稔平半岛大洲盐场传统盐业景观体系研究*

2022-10-08 08:54潘莹,杨萍,施瑛
南方建筑 2022年9期
关键词:盐场大洲盐田

引言

广东是全国拥有最长海岸线的省份,其作为全国重要的产盐区之一,到明清时期,粤盐不仅供本地食用,还远销至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和云南等地区[1]。惠州稔平半岛最早的淡水盐场可追溯至北宋年间,明清以后由淡水场扩张出碧甲栅、大洲场(栅),形成三处场栅鼎立的生产格局[2]。隶属于淡水场的大洲岛增置为盐栅、 盐场,派委员和场大使独立管理,下迄民国成为广东海盐产量最高之地[3]。

在以往的盐业研究中,以井盐及周边盐业聚落探索为主,在地域上主要集中于西南片区。华科的赵逵教授对川盐古道周边的盐业聚落进行了系统梳理[4];李海燕结合云南井盐发展,探索了滇盐古道变迁与井盐聚落演变规律[5]。这些研究均致力于聚落层面的研究,对人和自然共同作用的生产性景观描述较为欠缺。本文旨在从海盐“产—运—销—住”体系层面,去探究海盐生产的景观结构和景观特征。

从20世纪 90 年代开始,受到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稔平半岛传统盐业开始走向衰落,大量盐田被荒废。2012年颁布的《广东省盐业管理条例》中规定“鼓励制盐企业对小型、分散、低产、劣质的盐田实行停产或者转产,发展多种经营。”2013年 广东省印发《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中提出要统筹惠阳、大亚湾和惠东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并且注重保留滨海田园风光和村庄原始风貌。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惠州市将以稔平半岛建设国家级滨海旅游区,带动滨海乡村振兴。加强该片区传统盐业景观的研究,对滨海盐田的合理利用和转产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盐业景观体系

盐是中国古代最稳定、最重要的专卖商品[6],粤盐作为一个庞大的盐业系统,与周边区域发生着广泛联系,尤其与江西、湖南、广西等地[7],在此过程中生产地为运销地提供了海盐商品。生活在居住地的盐民又为生产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因此在搭建盐业景观体系时,生产地、运销区、居住地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三大子系统;子系统的顺利运转又依赖诸多功能单元协同推动。以生产景观子系统为例,防汛单元、纳潮单元、晒池单元、存储单元四者紧密衔接、相互配合,最终完成海盐的生产步骤。形成了从体系到子系统,从子系统到单元的盐业景观体系(图1)。

2 水土宜盐的自然基底特征

我国的食盐类型有海盐、池盐、井盐以及土盐四种[8],史书有载:“川、滇之盐汲井,闽、粤之盐积卤,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山东之盐有煎有晒[9]。”不同盐的生产依赖着不同的自然基底。就海盐来说,并非所有的滨海地区都适合产盐,盐田的选址仍需具备某些自然基底特征。以大洲盐场为例,它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稔平半岛的考洲洋内,古时分七场,涵盖了盐洲岛以及考洲洋沿岸三洲场,东涌场,西涌场,霞涌场,沙桥场,小漠场。根据大洲盐场七场的分布规律,可分析出盐田在选址时主要具备以下三点特征。

2.1 紧邻海洋 盐度较高

海水是海盐生产的主要资源,海水盐度与海盐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10]42,大洲盐场拥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与较高的盐度环境。从大的区位上来讲,越靠近大洋的位置,海水盐度越高。大洋海水盐度一般为34‰~35‰,稔平半岛沿岸的海水盐度年平均为30.6‰[10]42,整体盐度较高。

图1盐业景观体系构成

从小的区位上来讲,大洲盐场内的诸多小盐场位于环考洲洋的东南沿岸,呈现出东南密,西北疏的分布规律(图2)。根据所测数据,考洲洋盐度在不同的方位上呈现出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盐洲岛东南盐度高,西北盐度低(表1)。考洲洋的洋面大而港门狭窄,沟通红海湾的水道口窄内宽,最窄处仅为253m,这使得降水后环考洲洋的群山冲刷下来的淡水与海水混合后无法及时排除,又加上西北距离出海口最远,汇集了三条河流的淡水,导致西北沿岸盐度低,平均在15‰~20‰[10]42;而东南沿岸距离红海湾近,淡水河少,导致盐度整体偏高,平均在25‰~30‰,因而大洲盐场曾经的七场中有六场均分布在东南沿岸(图2)。由此可见,海水盐度是影响盐田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选址时会更青睐于选择盐度更高的滨海区域。

图2 大洲盐场冬季海水盐度图

表1 大亚湾海水浓度测量表

2.2 地势低平 滩涂广阔

滩涂资源是海水制盐的第二大要素,广阔而平整的滩涂有利于盐田修葺以及海水纳潮。考洲洋作为向内陆延伸的溺谷湾,其海岸线长65.3km,滩涂面积可高达1373hm2[11],具备较高的天然滩涂优势。大洲盐场内的各小盐场均坐落于平整的滩涂之上,整体海拔较低(图3)。

图3 大洲盐场高程图

滩涂在自然环境无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滩涂的发育与演变主要决定于人类活动影响[12]。明清后期大洲盐场迅速扩张,盐民将海底泥沙搬运而来用以拓宽滩涂,起到拓滩造田的作用。盐洲岛环岛和考洲洋沿岸还栽植大量红树林,其密集交错的根系可沉降水体中的悬浮颗粒,促进土壤形成,也能起到扩充滩涂的作用,这为大洲盐场盐田的修葺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13,14]。

2.3 内海港湾 背风低浪

海盐生产为露天作业,海水经自然蒸发、浓缩、结晶过程制成海盐。其蒸发、浓缩海水的能量主要依靠风能和太阳辐射[10]39,过小的风速无法使得海水蒸发,过大的台风又会引发盐区海堤崩塌以及盐田损毁等灾害,因此适当的平稳风速成为大洲盐场选址的另一重要条件。 大洲盐场在夏季多刮东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表2)。大洲盐场东南面被天马山,观音山等山体所环抱,山体的庇护能够有效降低夏季从东南海面吹来的台风,减轻台风暴潮带来的侵害;而其西北面为开阔平坦的海域,便于西北内陆风的引入,内陆来向的风力更加平稳均匀,能增大海水晒盐的蒸发量,从而促进海盐生产(图4)。

表2 大洲盐场风向频率图

图4 大洲盐场周边山脉及风向图

3 生产景观子系统

生产景观是盐业景观体系中最重要的子系统,它重点围绕“引海水”“晒海水”“排淡水”三个问题展开。生产景观对于海水调控的实现依赖于各个功能单元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可将盐田生产景观归纳为防汛单元、纳潮单元、晒池单元、存储单元这四个主要的功能单元(图5)。防汛单元临海而建,控制海水引入;纳潮单元储蓄海水;晒池单元将海水晒制成结晶盐;存储单元负责结晶盐的堆放(表3)。

图5 三洲盐场生产景观组成单元

表3 生产景观的结构单元

3.1 “堤林结合—防风固沙”的防汛单元

防汛单元位于整个生产景观的最外围,其组成元素包含堤坝,闸窦以及红树林。《广东新语》卷十四《食语·两广盐》中对防汛单元这样记载“两广盐有盐田。盐之为田也,于沙坦背风之港,夹筑一堤。堤中有窦,使潮水可以出入也”[15](图6)。防汛单元一方面在涨潮时控制海水引入纳潮池,另一方面在暴风雨天气阻挡海水的倾灌,起到防汛作用。

图6 防汛体系剖立面图

稔平半岛有内外海堤、防洪堤、排洪堤共计91627m,为了加固堤坝,大洲盐场每年春、夏季都会组织盐民进行固堤工作。海堤一般高约2.3~3m,顶宽约1.5~5m,底宽约3~7m,海堤外围用石块砌成,内层用海泥堆成,抗御台风、海潮能力较强[10]63。面对广阔的考洲洋,盐民们长期在外围的滩涂上栽植红树林,它作为天然的海岸防护林,根系十分发达,具有较强的抗风和消浪性能,为海盐生产提供良好的天然网障。

3.2 “向心渗透—沟池联动”的纳潮单元

纳潮单元主要解决海盐生产过程中盐田用水问题,主要包含了闸窦、纳潮池、引潮沟等景观要素(图6)。《广东新语》中描述“潮消则放淡水使出,潮长则放咸水使入”的纳潮单元,通过引潮沟和纳潮池能季节性控制淡水和咸水的储蓄[15]。

在大洲盐场,纳潮单元整体形态上呈现出向心渗透的规律。盐洲岛四面环海,因此纳潮单元从四周逐渐渗透至盐田;三洲村一面临海,纳潮单元则从边缘渗透并环绕盐田。引潮沟将海水引入内陆向盐田供水,在涨潮时利用纳潮池将海水收纳储存,以便长期供水。在组合方式上,引潮沟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和纳潮池搭配存在,通常一沟连接一个纳潮池,也可以一沟连接多个纳潮池,体现出“沟池联动”的控水特点。

3.3 “池池串联—分级结晶”的晒池单元

大洲盐场海水制盐有晒沙和晒水两种方式,主要在晒池单元的结构上存在差异。旧时盐田的晒池单元统称为漏,清代大洲盐场七厂共有1287漏,平均每漏30~40公亩[10]64。

雍正1724年,大洲盐场开始以晒沙法大规模生产海盐。晒沙盐田一般为一户一漏,这些盐田分布不规则,结构分散,呈现梅花点状。《两广盐法志》中记载 “该场漏口具系泥土椿成,池约二丈,高约尺许,中间竹簟间隔,底铺以草,两旁沙田如翼,四周开沟引潮,便于灌溉”[16]494。晒沙盐田在靠近引潮沟的地方设置有两块面积均等的扇形沙幅,面积约为1000m2,中间通过矩漏床隔开。海水通过引潮沟引入沙幅,将沙砾浸湿,等沙砾干透后将咸沙铺至漏床之上,通过海水二次过滤获得高浓度卤水,再引至漏床尾端的储卤缸中进行集中保存。卤水用以倾溉晒水池,通过层层串联的晒水池依次蒸发后,最终在结晶池内析出海盐。晒水池和结晶池四周还设有盐水渠和小型储卤缸,用以临时回卤和收卤,以防暴雨天气雨水冲淡晒池[10]64(图7)。

图7 晒水盐田结构图

到民国时期,大洲盐场海盐生产“晒沙”占大部分,“晒水”开始占据小部分[10]64。建国之后,国家着力对旧盐田进行改造和扩建,将晒沙盐田改为晒水盐田,改造后的晒池排布紧凑,土地使用率大大提高。晒沙法和晒水法主要区别在制卤过程,晒水法摒弃沙幅结构,直接增加2~3幅晒水池来晒制卤水,制作成的饱和卤进入下一级晒水池和结晶池继续晒制,该法操作简单,但盐质不如晒沙法纯净[10]64(图8)。

图8 晒沙盐田结构图

3.4 “傍路而建—三级管控”的存储单元

大洲盐场存储单元分成三级,包括临池而建的临时坨、傍路而建的二级集中坨、依海而建的一级集中坨。坨地用以集中存放海盐,是开阔平整且具有防潮功能的矩形户外场地,不同级别坨地面积和数量差异巨大(表4)。 最小等级为临时坨,其分布密集,位置变动性大,紧邻结晶池。每块坨地面积约60m2,是海盐从盐田生产出来的第一道存储地,结晶池所产海盐均归堆存放至临时坨覆于稻草、茅草遮盖、以防雨淋[10]146,后集中运至二级集中坨(图9)。

图9 大洲盐场盐坨管控图

表4 三级盐坨管控范围

二级集中坨紧邻运输道路,负责收集周边临时盐坨的海盐,后集中汇总至一级集中坨。其面积约为3000~4000m2,位置基本固定,对于临时盐坨的管控半径约为500m,平均每0.8 km2内设置一个二级集中坨,从临时坨到二级集中坨主要靠陆运,运输时长在10min以内(图9)。

一级集中坨负责汇集大洲盐场内所有海盐,仅设置一处。它位于盐洲岛岛外的霞坑山山脚,面朝考洲洋,面积为17375 m2,是稔平半岛上第二大的集中坨,面积仅次于淡水盐场的平海石角坨(17737 m2),该选址有效避免占用了岛上的生产空间[10]146。在管控距离上,离周边各小盐场位置适中,管控距离在2000m左右,运输便捷。一级集中坨不仅配置专门的大洲盐务所对该坨地进行管控,还设置盐运码头开展盐务运输工作。

三级盐坨管控体系一是有利于海盐的储存保管,减少风雨造成的损失;二是便利运输放销;三是减少驳运中转环节[10]146。三者合理衔接,分布上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且缩短运输时常,体现出该片区海盐生产的便捷性和用地的集约性。

4 运销景观子系统

在盐业景观中,运销景观子系统与生产景观子系统体现出承上启下、紧密衔接的特点,海盐生产后的下一步是通过运销体系运往销区。该体系包含了大洲盐场内部产运链路和外部分销链路,两者共同构成了“陆—海—河”的海盐运输模式。前者指海盐从产地到集中配置之前所包含的各类运输空间,后者指海盐从中转地到销区的各类运销链路。

4.1 “陆海相接”的内部产运链路

大洲盐场内部产运链路包含了盐坨、运输道路、渡口等景观要素,这些空间串联成数条从海盐产地到中转地的集中线路,为下一步运销做好前期准备。存储单元是生产景观子系统中的最后一环,也是运销景观子系统的起点。盐洲岛海盐通过短暂的陆运抵达环岛而建的渡口(图10),三洲村和霞坑村则直接陆运至大洲盐仓总渡口。在此过程中,陆运线路均较短,但对于散盐汇集却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10 大洲盐场内部产运链路

当海盐收集到一定的程度时,吨位渐大,运输成本变高,使得海运接替陆运成为第二道运输方式。以盐洲岛为例,其环岛拥有6个渡口,这些渡口充分利用生产体系中引潮沟和纳潮池来形成港湾,用以船舶的停靠。海盐依赖海运先集中汇至大洲盐仓渡口,再由此集中转运,通过考洲洋海运至销区。

4.2 “以东江为动脉”的外部分销链路

大洲盐场产销区在清代之前史载不详,至清代乾隆年间改埠归纲,将粤盐销售区域划分为东、南、西、北、中、平六柜和潮桥区,盐埠达粤、赣、桂、湘、闽、黔六省,该区盐销有了详细记载。大洲盐场位于惠州府,划为东柜,东柜在小淡水厂1),共辖十三埠[10]142。大洲盐场外部海盐分销链路分为两条主线,《两广盐法志》中记载:“大洲场在归善属大洲村中,大洲栅在归善县之永盈仓,至省水程俱八百八十五里,向产生盐,坐配安远、龙川、信丰、龙南、定南、长宁、连平、永安、归善、河源等埠;引馀拨艚运省,均由西炮台出口历平海大星过沱沪经佛堂门、虎门查验,抵东汇关侯配。”[16]234。

其中最主要的运销链路是从大洲盐场出发,依托考洲洋向西北海运至对岸的稔山镇,与碧甲场所产海盐一同陆运至惠阳淡水镇的小淡水场,后依托东江将海盐向北运输粤北以及赣南诸县,沿岸共经11个盐埠(图11)。在这11个盐埠中有9个均被东江及其支流贯穿,这使得河运接替海运成为第三道运输方式,成为海盐从中转区到销区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海盐越过五岭抵达赣南后,在定南经短途陆运可运至龙南,由桃江河运至最北的信丰。东江这条水运路线供给了当时11县的用盐,供盐区域面积高达30000km2,年吞吐量最高时达20000t,是曾经惠州盐业运输的大动脉[10]140。

图11 大洲盐场外部分销链路

另一条路线为次要链路,主要将大洲盐场内的馀盐通过海运运往广州。该链路从大洲盐场出发,依托考洲洋向东南出海,依次经过淡水盐场、沱沪、佛堂门,在虎门查验后进入广州东汇关(图11),作为省河之盐配商发运至广西、江西赣州府、福建汀州府、湖南郴州等行盐区[17]。

此外,历朝较为严格的行盐分区以及固定的盐运线路,使得盐商来往频繁,东江沿岸甚至出现了河泊所、水驿站等专门管理服务来往盐船的组织机构。很多市镇因盐而兴,居民在沿河市镇进行生活必需品的交换,例如盐洲岛东北侧的黄埠墟,因海盐贸易往来频繁,得名“黄金埠”,清代诗人陆树英在吟咏《盐洲》的诗句中写道“卖盐市聚千家雪,渡水船归四岸烟“描述的就是运销沿线的船贸往来盛景。由此可见,海盐运销极大带动了周边沿线城镇的的经济繁荣[18]。

5 居住景观子系统

居住景观子系统在盐业景观体系当中主要承担提供劳动力的作用,它包括了盐民赖以生活的居住空间和盐贸往来的墟市空间。在盐业生产的大环境下,这些空间也呈现出适应于“就近盐作,以盐易物”的景观特点。

5.1 “就近盐作”的居住空间分布特征

为充分保证盐民外出盐作的便捷性,居住地和生产地往往呈现出临近的位置关系。以盐洲岛为例,早在明清时期,盐洲岛就已经发展形成“十八寮(村)”[19],这些自然村以组团的形式聚集在一起,靠近岛屿的中心区域,呈斑块状被盐田所包围,使得生产与居住空间紧密交融(图12)。盐洲岛上有70%的盐田距离居住地的步行时长控制在5min内,外出盐作十分便利。

图12 大洲盐场盐作时间分析图

岛外的三洲村和霞坑村居住地位于盐田一侧,与盐田存在一定距离。三洲村距离盐田的步行时常集中在5~8min,而霞坑村的步行时常集中在8~10min。在大洲盐场的所有盐场中,盐洲岛的盐作环境最为优越,这也使得盐洲岛的产盐量远高于周边小盐场,但整体来看,盐民外出盐作的步行时间均都不超过15min,体现了居住景观空间分布的“产住一体、就近盐作”的特点。

5.2 “以盐易物”的墟市空间分布特征

对于盐业聚落而言,长年盐作的环境使得土地盐碱化严重,缺乏粮食生产的农田空间,因此聚落之间的贸易往来显得尤为重要,墟市空间必不可少。

以盐洲岛为例,该岛80%的土地全部用以盐业生产[10]39,无法自产农产品,而对岸的霞坑村、沿盘村都拥有大量农田。因此诞生了大洲盐场最早的墟市——人和墟,当地人称之为“市仔”。民国时期的市仔有四条街,呈现十字交叉状,位于盐洲岛中心位置。“市仔”通过这四条街将岛上各个自然村串接起来,延伸至环岛的渡口,最后在渡口通过水路与周边农业聚落发生关联。大洲盐场片区所有的交易活动都在“市仔”展开,频繁地进行渔盐及农副产品的贩卖。除此之外,“市仔”还承担着全区管理、祭祀,教育的复合功能,片区内的管理建筑、祭祀建筑、教育文化建筑都集中于此,例如大洲场署、天后宫、书院等。

墟市空间作为大洲盐场的核心空间,不仅保证了盐民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间接推动盐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还将盐洲岛和大洲盐场的周边聚落联结成一个自成体系的社区[19]。

总结与展望

盐业生产不仅依托水土宜盐的自然基底环境,也依赖盐民对自然景观合理的后天改造。在盐业聚落的选址上,需同时具备海水、滩涂以及风浪三要素,并且更青睐选择盐度高、滩涂广阔、风速平稳的滨海地带。盐民对于自然环境的二次利用与改造主要体现在生产—运销—居住三个方面,由此构成了盐业景观体系。在生产景观上,防汛单元和纳潮单元满足了引潮的安全需求,晒池单元和存储单元则满足了晒盐的工艺需求;在运销景观上,形成了“陆—海—河”线性运输链路,采取了短途陆运汇集、中途海运中转、长途河运分销的运销模式,体现出盐业运输的秩序性;在居住景观上,居住地和生产地之间呈现出就近盐作的空间关系,墟市空间成为盐民获取生存物资必不可缺的场所,两者共同满足了盐民的生活需求。

伴随着广东快速城市化,传统制盐业因时代背景与社会经济的现实状况下被迫衰落,滨海地区的盐田面积在近几年也加速衰减,大量盐田转化为城市用地,盐业景观遭到极大破坏。未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好传统的盐业景观并使之合理化转型,如何结合乡村振兴的新契机探寻盐业聚落振兴的新方法,这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方面。

图、表来源

图1、2、11:作者基于对参考文献[10]的信息进行整理绘制;

图3、7:作者基于对参考文献[16]、[17]的信息进行整理绘制;

图4:作者基于谷歌地位卫星影像进行改绘;

图5~6、8~10、12:作者基于田野调研资料进行整理绘制;表1、2:作者基于对参考文献[10]的信息进行整理绘制;表3、4:作者基于田野调研资料统计分析进行整理绘制。

注释

1)小淡水厂,即现在惠阳区淡水镇,是当时管理各埠食盐销售的子柜办公据点。

猜你喜欢
盐场大洲盐田
从盐田到沙田
浅谈额吉淖尔盐场的生产与运输情况
动物“萌主”在澳洲
盐田如镜
大洲与大洋
云南芒康至今仍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
地球七巧板
澜沧江畔 千年盐田
不讲
漫谈我国的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