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彦,孟安华,刘 丹,邱琳琳,王艳飞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 长春 130000)
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是学校育人的两大关键主题。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出现明显差异。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且基于学校环境的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变革势在必行。但影响教学的因素颇多,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也会存在差异。通过对当下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基本认知,发现其价值导向可以分为4种情况:政策落实导向、测量成绩导向、荣誉树立导向与人才培养导向。
政策落实导向,是以落实改革文件精神为主导,模糊学校育人目标与弱化学生发展的一种执行性导向;测量成绩导向,是以具有高利害关系的甄别性测量的胜出为价值追求的导向;荣誉树立导向,是以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形式为首要价值的一种改革导向;而人才培养导向,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导向。
课程建设的首要目的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依据学校育人目标对课程进行系统化建设[1]。学术型课程体系的建构,旨在支撑学生的学术化发展,为社会输送具有基本学术素养与创新潜质的新型人才。构建学术型课程体系,既需要重新审视现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又需要创新性地开设融合性课程,丰富课程选择性,提升课程针对性,进而促进学生多元而个性化的学术成长。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要实践方式,是落实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与内容,也是撬动教育教学系统改革的关键节点。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种优化发展,需要聚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革新思想方法,建构对课堂教学具有切实指导意义的策略系统。近5年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培养自觉自律、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学术型学生”[2]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为导向,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核心素养落地全程探寻课堂育人的最优化解决策略,以新时代“五以”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的凝练与完善为核心,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生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规律,目的是服务社会需求。同时,还受到培养模式、教师、课程、教学方式、知识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3]。培养学术型学生是学校特色育人目标的基本旨归。学术型学生是指具有稳定的学术探究兴趣、一定的学术探索敏锐性、一定的学术性探究能力,在学习中能够熟练应用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学生。学术型学生的培养是个系统性工程,其构成要素要全面体现学术性特征。教师要将学术性作为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能够在学生的学术性发展过程中给予科学的引领与督导[4]。社团活动要充分彰显学术性特征,营造学生自觉探索学术性问题的积极氛围[5]。课程建设方面,需要对学生的学术化成长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课程是学校的重要育人资源与途径,是落实学校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在严格按照要求开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着眼于育人目标的达成,积极建构学术性课程系统。为此,学校从课程理念、课程形态、功能维度、修习要求及特色课程等5大方面提出了“12345”学术型课程体系(见图1)。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术型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学术性、创新性优长为重点,指向应对未来复杂世界挑战的创新型人才。学校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充分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课程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既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需求,也注重品德、人格、潜能和认知、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既重视学生知识层面的学习,也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方法与技能的形成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建立;既满足学生的一般性的学习发展需求,也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的学习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课程形态是指课程结构的组织形式,按照课程内容性质和组织方式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两种基本形态。学科课程以国家学科课程为主体,融合校本学科课程,是学术型课程体系的主体课程,也是学生培养的主阵地;活动课程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校园特色活动等,是学生培养的主渠道。
学科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稳定地位,学校进行了基础学科课程的学术改造。通过导学案、思维导图等形式加强学生对学科内知识逻辑的理解,增强文理课程的相互渗透。开设大量的相关型、融合型、广域型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弥补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知识的裂痕。强化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初步模仿学术探究的全过程,获得更多创新体验。
活动课程方面,学校逐渐实现对体育、音乐、美术课程的重构,进行全员模块走班教学。体育模块课程共开设武术、健美操等4大类9个项目的课程,美术模块课程共开设萨满剪纸、雕刻艺术、涂鸦等4大类7个项目的课程,音乐模块共开设陶笛、歌曲创作等4大类7个项目的课程,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丰富体育、艺术特长生特色课程。学校还增设了大量的社团活动课程,通过一系列由学生参与组织或自主组织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体会知识的价值,主动探索未知的世界。
学术型课程是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基础型课程关注基础知识落实,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素养,是学术型课程的基础部分;拓展型课程关注学习宽度与深度的拓展与延伸,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优长,是学术型课程的中坚;研究型课程关注学生在专题性和综合性的研究或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术素养,处于学术型课程的顶端。最终形成以基础型课程为长度、以拓展型课程为宽度、以研究型课程为高度的立体课程模型。
四种修习要求指的是要求学生修习国家必修、选择性必修、校本必修、校本选修4类课程。学校除开足开全开齐国家必修、选择性必修课程外,还开发了丰富的校本必修、校本选修课程。
1.开发与实施学科基础水平、丰富水平的课程。以国家学科课程为主体,融合校本课程。截至目前,学校共开设校本课程2 000余门次,编写课程材料50余本,建立了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
2.深度设计与开发高级水平的校本课程。学校开设了以学科竞赛课程、大学先修课程为代表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端学术课程;以创新思维训练为代表的STEAM融合课程;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代表的项目式学习课程;以大学—高中人才衔接培养为特色的校本课程。
高端学术课程:学校以培养具有基础理科研究潜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5大学科奥赛为平台,构建了校本化的学科竞赛课程体系。2017年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示范基地”。
项目式学习课程:学校以项目研究带动课程开发,形成了可供学生研究的成熟的研究性课题520余项,编辑研究性学习优秀论文集13期。2018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与高校衔接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理科与吉林大学合作,累计500余名学生参与机械、汽车、医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50多个项目的研究;文科与北大、清华等国内12所知名高校合作,累计200多名学生参与文学、经济、法律、国学、哲学等11个专业方向的项目学习,2020届、2021届、2022届学生的研究成果论文集《人文回响》《人文新声》《人文佳音》已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大学—高中衔接培养课程:推进与大学共建学术研究型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切实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2021年3月,学校引进了吉林大学的“哲学通识课”“法学通识课”“中国道路与中国思想”3门优质课程资源;2021年9月,引进吉林大学的“高等数学初步”、吉大一院的“医学概论”、空军航空大学的“国家安全”“强军报国”课程,由大学教授团队授课,深受学生喜爱。
学校积极推进学术型课程群,推进课程的多样化建设,帮助学生积极发展优秀学生所拥有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构建起以培养学习力为目标的附中通识课程、以培养高阶思维为目标的大学先修课程、以培养实践力为目标的博雅学堂课程、以培养意志品质为目标的学术锤炼课程、以培养规划意识为目标的生涯规划课程(见表1)。
表1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五大特色课程
现实情境中,问题解决大多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培育学习者的跨学科素养已成为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例如美国的STEAM教育和日本的“综合学习”都冲破了传统的学科边界,也不再满足于书本知识的授受,着力于挖掘可能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直面现实世界的问题,课题展开跨学科的探究,这大大拓展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6]。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兴起,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等思想是在学科内部对综合思维的一种体现与强调。学术研究同样需要用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来拓展研究思路,寻求复合、高效的研究策略。更要求在课程资源领域探索如何打破学科界限,寻找基于现实问题解决的融合点,推动融合课程的系统化建设[7]。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国家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新时代学生的发展方向应适应时代需求。当前我国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课程资源还较为匮乏,迫切需要课程建设者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出具有连贯性、实用性与时代性的课程内容[8]。为此,学校引入STEAM教育理念开展一系列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助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科学素养、独特的高阶创新思维、卓越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学术型学生。
学校以学术型学生的能力结构为出发点,以融合STEAM理念的基础课程重构、特色STEAM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原有STEAM课程的整合为基本途径,构建了“目标—模组—层级”式STEAM课程体系(见表2)。
表2 “目标—模组—层级”式STEAM课程体系
1.基础科学素养课程模组。基础科学素养课程是学校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学科教学的一种课程重构,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科学素养为直接目标。具体指在“课程相关”模式下,带有学科痕迹的学科之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结果的综合。具体的实现形式是不同学科教师围绕某一学科的综合问题,开展联合式教学设计, 使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形成不同层次的跨学科综合性知识。课程的育人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综合性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土楼的设计与制作”这一综合性主题,将工程学、激光切割、3D打印融合美术融入通用技术教学。这些课程促进了学生跨学科综合性知识体系的形成,并为学生形成运用综合性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的科学素养打下基础。
2.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模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特色STEAM课程。该课程在科技创意、创新领域的卓越表现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以“项目制”“导师制”为特点的STEAM完整学期制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学生可以在智慧实验室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来自真实生活的科技问题。具体实现形式是:科创指导教师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创设与科学相结合的项目研究情景,学生运用科学原理分析问题,运用艺术思维、工程思维、数学思维和技术手段进行创新设计,并结合自己的成果进行交流分享,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和拓展创新。课程以项目形式开展,带有较少的学科痕迹,以创意新颖程度考核学生,较少关注成果化的产品。例如,在制作智能盒子项目中,学生就可将计算机编程、几何构图、用光敏电阻控制LED灯等科技知识进行融合来表现自己的独特创意,并在相关的合作与交流中提升语言能力、公众演讲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3.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模组。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是学校整合原有的信息课程、科技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所形成的高阶STEAM课程。具体是指在广域课程模式下,完全取消了学科间的界限,将所有学科内容整合到新的学习领域,进行综合的科学成果探究。课程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建筑物模型、无人船等实体进行程序设计、工程设计、建造设计和机械设计,从而形成科技创新产品。在评价方式上多采用学生形成产品的设计、制作和运用的竞赛成绩评价。例如:无人机校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无人机飞行基本原理、结构和制作工艺、无线遥控技术,熟悉掌握低空无人机的飞行、降落等操控技能;根据考核任务要求,完成理论考核和实际飞行技能考核,并取得中国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执照。再如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除要求学生掌握高等数学、图形图像学、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博弈论、数学建模、程序设计、机械设计与加工以外,还要求学生在各级智能机器人大赛上获得成绩。这些课程都是创新性和实践性完美结合的综合科技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学术、专业兴趣,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意志品质训练课程模组。前面所述的3种课程旨在培养学术型学生的关键能力,而实现学术型学生向学术型人才的转化,仍然需要一项必备品格,那就是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因此,学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意志品质训练课程,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兴趣培养课程和意志磨炼课程两方面内容。评价方式主要是依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科学技术兴趣培养课程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每年由学校定期组织课程化的科技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理解,如投石机大赛、纸张拉力承重大赛等。意志品质磨炼课程的具体实现形式是通过学军、学农等使学生学会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直面问题,迎接挑战。
学校从学科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和社团课程多角度进行教学实践。以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STEAM+”学科教育的主要载体,重新构建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校本课程和社团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灵活性,设计更多的项目式教学,使学生有更丰富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基于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常规课程的模块课。通用技术课是高中阶段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创造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5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STEAM教育的核心是: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利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知识实施解决方法。二者都是比较重视在实践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虽然通用技术必修教材的内容试验项目较多,但完整性创作项目较少,对学生技术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深入性。由此,学校将通用技术课程分为服装设计与制作、汽车外形设计与制作、结构设计与制作、电子设计与制作4个模块,每个模块开发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生动有趣的实践创作项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践中掌握通用技术学科知识,实现“做中学”的效果。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学校信息技术教研室结合学校软硬件及学生需求,开设了“跟我学编程——Python语言初步”“Arduino单片机设计”和“人工智能初步”3个模块课程,共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
2.基于校本课的科技课程。学校开设具有STEAM教育特色的科创类校本课程,以校本课程的多样性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如“‘概念屋’建造设计”“3D建模与打印技术”“EP节能车设计与制作”“蜡染创作与鉴赏”“陶艺创作与鉴赏”等,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也发展了学生对实践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可持续性。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健康发展,校本课教学项目既具有专项性又具有综合性,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于社团课的科技活动。社团活动的灵活性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学习能力。社团活动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生可以在社团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知识,陶冶个人情操,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校组建具有STEAM理念并与创作课程相关的学生社团,如ECO节能车社团、飞天航模社团、集思堂创意集社团、智能先锋机器人社团等,使各年级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互助学习、主动探索知识,注重实践活动与现实世界相联系,促进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逐步形成承受挫折、自我调控、协作沟通的能力,把从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协作学习方式延伸拓展,形成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情境吸引、感染学生,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专注品质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在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第一个三年教育改革,从系统的角度全面构建育人体系。教学与研究聚焦课堂教学,提出了课堂教学六原则: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教知识和教方法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在这六原则的基础之上,从5个方面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指导建议,称为“五以”教学指导思想——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 ,以6个结合为原则 (课堂教学六原则),以多向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为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育人方式的改变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一个能够引领未来教学、优化提升的教学思想。学校在传承的基础上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出了新时代“五以”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见图2)。新“五以”具体包括:以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为中心,以基于情境、问题导向为前提,以自组织、探究式学习为基础,以师生双主体为原则,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过程[9]。
为了巩固和发展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深入探讨和实践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五以”课堂教学思想,学校在春季学期举办校内“五以”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在冬季学期面向全省举办“教学百花奖”教研活动。
1.“五以”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学校基于新“五以”课堂教学思想,进行为期三年的“五以”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目前已经进行了两届。在比赛前,学科教学专家对“五以”思想进行解读,通过赛前“五以”教学指导思想研讨,大家统一认识,并对“五以”教学思想有更深入地思考。每次比赛由15个学科各选出一名教师参加。参赛教师首先要提交一份与本学科结合体现“五以”课堂教学思想的教学设计,并多次试讲、优化。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教学展示40分钟,教学结束后说课5分钟。教研组制定本学科教学评价量表,由组内教师填表评价,然后教学专家点评,最后教研室主任做比赛总结。比赛后各教研室形成本学科“五以”教学思想成果总结,将“五以”思想成果化,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教学百花奖”教研活动。1984年开始至今,学校共举办了38届教学百花奖竞赛活动,吸引了省内外教育专家、同仁数万余人前来指导、观摩、交流。教学百花奖活动以教学观察分析为研究手段,教师共同对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深入探索,以诠释学科理念与教学特色。百花奖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员工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对于教师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的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教学百花奖活动,课堂教学研究得以深化,不断地推出名师、锤炼教师队伍,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第一,学校通过编辑《学科教学质量标准》来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切实落地。《学科教学质量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厘清教学要点,确定相应的基本教学策略与测量要求,是开展课堂教学的根本规范与评价框架。第二,教学提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基本策略[10]。在课堂教学中,倡导教师用真实的案例创设课堂问题情境,以课堂教学提问的规范化为突破,用结构良好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度思维。第三,开展学风优良班级评比活动,以此推动学生自觉意识的建立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以理工、人文领域的项目化学习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基本学术素养。第四,将集体备课活动作为稳定性研究主题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让深度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第五,以信息系统与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开发为要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发展。开发课堂教学即时反馈系统,灵活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利用三维建模及动画技术,虚拟现实与增加现实技术建设学科教学资源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新“五以”教学指导思想的5个方面相互协同,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为根本目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将继续以课堂教学为实践空间,持续丰富教学策略,构建更为全面更加普适的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