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洁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铸魂育人重大使命的关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增强育人实效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求,按照文件精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以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改革为抓手,突出“内容为王”,发挥课堂教学在理论武装、政治引领、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思政课的针对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但由于不同地区、层次及性质的高校对思政课教学改革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参差不齐,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力与打造思政“金课”的要求及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有些思政课课堂仍存在内容陈旧、方法落后、语言贫乏及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不高等教学窘境。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全面改革的深入,如何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地“活化”思政课教学,推动思政课教学的传统优势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全程化、体系化与网络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教学模式,多策并举地激发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内生动力,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和育人价值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学界对沉浸式体验的研究源于用户在与环境互动之中产生的“沉浸感”,通常用来描述与体验、经验有关的身心感受。近年来,VR、AR 与XR 等新技术不断为用户建构感官的沉浸式体验,对此,一些学者则将沉浸感看作是人体感官和情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心流”(Flow)理论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沉浸式体验的概念和特征作了相关阐释,并从哲学、传播学和教育学等对沉浸式体验的理论进行了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拓展。沉浸式体验是指在一定媒介信息技术建构的虚拟与现实有机融合的空间中,通过躬身实践所产生的经历与经验;包括感官沉浸和心理沉浸两个维度。
沉浸式体验不仅可应用于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与情感领域的教与学,还可以泛在协作学习场域、全域学习生态链、沉浸式群体探究学习和高自由度生成叙事学习空间等方面。媒介新技术的迭代发展,助推了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供了契机,变抽象的理论知识传播为具象的场景化讲授;其所创造出的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与体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路径创新提供了方向;智能技术的驱动搭建了思政课智慧教学新场域,课堂模式将变为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及数字与实体相融合的无边界沉浸式课堂。数字文本、视频音频等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新供给。沉浸科技的使用将进一步促使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师通过对教学情境进行加工,引导学生通过与场景交互,主动建构合适或有趣的情节内容,引发积极情绪共鸣,充分体验与沉浸式学习资源互动的乐趣,提升学习获得感。
场域是由物理学引入社会科学的概念,布尔迪厄从关系性角度,将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架构。沉浸场域的起源与发展伴随着媒介传播载体的变迁;从“前技术”时期的全景式壁画的实体沉浸,到大众媒介时期的多维的虚拟沉浸和虚实混合沉浸,再到“智能+融媒体”时期的全域交互的泛在智能沉浸。媒介技术和叙事方式消融了场域的边界,通过对真实世界的景观再现,与场域外的人进行符号化连接,打破了传统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者、虚拟与真相及表象与现实之间二元对立的身份。数字技术的赋能,以及泛在智能的沉浸式体验为高校思政课智慧教学提供了创新思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体验的场域包括技术、内容及交互三大机制;三者相互作用并形成“境身合一”般的场景与感官感受。
从沉浸式体验发展的脉络来看,技术的迭代更新是构建沉浸式体验思政课的重要推动力;技术的赋能为沉浸式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和交互形式提供了全场域与多维度的支持,有助于打造集沉浸性、交互性的景观式教学环境。在沉浸式课堂中,利用VR、全息等技术可实现在三维空间中的虚拟互动,通过手势、语音及意念等交互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感官、多维度与多层面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同时AI、5G 等技术可优化拟像搭建,丰富沉浸式场景的呈现形态,提高图像的视感质量和逼真度;集成海量教学资源,通过场景转换,使教学内容有机串联起来,让历史动起来,让思政课“活”起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的沉浸感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方式逐步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甚至即时“共同创造”。
在思政课堂上,要实现完全沉浸于其中的体验状态,除了学生主观参与程度以外,还取决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教材的梳理与整合、情感话语表达与互动叙事等。在虚拟技术及其他新兴技术营造的沉浸式课堂中,这种由教学内容引发的情感交互,教师通过建立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对教学环境和内容产生信任感并建立身份认同,以达到情感上的“在场”与共鸣。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叙事引导,利用影音特效、故事角色等元素增加场景代入感,对周围环境进行渲染,促使学生产生共情。与此同时,这种形式还能给予学生强烈的参与感,延续他们对互动的把控感和积极性,增加其沉浸课堂的时间。这种设计转变了学生的角色定位,使其在泛在智能沉浸式课堂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以实现交互的双向乃至多向反馈。
唐·伊德将身体的意义细分为物质身体、文化身体和技术身体。三个身体维度为理解沉浸式传播空间中的身体指明了路径。物质身体是感知世界的前提;文化身体是身体被政治、文化及社会赋予的新的含义;技术身体是在与技术的关系互动之中,通过技术或者技术化人工物为中介建立起来的。通过科技赋能,技术身体被赋予了多元的形态,在媒介技术支撑的沉浸式空间中,通过多元媒介空间的叠加及技术与身体形态的交互;身体嵌入沉浸式传播场域,成为虚拟空间“在起来”的本质存在。VR、人工智能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沉浸式的数字课堂。其中,情感和意识作为身体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学生在虚拟空间中的主体感知。通过诸如语音、手势、声效和体感等多种互动方式,将人的各种情绪和行为投射到沉浸式空间中。随着XR、全息等泛虚拟现实类技术的不断突破,将推动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最终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达到“境身合一”的沉浸状态。
依据新时代思政课“金课”建设标准,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规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八个相统一”,在课堂主阵地的基础上,构建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数字与实体及课内与课外相融合的“1+3+5”教学模式。在教师积极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打造“以学生体验”为中心,融合了技术、内容及交互的三维沉浸场域,综合运用课堂叙事化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平台情景化教学、网络拓展化教学与互动探究式教学五种教学途径,实现大学生在思政课沉浸式体验的深化。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1+3+5”教学模式
叙事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的故事化表达,各门思政课程都可纳入叙事体系。故事是进入任何理论、思想和道德中心的基本途径,也是建构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课堂授课过程要立足“中国故事”的叙事框架,通过对叙事视角的选取、叙事文本的编辑和叙事主体的建构,讲好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故事,中国人民开拓进取、奋斗圆梦的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的故事等;以故事叙事的手法,帮助学生建立理论共识、政治共识和价值共识。在师生的对话中共同挖掘中国故事的教育价值,强化课堂教学的叙事性。依托历史叙事、生活叙事和生命叙事等方式,向学生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三个问题。同时,思政课话语表达要以微观建构宏观的方法论为理论基础和指导,话语方式应由原有的国家宏大叙事向微小日常的微观叙事转换,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聚焦个体经验,以小见大,使理论体系内化于心,实现高校思政课“启智润心”的教育效果。
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要以三个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抓手,打造校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基地,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三维沉浸式基地体验教学模式;一是思政课教师通过演讲、辩论、案例解析和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课堂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二是借助校内校史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等校园实践平台,将思政课的课程内容生动、立体地展现给学生,实现从教材体系到观念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变;三是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组织学生代表赴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与博物馆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参观考察、调研访谈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感受历史,了解和感悟先进事迹,了解红色历史遗址,追寻革命先辈足迹,在实践锻炼中激发学习热情,牢记使命担当,涵养家国情怀。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特定场景或氛围,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进而帮助学生达到在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与激发情感的一种教学方式。数字技术与虚拟仿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形象的情景素材,同时,使师生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加便捷、多元。思政课的平台情景式教学包括教师创设情景、情景描绘课程及学生体验情景三个环节;网络环境下创设的情境生动诠释了课程教学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结合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和知识结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借助VR 眼镜、数字化演播、移动直播与虚拟仿真实验室等集展演、制作一体的设备和平台,聚焦时政热点,比如“全面脱贫”“抗击疫情”“建党百年”等,把思政课内容分专题地改编成不同艺术作品,以“舞台模拟教学”“历史场景再现”“虚拟实践”“对话历史人物”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效提升思政课的内容吸引力、理论说服力和思想感召力。平台情景式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借助数字媒体和平台,让情境服务授课主题,并形成严密的教学逻辑,教学情景应该从头贯穿到尾,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动态体验过程。
以共享性学习资源建设为基础,建设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在线自主学习、辅助教学、虚拟实践、模拟考试及在线提交作业等频道,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技术,整合视频、音频与图片动态信息资料等资源,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开发,组织特定的网络拓展式教学体验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操控计算机、手机以实时互动的方式,在图形、动画和三维场景构造的虚拟环境中深化政治认同。其次,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微信号、网络精品课程和慕课和易班红色学习专栏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在把完整教学内容推送给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及时获取最具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要致力提升网络发声本领与能力,熟练运用网络技术,掌握不同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日常运行和维护;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网络化表达能力,学会政治话语与网络话语的有机结合,善用“网言网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塑了教与学的关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角色;该理论为缓解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供遵循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加强思政课建设“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技术发展则为关注“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得教学互动在“线下”与“线上”两个空间同步开展;首先,学生通过中国大学MOOC等思政课课程论坛,就课程重难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极大地拓展了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针对“线上课堂”上无法具体深入开展教学重难点问题,充分利用“线下课堂”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师生间通过探讨交流、小组探究、争鸣与辩论等方式,相互启迪,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完成了扩展原有知识、发现新的知识和自我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
整合校内外资源,健全育人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班子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分工配合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好思政课传统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贯通对接,着重打造校史馆、道德讲堂、文化长廊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校内实践教育基地;善用当地的历史、文化与理论资源,建设学生党建与思政现场教学基地;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搬到社区街道、革命纪念馆及乡镇乡村等;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算法推荐与云计算等技术,优化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内容供给,增强艺术性、可视化的呈现与互动体验,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超市”,满足青年学生的内在需求。
沉浸式体验包含一般参与、全神投入和完全沉浸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主要是通过思政课教师的理性引导和知识讲授,使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和互动,即没有过多情感投入的一般参与;第二层面则是学生沉浸在虚拟场景建构的叙事世界、内容体验和任务探索等,逐渐开始代入角色,产生情感认同并形成共鸣;到最后学生会在主观上失去时间意识与自我意识,沉浸并根据直觉本能进行交互,从而达到完全沉浸的状态,实现学习理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沉浸式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以实现沉浸式体验的三个层次为目标,从前期准备,中期引导,后期总结三个方面进行过程管理。前期准备侧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的内容、形式和预期效果的设计;中期引导,即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分享;后期总结,指回顾教学实施路径,分析在教学中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教学提供借鉴。
立足沉浸体验教学模式的“技术”“内容”“交互”三个维度,思政课的评价主要围绕教师、学生两个角度来展开;教师层面,评价“教”,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学效果的呈现和教学手段的实施等方面,设计二级指标评价要点。其中,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评价要做到“四个结合”,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知识讲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学生层面,评价“学”,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程度、学习动机和沉浸体验效果等研究范畴,探究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成效。其次,精化细化评估制度。要根据不同的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及主题,制定个性化的评估方案,切忌评估体系“一刀切”。科学评价思政课教学,只有评估制度科学合理,才能实现以评估引导推动沉浸式思政课教学发展的目标。
思政课是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要形成思政必修课和选修课衔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互补的思政课体系;必须要坚持大思政育人理念,构建以思政课专职教师为主,以学工干部、党政干部及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协同联动机制;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手牵手”教学团队,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联动,显隐互补,创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切实做到“种好责任田”。汇聚校内外社会科学专家、科学家、地方党政领导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建立思政课堂教学专家库;借助“优质资源”分享会、导师制等多种方式,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要出发,借助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专业优势,讲授丰富多彩的前沿信息、真切鲜活的个人体验、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等,创造校内外教师资源的联动局面,实现课程与讲座的一体化的有机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