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沁园实验小学 李 健
江苏省无锡市沁园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学校。学校办学三十多年来,“勤谨·激励”文化理念已深深地扎根在全校师生心中并流淌在师生的血液里。学校围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靓校、文化润校”的工作目标,全方位打造沁园实小“激励教育”的办学特色,努力建设高品质学校。当下,正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新时代学校高品质发展进入“快车道”,“十四五”新一轮学校发展进入起跑环节,因此为了提升站位高度、加大创新力度、追求研究深度、扩大视野宽度,努力办有质量、有品位、有温度、有特色的“激励教育”,沁园实小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进行了学校“激励课程”的系统建构。
激励教育是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通过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逐渐增强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教育。为了进一步彰显学校“激励教育”特色个性,学校必须加强课程建设,而明晰理念、目标是课程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课程建设的理念、目标主要是:
学校以“涵育每一个生命高品质发展”为教育愿景,并作为激励课程整体建构的特色理念的关键元素,旨在强调学校激励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实施需要始终聚焦学校每个学生的生命主体,帮助他们每天在“激情、励品、勤学、谨德”的健康成长“跑道”上不断自由地“行走”或“奔跑”。同时,根据“激励教育”提炼出来的“激励文化”,作为激励课程系统建构必须强调的核心文化理念:“激昂生命,励品致远”的学校文化理念;“激发仁心,励新善导”的教师文化理念;“激扬勤学,励行慧悟”的学生文化理念。这样,激励课程的顶层建构与落地,就充分彰显了“勤谨·激励”的学校文化精神。
为了推进学校激励课程体系的顶层建构,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和提出激励课程创建与实施方案,并力求突出以下四大目标:
一是发展学生的素养目标。学校激励课程体系顶层建构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使学校“涵育每一个生命高品质发展”的特色理念真正落地,着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和身心、谨善德、勤慧学、沁美雅、励劳创”核心素养的“勤谨少年”。
二是完善教师的特质目标。学校激励课程体系的顶层建构与实施的成效,需要每一个教师深度理解“激发仁心,励新善导”的教风文化内涵,凸显“勤谨教师”的个性特质。
三是优化课程的建构目标。学校激励课程体系的顶层建构以着力追求优秀品质为目标,推动“学科基础”“跨界拓展”“融合探究”等各类课程的合理开发与实施。
四是凸显学校的特色目标。学校激励课程体系的顶层建构与实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创造性弘扬学校“激励文化”的个性特色,通过结合校情的各类“激励课程群”建设,努力丰富课程内涵,变革课程形态,提高课程品位。
学校的“激励课程”是以“1+N”的形式来建构内容的,并通过“激励课程(1+N)”内容体系图谱来具体呈现,下面从两个方面做简单介绍。
这里的“1”是指学校主流课程,是依据国家课程体系与标准,以学校为责任主体而开发的,是基于学科“基础+拓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全校学生必修的课程;这里的“N”是指学生自主课程,是学校以教师个体或团队或社会人士为责任主体而开发的多元的供学生选修的课程。这样可以将激励课程的必修与选修(必选与自选)部分有机整合,以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结构的优化。
依据激励课程内容建构的思路,学校形成了一个能清晰反映激励课程内容建构思路的图谱。(详见图1)
图1 “激励课程(1+N)”内容体系图谱
简要解读如下:
1.国家课程校本化建构
图1中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建构”实际上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建构与实施的必修部分,这个部分的课程学习是占用时间最多、花费精力最大的且是必须建构与实施好的内容。为此,激励课程中校本建构的国家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学科·主旨取向(基础课程)。是指国家课程在学科内的校本整合实施。它是基于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按照学习内容的主题,在本学科内重新整合内容,引入多版本教材,精选典型“例子”,努力超越教材的课程实践。如:“语文学科”中“群文阅读”主旨取向的课程教学,我们主要尝试根据不同单元的课程主旨进行“主题重构”,如围绕“家国情怀”“亲近自然”“求知思考”“人际沟通”“历史长河”“见贤思齐”“止于至善”“走向未来”等主题,能精选教材里符合主题的优秀课文为例,并适当补充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学习资源,力求选文的校本化、阅读方式的个性化。这样,将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机整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和对该主题理解的广度及深度。
(2)学科·跨界取向(拓展课程)。主要是在实施基础课程的同时,选择“主题· 学科+(场景·微课)”的课程形态进行呈现。实现国家课程跨学科或跨领域的整合创新,通常是围绕一个主题,基于学科,又超越本学科,进行一种跨界整合,引导学生在跨界整合中寻求突破,促进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创生,培养学生反思进取与自主建构的学习能力。如:“主题· 语文+(场景·微课)”课程的实施中,我们通过聚焦生活语文的主题(如激励特色主题广告设计与应用),将语文知识应用的生活之门打开,可用“广告·语文+美术、科学”等广告宣传使场景·微课以创意建构的形态呈现,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根据不同的生活语文主题,将语文、美术、科学三门学科间通过跨界整合,以独特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生活底蕴,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促使语文情境学习更有激情,更能体现语用价值,更加突出学科跨界整合的意义。
2.国家课程校本化(N1:综合·必选课程)
主要是依据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校本化特色开发与实施,分别在社会实践探究、社区服务探究、志愿行动探究、乡土实践探究、校本创客研究、校园实践探究、小课题探究等方面进行系统建构。这部分课程又是“激励课程(1+N)”内容体系中的“N1”必选部分,作为校本课程特色,其建构与实施注重加强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跨学科的“小课题研究”,使课程学习更有趣、有用、有意义。为此,“激励课程(1+N)”中的“N1”必选课程的定位以“综合实践项目(融合课程)”的形态呈现。
3.校本课程特色化(N2:励品德育·必选课程)
作为学校特色的“励品德育”课程,主要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为指导,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减”要求,体现学校特色激励课程主题精神和培育学生德性取向,是作为培养“勤谨少年”的主流课程。它是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跟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主要以“勤谨人生涵育(融合课程)”的形态呈现。
4.校本课程特色化建构(N3:“四励”·自选课程)
这里的“四励课程”是与“励品德育”相互融合的课程结构,都是体现“激励课程(1+N) ”体系中落实“勤谨少年”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实施的课程内容,具体表现于以下方面: “励润书香课程(融合)”“励健体心课程(融合)”“励美艺雅课程(融合)”“励创劳动课程(融合)”。
通过学校“激励课程(1+N)”体系的整体建构与实施,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课程目标任务要能够真正地在校本层面上得以落实,必须在课程建构和实施的环节上实现策略优选,并形成聚焦课程主题、关注课程特质、体现建构规范、力求行之有效的校本实施策略。为此,我们主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激励课程校本特色建构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课程实施的核心主体——教师。因此,我们高度重视每位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不断提升,做好分阶段的整体规划,做到目标清晰、定位准确、切实可行,在深度研究课程教学实案过程中,突出研修的关键驱动点,努力提高教师独立建构课程、创生教学策略和完善建构课程体系的能力。
激励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寻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首先,创建“互联网+课程”平台,优化课程教学,丰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学校通过创建数字化教学实验室,积极开发共享资源,拓展教师交流研讨的学科网络教学空间。其次,搭建线上、线下互动学习平台,尤其要适应抗疫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的需求。学校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平台和充分利用家校通平台,适时提出问题、交流观点,引导学生学习,并轻松做到“以学定教”,最大限度地发挥校本专业平台支撑课程实施的效度。
为了更好地适应“激励课程(1+N)”结构的实施需求,实行灵活多样的校本排课形态。首先,建立学生可选择的诸如“N3:‘四励’自选课程”中的各类“社团自主课程”“校本节日课程”的课程“超市”,在家长、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不限年级和班级,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其次,采用激励课程的长、短课时制。因课程的内容、主题特点不同,采用长、短课时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最后,适当安排以年级为单位选课走班,使学生能自主选择辅导教师和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实现走班学习。
激励课程的实施需要不断创新实践方式。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学科领域之间跨界的方式。如:在《“印象·激励沁小”探究》课程项目实施中,涉及语文、数学、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的跨界融合。尤其是一些综合类、探究类的校本课程,如在STEAM创客课程项目实施中,涉及语文、数学、科学、工程、信息技术、艺术等学科课程的跨界融合。另一方面,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实现教育时空的适度延展。如:以统整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课程为依托,走出校门、走进田野、走向生活,让课程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