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大梁,经济“优等生”为国分忧

2022-10-11 23:31韦星
南风窗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优等生东南大省

韦星

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这是继7月7日他在福建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之后,又一重要会议。

期间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提到,“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7月7日到8月16日,短短40天,三次重要会议都提到东南沿海省份、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职责使命。

南风窗记者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先后在福建和广东召开的两次座谈会,主题都是“分析经济形势,对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提出要求”。期间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主题也和经济有关,即“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在福建、广东先后召开的座谈会,涉及8个省市,即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山东、河南、四川。

“这8个省市既有沿海,又有内陆,既有北方,又有南方,既有中部,又有西部,是我们中国经济的‘四梁八柱。”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教授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这“四梁八柱”不出现颠覆性问题,我们的经济大厦就不会出现颠覆性问题。因此,稳住经济大盘首先要稳住这“四梁八柱”。

“经济大省”的使命

7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福建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会上,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5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发言。

会议提到东南沿海5省市经济体量、财政收入、吸纳就业能力,以及对中央财政的贡献率。

“东南沿海5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四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八成,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会议谈到,“东南沿海5省市吸纳了全国70%跨省农民工就业。”

从2021年及今年上半年GDP数据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这6省的GDP排在全国30多个省市区前六。

座谈会要求东南沿海5省市“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

8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会议主题和40天前在福建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一样,都围绕着“分析经济形势,对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提出要求”。不一样的是,这次参会名单有些变动,这次参会名单有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6个经济大省。

比较之前在福建和这次在广东深圳召开的座谈会就发现,两次会议的参会对象中,有3个省(广东、江苏、浙江)保持不变,早前参加东南沿海座谈会的福建和上海在经济大省座谈会上,换成了山东、河南、四川。

从2021年及今年上半年GDP数据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这6省的GDP排在全国30多个省市区前六。

不过,经济大省座谈会和东南沿海座谈会有很多相似内容,都强调参会省市的GDP、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等经济指标在全国的占比和贡献大。

比如经济大省座谈会也提到,“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6省里4个沿海省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六成”,“6省市场主体数量占全国四成以上,贡献了40%以上的就业”,“6省进出口和利用外资都接近全国的六成”。

经济大省座谈会也强调,“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

经济大省座谈会引发一些网友和媒体的兴趣与解读,但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看来,一些解读过于“表面化”,没能触及核心。陈宪说,总理这次在深圳主持召开的座谈会指向非常明确,也很直白:“该上交的财政要缴足。”

“很多省都等着中央转移支付,钱从哪里来?首先就是从经济大省中来。”陈宪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运行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央需要一个确定的预期,“就是地方该交的财政要交足,这样中央的盘子才能运转得过来”。

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这和年初制定的5.5%增长目标有较大差距。不过,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最近公开表示,当前经济形势压力将很快见底,拐点也将出现,最困难的时期将很快过去,他对今年实现5.5%的目标还是比较乐观,且充满信心。

陈宪认为,要实现5.5%经济增幅目标,前提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这个前提目前还充满较大的不确定性。

他注意到,最近在深圳召開的经济大省会议并没有特别强调“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完成财政上缴任务”则是总理特别强调的。

经济大省座谈会还提到,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已基本下达,各省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加大财力下沉,保障基层“三保”尤其是保基本民生支出、保基层工资发放。

稳住“四梁八柱”

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济好,财政收入就有保证,道理显而易见。但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经济好这个前提,正遇到不少麻烦。

以2021年为例,两次座谈会提及的8个省市和上年相比都有不错增幅。比如GDP突破10万亿的就有两个省,即广东和江苏,其中广东GDP约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江苏GDP约11.6万亿元,同比增长8.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广东和江苏在2021年都突破万亿元,其中广东1.41万亿元,同比增长9.1%,江苏约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紧跟在广东、江苏之后的依次是浙江(8263亿元)、上海(7771.8亿元)、山东(7284.5亿元)、福建(5743.84亿元)四川(4773.3亿元)、河南(4347.38亿元)。

现在很多地方都通过中央来转移支付,这样,经济好的“优等生”就必须站出来承担更多,为国分忧。

不过,从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看,前述8个省市经济增长普遍低于预期,广东GDP增长2%,江苏增长1.6%,浙江增长2.5%,山东增长3.6%,福建增长4.6%,四川增长2.8%,河南增长3.1%,受疫情的巨大影响,上海GDP在今年上半年甚至出现5.7%的负增长。

东南沿海和经济大省的低速增长也使全国经济增长目标无法达到预期,2022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长只出现2.5%的增幅,距年初制定5.5%左右的增长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但该交的地方财政还得交,否则中央财政怎么办?”陈宪说,中央财政目前面临两个压力,即债务压力和转移支付压力。

债务压力其实在我国还有一定的空间,可通过增长债务来增加收入,“但我们政府很务实,有两条控制得很紧,一是货币的水龙头控制得很紧,二是债务的上线控制得很紧”。陈宪说,“现在很多地方都通过中央来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的压力很大。”

这样,经济好的“优等生”就必须站出来承担更多,为国分忧。

当然,中央政府也可通过发行债务、增加地方债的额度等来化解当下暂时面临的困境,“但地方债的额度也有个总盘子,这个总盘子是不能突破的”。陈宪说,所以会议释放的信息就很直白,就是“该交的要交足”。

面对非常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特别是俄乌冲突、疫情、国际大宗商品涨价等各种挑战风险叠加,中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从最近会议看,中央在抓经济、稳经济大盘方面的指向性很明确。”汤继强教授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表示,两次座谈会从工作方法上说就是“抓重点”,发挥重要抓手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

经济大省座谈会中,山东、河南、四川这3个省的共同特点是:市场广大、人口众多(每个省的人口都接近或突破1亿人)。

以四川等内陆省份为例,即便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但四川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没有减少,反而逆势上扬,今年上半年增长了17.9%。此外,四川与东盟、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出口,也分别增长了12.5%、26%、12.9%。

猜你喜欢
优等生东南大省
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传统农业大省如何走现代化道路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研究
培养语文优等生的策略
不敢做选择题的“优等生”
《东南早报》伴我成长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农业大省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制约与路径选择
峥嵘岁月东南行——回忆“十年动乱”中陪同粟裕的一次外出调研
东南沿海抗倭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