师评和互评中将作品修改完成,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自我反思能力。
高级阶段的创意综合设计模块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明确任务”环节是确定创意设计的主题并做素材收集,所选题材要求健康向上,有美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力,培养艺术创造力和对素材等信息合理合法获取的甄别能力以及学习广泛知识的能力。“设计方案”环节,完成场景设计初稿,培养学生的画面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享受设计工作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保持良好健康的身心状态。“制作实施”环节是设计初稿的电脑制作环节,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提升以上所述的能力,同时需要团队合作,准确表达想法、沟通信息设计作品的理解传达能力以及审美感受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在“评价修改”环节中,需要梳理各方面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完善和修改,培养学生沟通、交流、总结、归纳的能力。“成果展示”环节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学生线下作品展示交流,同时在线上平台发布作品进行线上交流,这样的展示环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和信息技术等能力。“总结反思”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及创意设计的总结,从而正确客观地认知自我,体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享受设计工作的职业幸福感。
纵观流程化的教学过程,“四要素”素养得到了循序渐进的发展,其内涵及培育具体到“三维设计”课程的各个教学阶段中,有效地促进了成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
“三维设计”课程多元教学评价的构建主要包括:评价的主体和内容方式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管理等等。在“三维设计”的教学评价中引入“多元”概念的目的是在现有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对评价的主体、内容和过程加以完善;多元化理念的融入更加突出了项目化教学“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性。
3.3.1 评价的主体和内容方式多元化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指以多个主体作为评价的基础,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评价主体的单一特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很难体现出激励的作用,而评价主体的多元特性更关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这种交互关系将教学评价活动转变成用评价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提升整体素养的过程。在“三维设计”项目化教学中,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本人,同学以及教师三者,学生自评是学生本人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自我评议,有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的效果;同学互评指在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组内以及组外同学根据任务的效果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是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态度、协作、方案的设计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三维设计”课程教学评价的依据包含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整体知识的运用能力、方案明确、设计创新性、空间布局合理、色彩搭配、空间氛围、满足设计需求、完成质量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特性使得教学评价的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3.3.2 评价过程阶段性动态管理
项目化教学的评价方法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过程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各个阶段所参与的项目任务及完成的效果;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最终所呈现的效果,评价过程阶段性动态管理使得评价关注的对象从局部到整体,更具有完整性。
“四要素”核心素养的培育将素养的要义体现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从立德树人出发,优化教学设计,用学科育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也是育人的载体,课程育人需要在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因此艺术设计课程的目标应以培育艺术设计人才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三维设计”课程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使得“四要素”素养培育的落地得到了支撑,对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