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评价与反思”,构建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2022-10-08 12:54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26期
关键词:分数目标评价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小学 李 伟

苏教版数学教材在一些学习单元后面设置了“评价与反思”板块。该板块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融合在一起,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数学关键能力的形成。

一、教学现状

翻开学生的课本,我们可以发现“评价与反思”这一板块崭新如初,也就是说,教师并没有有效利用此板块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思。在和教师的走访交谈中,很多教师的反应是一笑了之,言下之意:这有什么可用的,从来没用过。于是,这个板块顺其自然地被束之高阁。

二、教学建议

(一)解读“评价与反思”,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评价与反思”从版面位置上来看,放在一个单元的最后,意在学习完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后,针对设计的“评价与反思”的内容,让学生围绕评价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然后确定在每项指标后给自己涂几颗星。这些“评价与反思”的指标放在一个单元内容之后,有着细化评价的作用,我们如果细心阅读,就会发现每项指标其实就是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可以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和学生一起来解读这些“评价与反思”的指标项,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等目标项有针对性的了解,以便充分地发挥评价指标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学习后,教材设计了以下评价与反思内容:

?

每一项都有指向性:依托经验,植根情境——明示策略;主动观察,乐于交流——指示习惯;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能灵活比较分数的大小——点击知识。

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

(二)直击“评价与反思”,构建单元学习过程

学生自评时,“评价与反思”指标的达成度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如何才能让学生最大化地获得相应的目标收获,在评价时能自信地获取最多的五颗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时间,营造空间。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自主发现,在合适的范围内展开自主交流,给每个学生表达见解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策略体验、习惯养成的过程,才能使其获得相应的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分数认识的经验设计教学。如上课伊始可以直接出示一个分数1—4,让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储备谈谈自己对这个分数的理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如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把四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1—4……每个学生对分数的不同理解,深化了他们对分数的认识。接着再让学生随意地创造分数,在学生创造分数的过程中,内化了对单位“1”的体会,形成对分数的系统性认识。最后教师创设相关的分数情境,让学生对实际情境中的分数做出合理的解释。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分数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安排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给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积极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深化理解。

又如,在“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一张同样大的圆片,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自己心目中的分数。

学生独自完成自己的创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表示的分数,此时的展示一定要让学生主动举手表示自己想展示,而不是教师直接从学生手中拿作品去展示,既要重视结果的呈现,更要重视学生主动交流、乐于分享的学习情智的培养。

呈现后让学生将这些作品分类。

此时,引导学生将同分母的分数排成一排,让学生读一读,并把中间空缺的分数补齐。再分一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成一类,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成一类。

引导学生讨论:这个分数与前面的分数的区别是什么?(分子比分母大)

再让学生利用板贴的分数图,创造出分子比分母大的其他分数。

再一次引导学生比较,并介绍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同样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两个圆片,让他们动手创造两个分数,通过涂色表示自己创造的分数,并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再让学生主动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想法。

板贴学生创造的分数。接着让学生分类,引导他们找出一样大的分数。再以两个分数为例,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分数相等吗?怎么会相等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因为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比较难,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后要给学生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见解。如要利用图示,让学生关注到平均分的份数从2份变成4份,是因为其中的每一份都被平均分成了2份,即把圆片平均分成2份,涂了这样的1份;而是把圆片平均分成2×2=4份,涂了这样的1×2=2份,

再让学生选择一个分数,创造一个和它相等的分数。可以折一折,也可以画一画。(折一折,产生的分数有其局限性,更多的是分母为2、4、8、16等的分数;而画一画,会产生更丰富的分数)

学生创造分数后,再让学生展示汇报,并用前面的分析经验分析自己的作品。

(三)实施“评价与反思”,指向单元学习效度

有了学前的解读、学中的经历,学后的评价与反思就可以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回忆学习的经历,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做出真实的自我评价,为自己涂上几颗星。为了更好地帮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评价参考。

知识性目标可以让学生参考单元学习中与之配套的练习或调查试卷,自己确定自己的星级。

过程性目标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从实际出发,为自己确定星级。过程性目标除了可以让学生自评外,还可以发动学生组内互评,学生相互之间根据平时交流学习情况做出恰当的评价。

星星的数量反映了学生对自己本单元学习的评价。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促进推动作用,教师接下来就应组织学生进行反思,结合自主评价的情况,再反思本单元的学习过程,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学习明确努力的目标,在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静态的知识性的目标达成度不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存在问题的知识点,有的放矢地补学、续学。而对于动态的过程性、习惯性目标,在学生自我评定后,教师可以让指标达成度高也就是得星多的学生介绍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总结学习经验,树立学习自信心,把成功的“星”转化为后续学习的动力。

总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与反思,在评价中自我肯定、自我赏识,在反思中自我发现不足、自我改进,在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中不断增强主动发展的动力。教师和学生要用好这个板块,并能通过这样的评价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改进教学。

(四)反思“评价与反思”,重构单元教学策略

利用“评价与反思”,构建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是单元教学前的研究抓手,也是单元教学进程的路标,更是新单元教学策略构建的反思点和起点。教师在让学生进行了自主的单元评价与反思后,要积极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自我学习满意度,从而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度,优化更新自己的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教师可以从几个单元的整体视角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过程,积极肯定自己的努力与收获,当然也要和学生一起查找没有进步的原因,并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与学生多互动、多沟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逼”着他们想,“拉”着他们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交流分享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评价与反思中的动态过程性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每一课时的表现,到每一单元的表现,再到几个单元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将评价后的自我反思落到实处,不能停留在嘴上说,而行动跟不上,最终回头看时,却发现一直没有改进。

在研读学生“评价与反思”的结果后,教师更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为了学生达成学习的目标而有计划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一个单元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单元的开始,我们要在不断的研究中实施有效的评价与反思,从而最大化地促进新单元的整体教学策略的有效构建。

猜你喜欢
分数目标评价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