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娇
(宿迁市泗阳医院皮肤科,江苏 宿迁 223700)
银屑病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覆白色鳞屑以及红斑丘疹,并且该病以常规银屑病最为常见。导致银屑病患者患病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常见的主要包括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同时该病具有难以治愈以及易于复发的特点,因此一旦患病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上针对银屑病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炎症因子水平,从而起到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临床上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他扎罗汀倍他米松软膏以及丹清胶囊等。为了探究丹青胶囊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治疗银屑病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了86例到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医院皮肤科接受诊治的银屑病患者作为样本来开展本次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医院皮肤科共收治符合研究标准的银屑病患者86例,在单双号分发法的指导下将这8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常规组男女比例为22∶21,年龄22~55(36.32±1.23)岁,病程1~5(4.12±1.45)年;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3∶20,年龄21~54(36.51±1.13)岁,病程1~6(4.21±1.33)年,两组银屑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0.05),可以纳入研究。
纳入标准:(1)符合《银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对于银屑病的诊断标准;(2)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且积极配合治疗;(3)病历信息与个人资料完整无误;(4)在对研究目的与内容充分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患者;(2)合并严重心、肾、肝、肺等脏器功能障碍或疾病者;(3)合并精神疾病或是恶性肿瘤者;(4)中途退出本次研究以及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常规组患者采用他扎罗汀倍他米松(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0015,规格15 g∶7.5 mg)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患处进行清洗,确认皮肤干爽之后取适量他扎罗汀倍他米松软膏均匀涂抹于患者患处,每日1次。
研究组患者采用丹青胶囊(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80676,规格0.36 g×12 s)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进行治疗:其中他扎罗汀倍他米松的用法用量与常规组相同,患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口服丹清胶囊的方式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4粒,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7天的治疗。
(1)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区别对比:对两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显效、有效及无效。患者皮肤疼痛、皮肤瘙痒、皮损肥厚以及皮损暗红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为显效;以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以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组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区别对比:对两银屑病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其中主要包括皮肤疼痛好转时间、皮肤瘙痒好转时间、皮损肥厚好转时间以及皮损暗红好转时间等,并区分组间差异。
(3)组间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区别对比:对两组银屑病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进行测定,其中主要包括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8周,具体指标包括5个具体项目,分别为下肢、躯干、上肢、颈部以及头部等,极重为4分,重度为3分,中度为2分,轻度为1分,无为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病情越严重。
(4)组间T淋巴细胞水平区别对比:对两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主要包括CD3、CD4、CD8以及CD4/CD8等,测量仪器选用流式细胞仪。
(5)组间生活质量区别对比:对两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评分工具选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量表中包含工作生活、人际交往、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功能等指标,每个指标的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越好。
(6)组间炎症因子水平区别对比:对两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抽取患者5 mL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10 min的离心处理,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检测。
研究组治疗总已从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
治疗前,两组患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对比(±s)
治疗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s)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银屑病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导致患者患病的具体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据以往的临床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病与神经精神、免疫、感染以及遗传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红色斑块、银白色鳞屑以及皮损等,一旦患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因此需及时加以治疗,对于银屑病患者的治疗则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于银屑病研究的日益深入可以发现,银屑病的发病与神经免疫、血管生成因子以及细胞因子存在密切联系。在以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银屑病患者的治疗主要以他扎罗汀倍他米松软膏进行治疗,他扎罗汀倍他米松属于第三代维A酸制剂,可以对节角质形成细胞发生的分化异常起到调节作用,从而对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起到改善作用,并对炎症细胞的浸润起到降低作用,对炎症消退起到促进作用。但临床实践表明,单一的他扎罗汀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且患者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目前临床上主张以丹清胶囊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的方式进行治疗。中医理论认为,银屑病主要由血热导致,患病初期主要因外感寒热止邪,对患者肌表进行侵袭,致使患者出现营血失和,于外而言,因风邪导致血热生风,而风盛则燥,因此出现皮损潮红以及脱屑等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因伤血伤阴,进而导致患者血燥阴虚,且肌肤失养,从而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并叠起白屑。丹清胶囊的成分主要包括甘草、乌梢蛇、威灵仙、柏子仁、丹参、玄参、地肤子、土茯苓、苦参、白鲜皮、牡丹皮、黄芩、紫草以及青黛等14味中药,诸药联用具有祛风止痒、活血以及清热凉血的中药作用,将其应用于银屑病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可以取得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通过与他扎罗汀倍他米松软膏进行联合应用可以起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将单一的他扎罗汀倍他米松软膏治疗与丹清胶囊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软膏治疗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丹清胶囊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软膏进行治疗的研究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5%,而采用单一他扎罗汀倍他米松软膏进行治疗的常规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9.07%。在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的对比中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皮肤疼痛、皮肤瘙痒、皮损肥厚以及皮损暗红等临床症状好转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在两组患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的对比中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均低于常规组,并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也明显高于常规组。在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对比中可以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FN-γ、TNF-α、IL-17以及IL-6水平对比差异较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具明显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在为银屑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采用丹青胶囊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进行治疗,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