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东良,马志伟(通信作者)
(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胸外科 上海 200431)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与工作环境质量的下降,周围型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周围型肺癌患者通常表现为胸痛、咳嗽、咳痰、发热、咯血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1]。由于周围型肺癌病症与其他类型肺癌在临床症状表现、病理表现等均具有一定相似性,医护人员需及时对患者实施高效鉴别诊断与诊断,促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全面了解患者具体病症,进而以此及时对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尽可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排螺旋CT技术应用于鉴别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2018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4例疑似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有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病症的临床表现,即胸痛、咳嗽、咳痰、发热、咯血等;②临床资料完整患者;③对多排螺旋CT诊断无明显禁忌反应;④可配合完成病理学诊断患者;⑤近期内未接受相关治疗措施患者。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②伴有血液性、脏器性、传染性、免疫系统性疾病患者;③有交流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行动障碍患者;④肿瘤转移患者。124例患者中,男76例,女48例;年龄最小53岁,最大76岁,平均(62.74±1.53)岁。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所有疑似患者均需接受16排螺旋CT诊断(机器型号Emotion 16):①医护人员核查患者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引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并告知患者需保持身心放松及紧张情绪对诊断结果影响等。②嘱患者双臂向上,置于头顶,电流设定为80 mA,层间距与层厚均设定为8 mm,管电压设定为120 kV,矩阵规格设定为512×512,进而对患者进行肺尖部至肺底部扫描,借助薄层靶进行软组织扫描,电流时长设定为90 mAs,管电压及其他参数设定不变,其后在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所使用对比剂为80 mL碘海醇,使用方式为高压注射,具体速率为3 mL/s,在注射后15、30、60、120、300 s时依次对患者进行病灶处扫描,密切观察身体病理表现并准确记录。③CT片出来后,需及时与放射科医师以及科室主任沟通汇报,进行临床诊断。
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多排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4例患者经病理学诊断有86例患者为早期周围型小肺癌,38例患者为其他病症,其中包含2例病理学诊断阴性病例误诊为阳性。将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设定为阳性病例,其他病症设定为阴性病例。见表1。病理学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16排螺旋CT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统计16排螺旋CT诊断结果 单位:例
表2 病理学诊断与16排螺旋CT诊断效能对比[%(n/m)]
肺癌患者中病灶在右肺叶患者明显多于左肺叶,右肺叶中上缘处病灶数量(63.95%)高于左肺叶(36.05%)。患者病灶形态多呈椭圆形或近圆形,见表3。
表3 86个病灶位置与形态统计
患者病灶周围症状主要以胸膜凹陷征、线影边缘症状为主。病灶边缘多呈分叶,且大多数分叶较深,见表4。
表4 86个病灶周围症状统计
通过利用16排螺旋CT诊断可知,患者病灶形态多呈孤立性结节状态展示,多发性结节状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患者病灶直径在4.8~22.7 mm;通过对病灶内部观察可知,所有病灶均无明显钙化现象产生,病灶内部主要有密度不均、颗粒状堆积、毛玻璃状、支气管特征等现象产生;通过对患者病灶实施增强扫描可知,造影呈不均匀强化人数明显多于均匀强化人数。另外,CT值增长幅度在5~10 HU范围内患者有9例,均为病灶内部呈毛玻璃状,剩余患者CT值增长幅度均在20~45 HU范围内,患者病症时间越长,病变密度值越高,见表5。
表5 86个病灶CT影像具体统计
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人们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病理学诊断结果是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病症的金标准。16排螺旋CT技术是一种较为新型技术,与常规CT相比,其具有分辨率高、覆盖面广、成像速度快等特点,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质量、诊断效率[2]。16排螺旋CT诊断过程中,患者呼吸运动不会影响阴影呈现,不会有图像重叠现象呈现,同时还可促使胸膜与支气管、血管、病灶间关联性及病灶内部、边缘、周围组织状况等全面、清晰展现,促使临床鉴别诊断与诊断质量性、效率性等均不断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16排螺旋CT诊断技术诊断的灵敏度为100.00%(86/86),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一致;16排螺旋CT诊断技术诊断的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4.74%(36/38)、98.39%(122/124),低于病理学诊断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100.00%(38/38)、100.00%(124/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16排螺旋CT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病症中的诊断价值良好。16排螺旋CT技术对间距、层厚、矩阵等均无限定,且其操作简单、可全方位与多角度检测等特点,显著提升诊断效率。肺癌通过淋巴扩散的方式对患者肺小叶形成浸润、生长等,致使肿块、结节产生,而16排螺旋CT技术可促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具体结节状态、数量、位置等,加深对患者病症了解[3]。本研究结果显示,86例患者有55例(63.95%)患者病灶位置在右肺叶,31例(36.05%)患者病灶位置在左肺叶,病灶位置在右肺叶患者中,病灶位置处于上缘处占比最高,其次为下缘处,处于中部位置患者人数最少;而在左肺叶患者中,主要集中于上下缘处,病灶位置在上缘处人数多于下缘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病灶主要呈近圆形或椭圆形,有较少部分患者病灶呈不规则形。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结节多呈孤立性,占比为91.86%,仅有8.14%患者结节为多发性.毛玻璃状是肺癌病症主要特征之一,主要存在于患者病灶内部边缘位置,毛玻璃状影相对较淡,患者病症越早期,越不易被发现,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运用16排螺旋CT技术,使患者病灶边缘、病灶内血管纹理等及时、清晰地展现[4-5]。本研究86例患者中共计有42例患者被检测出病灶内有毛玻璃状,占比48.84%,通过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可发现其多呈不均匀强化。表明患者病灶内血管大小、血管分布均存在一定差异性,血管管径较为粗大、迂回性较强,证明了16排螺旋CT技术鉴别诊断与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病症准确性[6]。通过利用16排螺旋CT技术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可及时进行三维重建,并根据影响分析技术对患者病灶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促使患者病灶内血管等可及时被立体成像,进而促使患者支气管血管、胸膜凹陷、分叶、毛刺等影像学征象的及时有效展现,帮助医生及时根据患者病灶生长方式、形态、病变特点、边缘征象等相关信息及时进行病症良恶性判断,促使临床诊断效率、诊断质量的显著提升,有利于患者及时接受相应针对性治疗措施,促进其病症改善,有效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7-9]。
综上所述,16排螺旋CT技术应用于鉴别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价值显著,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对患者进行鉴别诊断,还可促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病灶具体大小、形态、展示状态、内部状况、边缘状况及周围组织症状等,进而合理评估患者病症发展状况,并以此及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