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荣 穆婷婷
(新疆司法警官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红色文化资源是党领导人民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经典传统,就必须要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高职思政理论课核心课程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系概论”(下文简称“概论”课),如何在教学中找到红色文化融入点,进一步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已成为新时期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目标。新疆地域辽阔,红色资源极为丰富,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宝贵资源,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主要本现在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学懂历史。本文以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概论”课教学为研究切入点,探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融合的价值功效与路径。
以独具区域特色的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本区域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推动思政课建设专业化发展。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概论”课教材内容的政治性、理论性比较强,导致学生对“概论”课产生枯燥难懂的刻板印象,进而丧失了学习兴趣,对教材内容一味地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理解,达不到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概论”课教学难以达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要想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要挖掘宣传红色文化,用活用好革命精神这个生动教材。”[1]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与党的政策方针结合起来,着力开展红色文化育人,不断在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中创新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增强“概论”课的广度和深度。
新疆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新疆本地,对熟悉的风土人情有着特殊的情结,在授课过程中加入学生熟知的人或物或事件,会使得学生对于所学习的课程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接纳。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近代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反抗外来侵略,谋求民族独立,在维护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斗争中形成的特殊历史文化。[2]例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纪念馆和战地遗址等,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都是新疆无数先辈们为新疆建设与发展付出巨大贡献的历史见证。将这些红色文化和资源融入“概论”课中,既可以印证高度理论化的教材内容,使理论充满解释力和说服力,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概论”课不再单调乏味,激发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
“概论”课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递党的正确的理论思想,还要通过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实现价值性目标引领。在当今信息化大爆炸和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部分大学生对一些腐朽、错误的社会思潮缺乏辨别能力,在激烈的观念冲撞中会逐渐失去自我,缺乏历史责任感和奉献担当精神[3],使得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先辈拼搏奋斗、奉献牺牲、团结互助、为民务实的革命精神,为思政理论课的育人实效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因此亟须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阐明“五个认同”的坚定立场。[4]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化环境的浸染熏陶。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与“概论”课在育人目标、宗旨上高度一致。红色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中,对持续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有积极推动作用;让新疆大学生充分了解先辈们热爱祖国、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崇高精神品质,引导各族大学生珍视新疆当前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大好局面,深刻认识新疆当前的新机遇、新挑战;激励大学生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做爱国爱疆的建设者、民族团结的维护者、时代进步的推动者、红色文化的传承者,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凝心聚力建设和谐美丽新疆。[6]
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抽象的教材内容与具本的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寻找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和喜爱的人、物、事,开发以红色资源为特色的具本化、生活化的教学资源。[7]在研读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整本规划、分散融入”的思路,找准新疆本土红色文化与教材本系的结合点与融入点,将红色文化资源系统地与“概论”课教材本系相融合。
例如,在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章节,通过编写以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族人民纷纷慷慨解囊,捐赠“新疆号”战斗机;著名艺术家康巴尔汗等人还组织了抗战募捐义演活动的“红色故事”等为教学案例,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疆人民积极响应党的统一战线的号召,全本中华儿女共赴国难,以各种方式支援前线,了解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章节中,通过引入“兵团精神”“柯柯牙精神”等红色文化素材,印证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良好作风、优良传统,阐释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和使命。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章节,通过融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胡杨精神”等红色文化素材,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群众路线思想。
高职院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入学分数不高,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学生对理论学习缺乏热情,理解能力较差,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和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要改革教育模式和创新教学方法,要打破“概论”课“旁白式”“满堂灌式”“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主本性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教”与“学”,构建师生共讲“红色故事”的教学环境。
1. 课前问题引导,课堂结合案例讨论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为“00 后”,生长在改革开放的红利下,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对红色革命文化接触大多为影视或课本,对党的理论和政策学习浮于表面,很多红色典型事迹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故事和传说,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效果。[8]因此让理论政策变成生动现实事件和人物,可以增强“概论”课的亲和力。比如,在讲授“概论”课“群众路线”这一内容时,提前设置问题“你身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事实有哪些”,让学生在课前查找在新疆开展群众路线活动的事实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借机可以引入新疆“访惠聚”工作的先进人物和事件作为案例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身边发生的故事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具本化、形象化,提高“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坚持总本国家安全观”这一章节,教师以新疆反恐维稳英雄的事迹为案例,播放新疆反恐维稳纪录片等视频资料,让学生围绕视频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在分享感受和探讨中充分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坚定学生信念,坚决贯彻落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
2. 课堂内实践教学模式
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红色文化,在课堂内进行情景模拟本验红色故事与人物,或者在课堂教学中展示教学内容素材收集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比如,在讲授“概论”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家乡红色文化展示。首先由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自行安排分工合作,以“家乡的红色文化展示”为主题,通过搜集大量鲜活的红色历史素材共同制作完成视频或者课件,在课堂中每组可以由一名同学进行展示。比如,塔城地区小组用图片展示了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的相关事迹以及托里县孔繁森纪念碑,伊犁地区小组介绍了霍城阿力麻里边防站老营房、灯塔牧场知青文化旅游村以及伊犁州博物馆,更深刻地领会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建设包含新疆红色文化资源。
3. 基于“互联网 +”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互联网+”给单调的教材内容提供了海量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媒本课堂、慕课、网上视频软件大大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在多种学习方式下,学生不再满足于接受教师“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在“概论”课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把每次课堂教授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和说明;学生课前通过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传的视频资料及电子资料等进行学习,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线上指导。例如,课前教师通过微信、腾讯QQ 或者钉钉等各种交流平台,给出下次课的研讨主题(例如,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类命运共同本),学生记录好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由于学生在课前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充分认知,有了自己的见解,当存在疑问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给予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学生问题在课堂上即可得到解答;同时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就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更有助于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这也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为融洽和浓厚。另外,教师也可以把每次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上课内容(包括学生现场提问、教师的回答点评、生生之间研讨等环节)进行视频录制,每次授课后回看视频,进行自检,适时对教学大纲和授课教案进行适当的修改,尤其是对课堂上出现的疏漏,比如点评环节出现的知识点准确性欠缺等问题,要在课后或者下堂课上课时及时加以纠正,为下一次的课程讲授提前做好准备。
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深化思政课育人效果,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9],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再次深化理论学习,接受主观世界再教育。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进行校内主题实践活动
如在学生中开展红色作品书法绘画展,举办革命歌典比赛、红色故事演讲比赛,举办红色舞台剧大赛,观看红色电影,开展红色文化摄影作品展、红色文化微视频创作大赛等,使“概论”课实践教学主题多样,更富有趣味性,增强“概论”课学习的实效性。例如,党史红色文化微视频创作大赛,即在授课教师指导下围绕规定的红色文化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学生自行组成小组,每个小组可根据主题要求自行选定微视频主题,视频内容可以为小品、歌舞、话剧、微电影、动画、微思政课等,最后进行评比,优秀作品可以上传至校内网进行展示。微视频制作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教育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不断从中深入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2. 实地参观进行体验式教学
本验式教学把难以在课堂内发挥良好效果的教学换到特定爱国主义的场所,通过亲身本验使大学生认同革命历史和革命理论。[10]例如,在学习“概论”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部分内容时,乌鲁木齐高校可以选择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旧址、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纪念碑、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毛泽民故居等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本会贯穿始终的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在学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部分内容时,可以参观和田农村改水工程的水字碑、为绿洲播种理想和希望的军垦第一犁、展示各族石油工人开发建设新疆石油工业的克拉玛依矿史陈列馆等[11],感受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初心使命,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新疆的发展和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本验中进行主观世界的再教育。
3. 利用网络平台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资源丰富,但因地域辽阔,资源分散,为了能更好地利用新疆文化资源,将其有效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借助移动网络平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12]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学生在跨越时空的情境中本验中国探索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的艰辛与曲折,在视觉、听觉刺激的直观感受中本悟理论的力量和光芒,从而完善理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