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梅 周慧敏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小学
本次项目式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运用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来解决logo设计的问题。在logo 设计过程中,学生分角色扮演设计师、文案编辑师、发言人等,历经初尝试、解困惑、再创作、写含义、共分享、再完善以及全年级展示并评选等过程,最终解决“如何让我们的毕业更有意义”这个问题。
“我的logo我设计”是五年级数学学科类项目,以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几何小实践》中“平面图形的认识”为核心知识,主要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观念。
本项目具体对应的课程标准如下:
知识技能:1.掌握基本图形的测量技能;2.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3.掌握基本图形的作图技能。
数学思考:1.能按照“点—线—面”的思考过程,探究平面图形的特征;2.经历尺规作图和准确画图的过程,培养逻辑思考能力;3.能够感悟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与图形有关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问题解决:1.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才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数学;2.通过活动及展示等环节,提高问题分析、研究和解决能力以及思辨能力;3.尝试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养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1.通过小组任务,强化合作学习能力,增强个人和小组责任意识;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并欣赏数学美;3.在具有探索和创造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
1.单元核心任务:掌握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单元驱动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毕业典礼更有意义?
3.单元问题串和任务群:
问题串:一个好的logo包含哪些要素?具有哪些特点?
任务群:①网上、书本查找logo 设计的相关要素;②分组交流,补充完善资料;③汇总要素、特点和功能。
问题串:如何突出毕业logo的数学风采?哪些图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它有哪些特征?
8 根小棒能搭出几种四边形,这些四边形之间可以转化吗?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任务群:①用所给图形拼平行四边形;②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③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问题串:怎样的毕业logo是规范科学的?如何运用数学几何图形设计毕业logo?你们组设计的logo 又有什么意义呢?
任务群:①共同制定作品评价标准;②小组合作设计毕业Logo;③撰写设计思路。
1.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
2.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经历尺规作图和准确画图的过程,加深对平面图形的理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3.在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
4.通过解决真实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并欣赏数学美,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
1.启动任务,明确目标
(1)筛选问题
结合学生还有一学期就要毕业的真实情境,提出驱动问题:下学期就要毕业了,这是我们人生第一次毕业,为了我们的毕业更有意义,你觉得可以做哪些事情?
①罗列问题清单,把自己想做的事情,用便利贴写出来,贴在问题清单上。②筛选问题,小组内每人叙述自己的问题和想法,从中筛选保留3~4 个最想研究的问题。③确定问题,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自己小组最想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大部分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
(2)确定研究方向
①项目主题:我的logo我设计。
②成果展示形式:“我的logo我设计”的设计图。
③完成形式:小组合作。
2.小组活动
(1)组员自由搭配分组,组成项目学习小组,并给自己的小组命名。
(2)每组推荐一名组长,并明确分工。
(3)讨论并制定项目活动计划。
1.子问题1:一个好的logo 包含哪些要素?具有哪些特点?
(1)网上、书本查找logo设计的相关要素。
(2)分组交流,补充完善资料。
(3)汇总要素、特点和功能。
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汇总形成logo 设计包含的基本要素、特点和功能。
2.子问题2:如何突出毕业logo的数学风采?
要展现logo 的数学风采,首先要学习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了解它们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个核心目标,主要借助两个探究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究中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探究这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一组交流时,其他小组结合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每个小组在展示阶段成果的同时,也可提出自己小组遇到的困难,其他同学帮忙解决,或者老师答疑解惑。
(1)拼平行四边形并探究它的特征。
(2)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1.师生讨论,确定量规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作品的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我的logo我设计”作品评价量规
2.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1)牛刀小试——初尝试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初次尝试完成作品,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不知道如何将平面图形巧妙地融合进去,有的小组甚至连三角尺、直尺、数字都画进去了。
(2)搭建平台——解困惑
老师发现学生的困难后,搭建平台,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困惑,并请学生一起想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经过共同讨论,学生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先去查找资料,以“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找到灵感。
(3)好事多磨——再创作
有了这样一些认识后,学生按照自己制定的评价标准再次进行创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重点在于明确logo的设计要求:以长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组合设计的图案,要用尺规作图,作图过程要有数学依据。
3.群策群力,撰写含义
既然logo的设计需要有其积极的意义,那么学生设计的logo 中包含的每一个元素又有什么意义呢?小组内各成员群策群力,组内善于观察的学生,为同伴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组织语言文字,美术功底强的学生把画面装饰得更美,书写漂亮的学生负责文字整理等。
1.小组重建共分享
全班六个小组的作品分场地进行展示和交流,每个小组中的1 名发言人留在本小组的作品展示区负责介绍logo 的设计过程及含义,1 名记录员也留在本组的作品展示区记录其他同学对本组作品优缺点的评价,其他5名同学分别到其他5个小组的设计作品展区倾听并作出记录,待改组组员汇报完成后指出优点,提出改进的金点子。
2.一起修改共完善
分组交流完成后,所有小组成员回归原组,组内5名同学分别汇报自己看到的其他小组作品的优点,本组的记录员汇报其他小组提出的建议。主要汇总了以下几个问题:体现的数学元素太少,没有发挥平面图形的作用;画图不规范,没有用尺规作图;作品要素不够齐全,没有起到logo应有的作用。全组成员讨论如何改进自己小组作品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改完善。
1.班级内展示
各小组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在规定位置,其他小组成员对照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最后评出最佳制作奖。
2.年级内展示
将评分最高的作品放在年级内交流,拍摄视频、照片发在晓黑板、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鼓励学生将研究成果在网上发布。
项目的结项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在互相评价中总结收获,反思自我。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多种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培养学生自省意识,积极规划自己的学习,发展自身能力。
1.互动评价
每位学生先总结自己的收获和得失,以及可以调整、改进的地方,然后学生之间互动留言,最后由家长、老师对其参与活动的过程进行留言。
2.心得交流
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夸一夸同伴的进步,谈一谈看到家长、教师的留言后的感受,主要引导学生在反思总结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3.教师总结
回顾项目学习过程,结合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典型事例进行表扬。
1.自主探究,促进了数学核心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与本项目相关的数学核心知识时,教师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机会,先是用各种图形拼搭平行四边形并探究它的特征,再借助小棒探究长、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后,再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深刻理解了学科核心知识。
2.小组合作,提升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图案、改进图案以及文字创编等的完成速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分工下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担任了最合适的角色,共同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孩子们在反思中写到的“分配角色时我们将每位组员的优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了。”在小组合作中,顺利解决了logo设计的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3.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对于学生而言,设计属于自己的毕业Logo,是真实问题情境和数学核心知识之间碰撞结合后的产物,正是因为是来源于孩子实际需要的问题,所以学生参与的热情特别高,因为设计logo 要用到平面图形的知识,所以孩子们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积极性特别高,迫切地希望赶紧学完就可以开始设计毕业logo了,所以在完成每一个探究任务时,学生都比平时课堂积极,学习效率也比以前提高。
1.动手操作与观察比较相结合,提高项目学习效率
在几何概念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是有必要的,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能够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沟通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但是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空间与图形”的趣味性,增强思维的直观性,提高项目学习效率。
2.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促进思维发展提升
教师的指导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对于活动中问题的产生、问题的解决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活动计划、如何达到活动目的等方面,都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因此,充分发挥教师指导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3.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得比较多,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使学生获得自信的力量,获得胜利的勇气,从而有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在激励中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