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容
【摘要】目的:观察产后饮食护理对妊娠糖尿病产妇哺乳情况的影响。方法:从本院妊娠糖尿病产妇中选取98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展开研究,随机分为产后饮食护理的观察组(49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9例),观察产妇血糖水平、哺乳情况、心理健康、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哺乳情况好,心理健康评分高,满意度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妊娠糖尿病产妇产后饮食护理,能降低血糖水平,获得较好的哺乳效果,心理健康程度高,满意度好,且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借鉴。
【关键词】产后饮食护理;妊娠糖尿病;产妇;哺乳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24-0011-04
妊娠糖尿病为妊娠期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该病的出现会进一步加大产妇危险系数,容易导致早产、羊水过多等问题的出现,常危及产妇及围生儿安全[1]。同时,妊娠糖尿病也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妊娠期间初次出现糖调节受损的情况,不管是否应用胰岛素或分娩后病情是否持续,均可将其作为妊娠糖尿病,还有部分产妇在其分娩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但是在其再次妊娠时又会出现糖尿病,随着时间的延长容易发展为临床糖尿病[2]。第二种为妊娠前已被确诊为糖尿病,并且合并妊娠,分娩后6周依然无法较好地控制血糖,进而诊断为糖尿病。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进而导致妊娠糖尿病发生率越来越高[3]。对于妊娠糖尿病产妇而言,如果无法较好地控制其血糖水平,就会加大分娩风险,同时在其产后康复中,疾病也会对其产后康复造成影响。妊娠糖尿病产妇产后需要注意的方面较多,特别是饮食方面,需要进行有效的指导[4]。本研究从本院妊娠糖尿病产妇中选取98例,观察产后饮食护理效果。
1.1 研究对象
从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取98例妊娠糖尿病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年龄22~37(30.29±2.84)岁,孕周37~42(40.11±1.28)周,剖宫产15例,顺产34例;观察组年龄23~37(29.65±2.32)岁,孕周37~42(40.48±1.13)周,剖宫产17例,顺产32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新生儿各项指标正常;新生儿无窒息、畸形情况。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代谢性疾病;沟通障碍;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尽早与产妇进行接触,向产妇说明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使新生儿尽早吸吮,促进乳汁分泌,在此期间积极与产妇进行交流,减少其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认知,讲解相关优势,并且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积极进行血糖水平的监测,并且告诉产妇自身疾病不会对新生儿健康造成影响,减轻其心理负担,防止对机体功能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同時家属给予产妇关心及关爱,向产妇说明良好身心状态对产后恢复的重要性,进而保证产妇维持愉悦的心情。产后48小时内对乳房进行热敷,以此促进相应部位血液循环。对乳房进行按摩,如果存在硬结情况,需要沿乳头方向加强按摩,需要注意不能大力的挤压硬结,避免给产妇带来不适感。同时教会产妇乳房按摩的技巧,使其自行进行操作,1天2次。
观察组:(1)根据产妇情况提供个体化饮食计划,给予其有利的饮食,在此期间需要对其饮食习惯进行密切的关注,给予充分的尊重,而且使产妇意识到自我营养管理的重要性。顺产产妇产后可进食一定量易消化的软食,剖宫产产妇产后6 h和进食流质食物,然后根据恢复情况恢复普食。(2)对产妇每天所需能量进行估算,产妇产后需要高热量食物。在总能量中,碳水化合物摄入转化的能量一般占55%~60%。需要重视碳水化合物血糖生成指数,通常情况下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含量每天每公斤标准体重1.0 g,脂肪为0.6~1.0 g。胆固醇摄入量每天在300 mg以下,膳食纤维摄入量每天在25~30 g,如南瓜粉、麦麸等。对于产妇而言,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进食对血糖水平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为促进乳汁的分泌,可积极补充维生素,以此为新生儿提供稳定的营养成分,使其需求得以满足。产妇钙摄入量每天在1200~2000 mg,以此维持产妇钙平衡及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性,防止新生儿出现佝偻病,而且能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每天铁的摄入量为25~50 mg,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产妇血糖水平进行密切监测,保持平稳的状态下可给予鸡汤、鱼汤等高营养的汤水或粥,能提供足够的乳汁。(3)产妇食谱主要根据计算好的热量及营养成分进行制定,保证其定时、定量进食,其中早餐占25%,中餐占40%,晚餐占35%,如果产妇血糖较高,一天可进食4~5餐。哺乳期时需定时、定量进食碳水化合物,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产妇食谱烹饪方式较多,如拌、蒸、炖等,尽可能不选择煎、炸等烹饪方式。在食物的制作中,尽可能使用植物油,不能使用动物油、奶油等,同时需要对植物油的使用进行限制。(4)产妇进食的食物可选择含糖30%以下的绿叶蔬菜等,并且饮用 不含脂肪的汤、茶等,适量进食米饭、馒头、玉米等粮谷类食物,鲜奶、奶酪、禽肉、土豆、山药、花生、鱼虾等食物需适量。限制食用的食物为麦芽糖、蔗糖、糖浆以及可乐等含糖类甜饮品,同时高脂肪食物及油炸食品也是限制食用的食物,如炸薯条、油酥点心等。(5)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向其说明乳汁甜度不足以使新生儿得糖尿病,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担心,积极进行哺乳。通过视频、图片资料等方式使产妇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对饮食结构进行合理的控制及调整,并且控制体质量,防止病情进展。产妇需学会自我观察,在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时需要准确判断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以此进行有效的处理。部分产妇分娩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但是其依然存在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产后需对血糖监测引起重视。部分产妇产后容易发展为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产妇,因此,需在产后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尽早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2)哺乳情况: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率。
(3)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
(4)满意度:5个方面,各100分。
(5)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3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糖水平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哺乳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心理健康对比
观察组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妊娠糖尿病对产妇影响较大,在临床不断的研究中发现,常规护理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妊娠糖尿病产妇存在的问题,而且由于病情的影响,产妇身心状态不佳,进而影响产后恢复速度,同时以上情况也会影响正常母乳供给,导致新生儿无法获得足够的母乳,不利于其健康生长[5]。而且分娩过程对产妇影响较大,导致其心理、生理均产生明显的波动,加大心理压力,也不利于产后身体恢复[6]。临床认为,血糖控制效果是影响妊娠糖尿病产妇产后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做好产后护理工作[7]。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哺乳情况好,心理健康评分高,满意度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近年来,由于孕妇生育年龄的增高及饮食结构改变等的影响,使妊娠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在妊娠过程中,胎盘会产生多种对胰岛素效果产生抑制的激素,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妊娠糖尿病的发生[8]。对于产妇而言其,产后不仅要追求快速的康复,而且需要对哺乳问题引起重视。饮食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为根据患者营养需求提供一系列措施,是保持健康及恢复健康的重要条件,该护理模式主要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然后根据营养需求制定饮食方案,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食物,并且刺激其食欲,观察进食情况,同时积极进行饮食指导及宣教,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机体免疫力的提升,加快身体康复速度[9]。将其应用于妊娠糖尿病产妇产后护理中,首先对产妇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饮食,同时尊重产妇饮食习惯,并且根据其分娩方式指导合理饮食,提高饮食护理的有效性[10]。严格监护产妇体重,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对其每天需要摄入的能量进行计算,在此期间密切监控血糖水平,能提高相关物质摄入的合理性,防止产妇过多的摄入含糖及高热量食物,进而避免血糖水平升高,在此期间还应该重视产后营养过剩情况,合理摄入营养物质,减少优于血糖升高而引起的严重后果[11]。针对产妇所所选择的食物,需要对其烹饪方式引起重视,一般采用拌、蒸、炖等方式,煎炸方式不建议采用,同时使用植物油,并且对其进行使用量限制,通过以上方面,能从细节上对产妇提供更加合理的饮食指导。合理分配三餐,还可根据血糖水平对三餐进行合理的调整[12]。在食物选择方面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随意选择的食物、可适量选择的食物及限制食用的食物,在此期间,应提高产妇对食物选择的认知,准确了解各食物进食注意事项,提高食物选择合理性[13]。加强产妇健康指导,使其正确看待产后情况,意识到乳汁甜度并不会导致新生儿得糖尿病,纠正错误认知,提高母乳喂养率。向产妇说明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对食物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积极控制体重,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且防止严重情况的发生。产妇还需学会低血糖与高血糖的判断,并进行相应的处理[14]。产后血糖恢复正常的产妇也应该提高重视,积极进行糖尿病的筛查,能早期发现糖尿病并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饮食护理,能满足产妇产后营养需求,促进免疫力的提升,并且保证充足及优质的母乳,进而促进母乳喂养质量的提升。同时护理期间加强健康教育时,产妇学会新生儿喂养小技巧,能使其积极面对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按摩,能促进周围血液循环,产生充足的乳汁,满足新生儿需求。早期母乳喂养能使产妇与新生儿尽早接觸,有利于双方情感的增进,并且提升产妇自信心,更好的开展母乳喂养。产妇产后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给予其陪伴及鼓励,能减轻喂养、疾病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进而减轻心理负担,尽早适应自身角色,维持健康、良好的心态,更好的促进身体康复,产妇还应该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能促进恶露的排出,提升整体康复效果。为提升产妇食欲,需为其创建清洁、整齐的进食环境,维持室内空气清新,食物需保持合适的温度,并且保证其色、香、味俱全,进食期间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需停止进食。产妇出院时需要加强相应的指导,使其学会合理安排膳食,并且选择合适的食物及烹饪方式。可见,合理饮食不仅能控制高血糖,还能减轻产妇体重,并且在低血糖预防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需要督促产妇落实各饮食指导措施,满足产后营养需求,并且提供良好的泌乳条件,维持产妇健康需求,提升哺乳效果
所以,给予妊娠糖尿病产妇产后饮食护理,能降低血糖水平,获得较好的哺乳效果,心理健康程度高,获得较好的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欢.营养均衡饮食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S1):255.
[2] 周荣娟.饮食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对母婴结局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S2):201-203.
[3] 孙琳琳,杨咏,唐怡,等.生活方式干预对有妊娠期糖尿病既往史女性患糖尿病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4):3203-3206.
[4] 范玉洁,张莉,范莉静.妊娠期血糖控制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结局和分娩后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4):776-779.
[5] 张晓明,许芊芊,王晨,等.妊娠期规律运动对孕前高体重指数产妇的远期影响:随机对照试验的一年后随访[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9,22(4):227-232.
[6] 王新春,姚琴,任微.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及知信行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A2):2275.
[7] 李郦.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血糖控制情况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产后转内科情况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1):3689-3691.
[8] 周梅娟.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产科危险因素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7(5):65.
[9] 郭丽花.协同护理干预策略对肥胖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及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0):1794-1796.
[10] 李卫芹,刘慧坤,王蕾棽,等.不同遗传风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产后饮食和生活方式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1):49-55.
[11] 蒋维连,李赛花,阳美珍,等.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6):2034-2039.
[12] 张研.运动干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0):14-15.
[13] 贺荣荣,樊陽阳,张莉莉,等.饮食运动干预联合格列本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0):1878-1882,1805.
[14] 薛亚洁.以DOHaD理论为基础的个体化饮食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9):3320-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