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2-10-08 20:06罗文君刘先江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罗文君 刘先江

[摘  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要义,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握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直面城乡精神生活中的困境:思想观念老旧,文化娱乐方式单调,理想缺失、价值观扭曲,通过努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切实提供充实且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和勤劳致富的理念等路径实现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文化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8-0024-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凸显了精神生活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地位。当前,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城乡差别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农村经济大幅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城市和乡村在精神生活方面都还相对欠缺,因此促进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管仲在《管子》中曾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人民的富裕对于国家的安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要义。共同富裕就其内容而言,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也是精神生活的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辩证统一,在物质生活较丰富的时代,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更加急需;共同富裕就其实现范围而言,不仅仅是城市居民的富裕,也是乡村居民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当前,在物质生活较丰富的新时代,促进城乡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要义

共同富裕这个社会目标在中西方社会很早就有所阐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的共同富裕思想主要体现在著作《理想国》中,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学家托马斯·莫尔所提出的“乌托邦”是共同富裕理想社会的典型代表。古代中国,有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提出的“世外桃源”,在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儒家在《礼记·礼运》中提出的“大同”思想的根本要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同社会,“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探索经验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把共同富裕目标与社会主义本质紧密联系起来。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2]200,而不是以少数人的富裕为目的,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2,“共产主义新社会必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这个新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7。

毛泽东在回答新中国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时也明确指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5]299他认为能帮助中国人民真正摆脱贫困的只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共同富裕。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多次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6]373由此可见,在邓小平眼里,共同富裕是与社会主义相辅相成的。江泽民也指出:“如果新中国建立以后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不可能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7]61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首次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373胡锦涛强调,党在改革开放中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8]460的道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实现共同富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9]684,还提出我们党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探索并找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带领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0]4。这些论述都充分表明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性。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统一于共同富裕之中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升华,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中国自古就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说法,即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逐渐去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富裕对于精神生活的富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从其他角度来看,人们精神生活是否富裕并不是物质生活可以左右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物质生活,但他们在精神生活领域的消极、颓废现象却十分常见。物质富裕是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只有这个基础,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话,物质生活的富裕是不能发展出精神生活的富裕。

要全面深刻地認识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系,必须以辩证统一的观点看待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也叫作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就是既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共性,又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就是以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前提,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两者和谐发展的目的。两者的共性表现在它们都是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共同促成共同富裕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中也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1]109

应当明确,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是没有主次之分的,也不能有主次之分[12]——它们是相互依赖的。不能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生活的富裕去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品,两者同样重要。在新时代,要努力形成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要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成果,同时,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又必须体现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要求和特点。

(三)城市共同富裕和乡村共同富裕统一于共同富裕之中

城市和乡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载体,城乡共同富裕的推进程度是检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3],这为我们深度把握城乡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1.城乡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城乡共同富裕思想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一系列经典理论著作中表达了他们对城乡关系的思考和研究,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理论》等。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乡关系逐步呈现出城乡混沌—城乡对立—城乡融合三个阶段,并鲜明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14]。这也就意味着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城乡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实现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区域优势互补,需要城乡居民的共同努力。

2.实现共同富裕是城乡共同富裕的价值遵循。共同富裕从主观角度看,包括城市居民、乡村居民,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从客观角度看,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是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但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大仍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其中既包括城市大而不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镇化率不高等问题,也包括农村教育水平滞后、空心化严重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共同富裕的提出,为新时代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奋斗目标。

3.城乡共同富裕和共同富裕有着共同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在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中指出,城乡对立是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只要生产力发展不足和生产关系不合理,城乡对立就存在,而要消除城乡对立,就必须首先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然后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15]。由此也可以看出,马克思城乡关系的逻辑主线是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首先,分工导致工商业和农业的分离,促使城市的产生,使得城乡对立分离。其次,资本主义大力发展大工业,促进工业社会的产生,使得商业城市战胜乡村。最后,在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下,城乡对立不断加剧,城市不断扩张使得原有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产阶级诞生并不断斗争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为城乡融合提供了制度保证。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城乡关系才拥有走向城乡融合的条件,全体人民才能从阶级对立走向人民民主,共享发展成果,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二、城市和乡村在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4.37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1万元。我国已经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物质的富裕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裕。当前,城市和乡村的精神生活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探索城乡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对精神生活富裕的内涵进行深层次把握。关于精神富裕,有学者指出,“所谓精神富裕包括先进科学和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思维智慧、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及语言等精神条件和精神素质的拥有”[16]4。也有学者认为精神富裕不仅指主体创造精神财富的意愿和能力,也指主体获得精神财富满足和享受的精神心理状态[17]。借鉴以上关于精神富裕内涵的论述,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析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乡村地区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观念老旧,文化娱乐方式单调;对于城市地区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想缺失、价值扭曲,“劳动光荣”观念弱化。

(一)乡村地区绝对精神贫困问题严峻

截至2020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相对于物质的贫困,乡村精神的贫困问题显得更加严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老旧。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还影响着人们。这种习惯势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接受新事物。”[18]143部分农村居民还保留重农轻商的思想,不愿外出务工或者经商。价值观的滞后和思想的陈旧是精神贫困的核心所在,致使农村居民致富的内在驱动力无法被激活。二是文化娱乐方式单调。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与城乡居民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享受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村级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乡村文化设施面临着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管理落后等状况。我国大多数乡村村民的文化生活是简单且乏味的,乡村生活内容和形式上的单调,一方面很难激起广大农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一直难以得到满足造成了更加严重的文化恐慌[19]。公共文化产品匮乏又导致乡村地区居民精神生活的匮乏。

(二)城市地区相对精神贫困问题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呼声响彻中国大地,中国的经济在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是中國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主要表现为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相对贫困问题在城市地区却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教育薄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城市精神建设,尤其是城市居民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挑战。我国在物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一部分先富起来群体的精神生活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现实生活与中国历来倡导的思想道德要求形成较大反差。二是“劳动光荣”观念弱化。随着城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不再相信勤劳致富,“劳动光荣”观念弱化,为了获得财富不惜以身犯险,违反法律法规,加上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思潮的影响,导致精神空虚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三、推进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要推进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摆脱城乡精神贫困的困境,就乡村地区而言,必须努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切实提供充实且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就城市地区而言,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和勤劳致富的理念。

(一)推进乡村地区精神生活重塑

1.努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不竭源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诚信、正义、大同等思想理念去指导和引领村民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掘文化遗迹、历史经典、文物古迹、古典古迹中所承载的丰厚的道德思想,弘扬民族英雄、仁人志士等的英勇事迹和伟岸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更好地根植于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与日常行为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20]89

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农民的精神生活状况,因材施教。对于农民工群体,社会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物质条件和工资待遇,而忽略他们最核心的工作支柱——精神生活。在每天紧张而劳累的工作之后的精神空虚、内心孤独应该得到关注关心。精神追求是每个人都有的,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人处于社會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情感倾诉等都是人类的内在需求。人类社会是从物质财富积累开始的,但人类社会不能仅仅只依靠物质,还应有精神财富的积累,如果没有精神追求,社会生产力将大大削减。因此,要倡导人文关怀,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独立自主、惩恶扬善、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环境相结合,使之与现代文化和生活互融互通,成为广大村民精神生活和实践行为的鲜明标志。

2.切实提供充实且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实现城乡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就必须要改变当前城乡之间文化服务体系差距大、分配失调的状况,主要应从乡村文化服务体系中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进行提高。

硬件方面,要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投入,为充盈乡村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物质环境。政府部门不仅需要提供财政支持,同时要发挥和调动文化及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可以充分借鉴城市的公共文化发展经验,积极引导多元化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中来。在选择基础文化设施和选址时必须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同时,可以开设一些低收费的电影院或者免费的图书阅览室、博物馆、科技馆等,让乡村居民在空闲时间能得到文化知识的陶冶,享受一些精神文明成果,积极扶持乡村文化团体建设。在加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可以不断改善农村面貌,不断增强百姓满意度,不断改善政府形象,以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努力推进城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软件方面,首先就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农村。当前专业的文化人才主要分布在城市,不仅造成城市人才过剩、浪费的现象,还会造成城市拥堵。与之相反,只有极少数的专业人才会去农村就业发展,造成了农村文化人才的极度匮乏。因此各级政府必须积极引进高质量人才进入农村,使其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这样也能避免城市中大材小用的人才浪费现象,这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来说是一举两得,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其次要扶植乡村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文化市场化发展起步较晚,尤其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尤为缓慢,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造成文化资源严重浪费。因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城乡文化产业,充分挖掘民间传统文化和精品艺术中蕴含的文化实力,提升基层文化管理组织的协调和管理能力。适度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以此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充实、更均等地发展。

(二)促进城市地区精神生活提升

1.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1]93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第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整个过程中,使人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抵制各种消极思想的侵蚀和渗透。第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各行业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民化、百姓化,融入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中,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核心价值。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满足人民的主体诉求。

核心价值观是维系国家和社会良好运行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国家的价值共识和精神共振。如果人们的精神需求得不到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关怀和指引,人们积极健康的精神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一些不良的东西就可能占据大脑,使人们陷入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如果每个人都只在乎自己的利益,社会中弥漫着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就会出现“越富有越吝啬”、贫困危难者无人救助的现象,这将会导致更大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不可能实现城乡精神共同富裕。因此,要积极维护社会主流价值体系,规范社会行为,适当引导人们的精神需求。就当前而言,我国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利益的多样化必然会导致各种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动态,了解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及其对居民的影响,进而更好地在实践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和勤劳致富理念。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劳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22]289恩格斯也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3]508作为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劳动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了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24]因此,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理念,为推进城市和乡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要树立劳动光荣和勤劳致富的理念,就要摈弃和破除部分居民的“等、靠、要”等消极思想。要打破这些不良的思维模式,必须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效率意识、规则意识等,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积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丰富和充实当代精神生活,从而调动城乡居民致富的积极性,激发其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10]46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城乡才能真正实现精神富裕,最终实现城乡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習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1-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胡锦涛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刘尚希,傅志华.百年大党的人民财政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2]金太军,张桂击,焦忠祝.论精神共同富裕的意义及实现途径——兼论物质共同富裕与精神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J].唯实,1998(3):18-20.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17-10-19(1).

[14]罗文君,刘先江.城乡共同富裕的逻辑、原则与路径[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2(1):109-114.

[15]刘先江.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13(6):36-40.

[16]张桂岳.华夏第一县共同富裕之路探索[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

[17]王爱桂.从精神贫困走向精神富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44-50.

[1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冯丹辉.城乡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5.

[20]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2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4]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2).

责任编辑  宋桂祝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