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266106;2.加拿大布鲁克大学教育学院,L2S 4B2)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过程中,着眼于“人人都是运动员”“学生是自身健康的负责人”“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等进行学校运动会创新实践探索,鼓励学生、家长、教职工以及社会关联方参与,增加合作性、多样性、游戏性、趣味性以及运动项目的可选择性和选择的自由度,提高学生主体性和参与度。从原来简单的学校运动会升级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全员健康教育促进会,从开始的策划、过程的参与,到运动会结束之后的复盘,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指导、辅助、协助,邀请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学校运动会的重要策划者和决策者,提升学生是自己健康负责人的意识,为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家庭、社区达成“人人都是参与者”“学生是自身健康负责人”“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共识。学校体育团队以“世界体育发展方向”为主题,建设新时代体育教育新格局,即向全校教职员工和家长代表针对“全员运动会的理念和实施细则”进行授课,更新教育观念,“学校运动会应与日常体育课教学和课外锻炼连接”“学校运动会应与学生家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运动会应与校园文化及传承相结合”“学校运动会应与学生的体育品德和文明品行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运动会应与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和达标工作相结合”,使学校的运动会变为“人人都是运动员”“学生为自身健康负责”“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全员健康教育促进会。学校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与家庭、社会携手帮助每名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学校运动会成为家庭、学校、社会融和发展的健康教育促进会。
把“学生会怎么想”贯穿整个运动会的始终,采用“Easy Play”运动模式思想,即突出包容、参与、合作、享受、安全、持久等理念,强调“让每一名学生都动起来,享受其中”,同时全力营造一个心理安全的平台,让学生的想法在运动会上得以实践。
学校运动会已经不仅是“运动“这一单一的活动,而是学校育人的有机综合“课程”,也是围绕“健康”协同家庭、社区一起成为学生服务的联系纽带。如,喜欢美术的学生和美术组教师协同组织的“客行天下·舍我‘旗’谁”运动会会旗设计;组织“我最喜欢的运动会项目”征集活动,使学生、教职工、家长都参与到运动会项目的创造中;进行“糖对人身体的影响”和日常食物含糖成分的调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校师生家长对健康饮食的关注。
学校运动会不仅指向运动,更重要的是唤起每一名学生为自己健康负责的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海报在运动会期间为各个项目的实施吹响号角,举行不同类别的论坛集聚了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家长。大家在一起讨论并表达各自观点,或汇报团队调研成果并给出健康生活建议,或推荐健康管理的App和各种运动工具,或各抒己见对热点问题进行辩论赛。
学校运动会是用项目方式(project) 运行。“项目方式”既是工具,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驱动,引导师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融合多个学科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口头表达等技能,提升分析、比较、反思等思维水平。项目流程为:设计驱动问题→学习任务说明→学习评价标准→学习脚手架→学习呈现方式→ 评价与反思。学校以“如何做好这届学校运动会?”为驱动问题促使大项目组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成员采取项目招标的方式,全校的师生都可以申请做运动会的总项目负责人。总项目负责人自己组织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也分别用项目承包的方式负责运动会不同的子项目并积极邀请师生、家长参与项目筹划。这样“IDEA众筹”(众人筹划)下的学校运动会充分激发出群体的创造力,每一个子项目都体现了教育,运动会成了综合育人的课程。
根据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和各个不同民族的实际背景,确定“来者都是客,我们是一家”的中华民族文化研究项目,学校100多个班级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民族自行选择组成56个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深入研究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将民族的服饰、舞蹈、音乐、游戏等与运动结合起来,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展示将民族特点展示出来,把入场式变成民族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的作品呈现过程。项目负责制下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少了冗长的讲话环节。主席台上不再设置坐席,站立着的也不再是各级领导,而是各个项目组的学生群体的代表。学生代表由所在项目组提名与自我推荐相结合产生,能够站到台前的每一名学生都是同学们心中的榜样。学生的发言必不可少,发言的学生由全校海选,组织网络投票产生,学生代表发言的内容也广泛征集,文字稿件评选变成了有真实情境的运动主题作文比赛,提交的视频变成了演讲比赛(撰稿、录制成视频,评选,揭晓结果)。开幕式结束后响起由学生们提议鼓舞气势的歌声。特别是当运动会闭幕式最后一个颁奖环节结束,歌声再次响彻校园时,学生们手舞足蹈,尽情释放,这样的欢乐久久唱响在每一个参与者的心里。
学校运动会竞赛项目(Event)的设置是运动会改革的重要一环。个人项目以个人为单位,集体项目以集体为单位,凡是参加者都可以得分,参加单位数量越多,第一名得分越高,最后一名得1分(详见下文“运动会评奖”);设置所有学生都参加的体育素养比拼的集体项目,如,“哪根绳子最长”“台风中心”“挑战大摇绳”“八字跳”“啦啦操”等;“初小衔接项目”是基于该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际情况,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携手完成同一个项目,这样的比赛项目也给了他们不一样的竞技体验,这使得学校提倡的“学长文化”在学校运动会上落地开花。学校运动会在过程中,团队基于全球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推崇“个人终生运动的生活方式”(individual active lifestyle) 和“内省性运动”(inwardness activities),如,武术、瑜伽、八段锦等。选取的内省性运动项目既能集体表演也有助于培养个人终生运动的方式,为确保武术、瑜伽等项目的顺利开展,将其与各年级身体素养展示融为一体。此外,还特别设置个人表演融入集体呈现的项目(街舞、武术等),而街舞等项目与各年级不同形式的啦啦操结合,在各个比赛场地,以集体出场的形式进行展示,同时起到烘托运动会气氛的作用。学校运动会还保留了常规的竞赛项目(如跳高、跳远、接力等),以满足高水平竞技运动的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运动能力选报不同级别的比赛项目。
受日本学校运动会的竞赛方法启发,学校将学生打破年级界限分为红蓝2队进行比赛。所有的项目都有分值(没有0分),团队项目计分方法以人数为基数(1人1分),赢的队伍按照团队人数翻倍得分,输的队伍有多少人计多少分。如,30人对抗的拔河比赛中,获胜队伍得60分,输的队伍得30分。个人项目计分方法鼓励所有人参与项目,以完成比赛的人数为基数计分。如,800m跑,50人完成比赛,第1名得50分,第2名依次递减,最后一名得1分。以上得分计入自己所在团队得分,最后根据每支队伍的积分总和决定胜负、决定优胜旗的归属。
学校运动会也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学校体育课程分为基础必修课、拓展选择课、社会参与课,3类课程的扎实落地为学校运动会的创新改革奠定了基础。
“基础必修课程”:一年级至九年级每个年级每周2个课时完成体育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用剩余的2个或者1个课时学习一项运动技能(一年级游泳、二年足球、三年级乒乓球、四年级羽毛球、五年级篮球、六年级排球)。各年级素养展示是运动会的集体项目之一,也是“校长杯系列运动比赛”的大决赛,这样“以赛促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们参与这些项目的积极性。
“拓展选择类课程”:为学生们在基础课程中产生某项运动兴趣提供延续和提升的拓展类课程,有相同运动爱好的学生可以跨班级跨年级自主组建社团,“入门级”“提高级”“竞赛级”各种不同分量的学生自主设计的社团在学生成长中承载同样分量的育人功能。学校运动会也给了这些社团给展示的机会:专门设计一个时间段,进行社团课程展示和推广,社团组织可以自己设计小型项目比赛。
“社会参与类课程”:鼓励学生借助自己喜欢的运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家庭,走进社区,影响社会。如,学校常年推行的“130健身计划”(“1”表示选择一项可以常年坚持的运动,“30”表示运动时间,即每天坚持锻炼至少30分钟,“130”表示运动强度自测心率至少达到130次/min),小学生在自己坚持运动的情况下带动全家一起运动,并在学校运动会上按照家庭展示运动成果(如我的家庭运动故事分享会),对初中学生则有更高的要求(如组建一个运动社团或者组织一场赛事)。不管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指向这个目标的评价内容不仅局限于哪名学生获得了哪个奖项或哪个团队积分更高,而是创造更多机遇。通过学校运动会把体育三级课程进一步关联起来,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运动会中既有集体参与也有个性展示的机会,既有运动比赛的磨砺也有组织协调的锻炼,既有当下的运动竞技赛事也有平日的运动成果、运动故事的展示分享。学校运动会中,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比赛项目复盘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让生们在复盘中学会了如何从失误中汲取经验,从而更好地掌握技能,也懂得了如何与别人更好地合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从“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社会已经形成了“减负”的共识,不管是课后还是周末,学生生活都有了重大改变。如此一来,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更清晰了所担当的责任,那就是减掉该减掉的过重课业负担,提升该提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和质量。总之,我们在实践中从整体(学校、家庭、社区)入手,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对新时代学校全员运动会进行了系统深入地创新性探索,用“大格局、大体育”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变革,真正帮助每个学生都养成终身运动健康生活的习惯,努力建设成为一所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健康促进学校”,实现学校教育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