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李颖,符强强,董红军,李梦潇
(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成都 611730)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语言政策一直将普通话推广作为重点和核心内容, 经历了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向“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转变[1]。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进一步明确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7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2]全面启动,2018年《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3]印发,吹响了语言扶贫减贫攻坚号角。 截至2020年,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已经达到80.72%,以“三区三州” 为代表的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达61.56%,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
2022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愈发繁荣的市场经济致使社会交往领域和活动场所扩大, 单一的地方语言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于是我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语言的实用价值进一步提高。 推普现在是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分析当前民族地区推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便更好发挥普通话在我国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各民族各地区间的语言隔阂,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2021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0〕30 号)[4],指出到2025年,普通话在全国普及率达到85%,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办名义下发的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大民族地区、 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提高普及程度,提升普及质量,增强国民语言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区, 当地村落多为彝语村落,且不少适龄儿童甚至不会讲普通话,在当地推广普通话对促进当地的发展和提高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是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主要渠道,从2018年至2021年,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共青团中央累计组织1 026 支推普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成都工业学院作为一所拥有108年历史的应用型本科建设院校, 积极响应青年发展部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联合主办的主题为“推普脱贫攻坚”“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的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成都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之语”志愿服务团队,作为学校唯一的一支的推普实践团队,连续三年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推普活动,团队结合前期学者研究[5],研究编制了《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推普推动乡村振兴》的调查问卷,2022年暑期团队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 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 深入了解当地普通话推广效果,探究推普对彝族地区的影响。本次问卷发放对象主要是凉山彝族美姑县拉马镇居民, 共计发放调查问卷82 份, 回收有效问卷82 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2.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从性别来看,女性所占比例略大于男性,女性总占比达53.70%; 从民族来看,95.10%的调查对象是彝族,符合调查地区是我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说法;从年龄分布来看,以“18 岁以下”和“50 岁以上”年龄段为主,共占比71.50%,可见当地目前以中老年与小孩为主,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年龄分层明显;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未上过学”与“中小学”学历群体居多,共占比83.75%,大学学历占比仅为6.25%,可见当地居民学历水平偏低,文化基础薄弱;从职业分布来看,“农民”群体比例最大,占比44.50%,其余职业分布零散,可见当地现仍以第一产业为主,职业的多样性、发展性特征不突出;从收入来源来看,种地和家畜养殖占比46.70%, 其次依靠国家补助, 占比16.40%,据此可知,当地居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低,大多为自给自足或国家保障。由于当地封闭的地形,交通的闭塞导致拉马镇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更新周期长,农副产品难以对外销售,经济水平不高。
2.1.2 当地居民普通话掌握情况
当地主要以本民族语言彝语为主, 比例达55.30%,会普通话的人数量仅占23.60%,普通话水平较低,普通话普及程度有待提高;学校学习和社会交往是当地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途径, 占比达67.20%, 通过参加培训班学习普通话比例仅占1.60%,可见当地学习普通话的途径较为单一。
当地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大多是为了社会交流和外出务工,物质层次需求性明显,指向性较强,甚至还有34.50%的群体没想过为什么学习普通话,可知当地对普通话的认知比较浅薄, 难以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
2.2.1 缺乏普通话学习意识与应用环境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属于我国大西南地区“三区三州”的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水平落后,缺乏普通话交流的机会,并且当地居民多以老人、小孩为主,文化水平不高,学习普通话的意识不强,普通话环境和氛围不浓厚。同时,当地政府对普通话重视程度还不够,相关政策宣传普及力度不足、影响范围小,致使当地居民无法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普通话推广进程长期受阻。
2.2.2 普通话学习途径单一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当地通过“学校学习” 和 “社会交往” 学习普通话的居民分别占比39.30%和27.90%,其次有16.40%的居民通过“看电视听广播”,8.20%的居民通过 “家里人的影响”,1.60%的居民通过“培训班”,6.60%通过“其他”途径学习普通话,可见当地学习普通话的途径比较单一,当地居民无法及时进行信息的接收与更新, 仅凭借当地现有资源进行普通话学习, 使得当地普通话整体水平不高,普通话普及率低。
2.2.3 缺乏普通话专业性指导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不少优质的师资力量流向城市,使得拉马镇地区教师数量少,常出现“一人多职”的情况。 不少老教师仍采用彝语或方言授课, 使得当地学生缺乏普通话专业系统学习指导,学生普通话基础薄弱,严重影响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
在我们的走访调研中, 发现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存在一定成效。 如表2 所示,30.50%的居民对普通话非常了解,“一般了解”占比26.80%,经过长时间的推普,当地居民对普通话的了解程度有明显提升;同时根据调查发现, 当地居民对推普实践团队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65.80%;并且30.50%的居民认为在参与了推普活动后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 促进了自己与其他民族人员的交流,有42.70%的居民认为普通话的学习便于自己掌握一些语言技能,其中26.80%的居民还通过学习普通话获得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从而提高了生活水平。
表2 推普效果分析
3.2.1 方言情节严重,推普参与度低
当地居民方言情节严重, 加之老龄化严重,对“推普”工作造成很大压力。结合调研数据发现,从未参与普通话推广活动的居民占比57.30%, 语言定型、缺少语言环境与氛围、没有机会与普通话标准者交流是制约当地村民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母语的贴合性与亲切感,在老一辈的传统观念里根深蒂固,认为不讲母语就是乡土观念淡薄,是忘本,可见当地居民严重缺乏普通话学习意识。
3.2.2 推普形式单一,硬件设施不完善
结合问卷调查发现,“高校支教”和“成人夜校”是推普的主要形式,分别占比43.90%和26.80%,其次“入户宣讲”占比19.50%,“开班培训”占9.80%,可见推普形式缺乏多样性。同时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发现, 他们普遍认为虽然目前开展的推普社会实践活动有普通话基础学习、普通话应用学习、普通话趣味课程、普通话文艺汇演等多种活动形式, 但是推普主要是依靠传统的支教形式,活动实际成效相对不明显。
同时由于民族地区普通话基础教学用品的不足和多功能教室的缺乏导致推普形式过于传统, 学生基础不一致,分班教学难度大,并且很多文化基础差的居民难以适应课堂教学, 整体教学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 单一的普通话教学模式难以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3.2.3 推普时间短,可持续性不强
根据调查发现, 开展的推普社会实践活动时间“3~5 天”占比58.50%,“6~10 天”占比34.10%,“15天及以上”占比7.40%;推普频率“一年一次”占比42.70%,“一年两次”占比45.10%,“一月一次”占比为0.00%, 可见大多数推普团队推普时间短、 频率低,难以进行持续性教学,不能保证当地学生、居民源源不断接收到新知识新思想, 难以持续营造良好规范的普通话应用氛围,严重制约推普的效果[6]。
作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普通话的推广是消除语言隔阂、降低交流阻力、减少误解与冲突、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语言保障。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如何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克服普通话的“短板”?一方面既需要国家制定大政方针政策支持和鼓励推普工作,持续加强推普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强有力的师资力量, 加大对国家通用文字进行大范围普及的力度, 更需要推普工作者积极探寻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模式; 另一方面还需要重点聚焦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精准推普工作, 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普模式,力争从基础教育层面根本解决民族地区普通话应用问题,精准发力,切实做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从而保证脱贫不返贫, 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