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璇,李典双,陶冬艳,李多琼,杞成金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昆明 650600)
核心素养作为个体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高职护生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前提。基于此,无论是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是职业岗位的需求,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职护生的必备素养。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在体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既关注学生应具有的知识、专业技能,又重视学生的品德、个性和社会生活技能的发展。新加坡“21 世纪素养”框架规定了“尊重、负责、正直、关爱、坚毅不屈、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包括社交与情绪管理,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及交流、合作和信息4 个方面的技能,体现了其一贯严肃认真、止于至善的做事风格。林崇德教授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界定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3 个领域、6 项核心素养指标,综合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我国刚刚完善的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已提交教育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确定为9 个素养、23 个基本点、70 个关键表现”。该总体框架注重覆盖面和可评性。然而,调研结果显示,高职护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缺少细化的培养指标。通过对行业专家和校内专任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初步探讨高职护生的核心素养侧重于哪些内容,并探讨和设置高职护生核心素养指标,为高职护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系构建提供依据。
对15 位行业专家采取了面对面、视频和电话等形式进行一对一访谈;对20 位校内专任教师采取了面对面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访谈内容主要围绕“高职护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高职护生最缺乏的核心素养”“高职护生最重要的核心素养”等三个方面。每次访谈的时间为1~1.5 h,访谈内容全程录音并进行了纸质记录,访谈结束后将访谈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向访谈对象确认,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访谈记录表统一模板,行业专家组以Z 命名,校内专任教师组以J 命名,访谈者以F 命名,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通过检索和查阅相关核心素养文献,结合访谈法中提及的高职护生核心素养关键词汇,林崇德教授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仇冰洁高职护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指标体系自行设置调查问卷。问卷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进行计分,“很不重要”为1 分,“不重要”为2 分,“一般”为3 分,“重要”为4 分,“很重要”为5 分。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高职护生核心素养的侧重内容。问卷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通过问卷星发放,行业专家样本82 人,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100%;校内专任教师样本38 人,有效问卷38 份,有效率为100%。数据采用SPSS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
依据15 位行业专家和20 位校内专任教师的回答,对他们所提及的高职护生核心素养关键词汇进行频次分析,提及最多的词汇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责任担当、自主学习和吃苦耐劳,见表1。
表1 访谈法获得的高职护生核心素养核心词及解析(n=35)
1.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具体见表2。
表2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2.高职护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分析结果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见表3。
表3 高职护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分析
3.高职护生最缺乏的核心素养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校内专任教师认为高职护生最缺乏的核心素养排在前4 位的依次是终身学习、人文关怀、创新思维,以及自我规划与管理;行业专家认为高职护生最缺乏的核心素养排在前4 位的依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沟通交流能力和人文关怀,见表4。
表4 高职护生最缺乏的核心素养分析
4.高职护生核心素养重要性分析,行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均认为重要性得分排在前5 位的是人文关怀、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吃苦耐劳和自主学习,见表5。
表5 高职护生核心素养重要性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确立的高职护生核心素养指标,结合相关核心素养文献,如林崇德教授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仇冰洁高职护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指标体系等,经课题组成员和专家研讨,初步构建高职护生核心素养指标框架,见表6。
表6 高职护生核心素养指标框架
本研究初步构建的高职护生核心素养指标框架为高职护生核心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但是其可行性还需经后期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