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涵,李荣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共同体,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共治力量,是满足社区居民体育需求升级、实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然而,囿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多元主体协同目标异化、利益分配不均、权责边界模糊和监督管理不力等现实困境,导致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常以自身利益为先导,盲目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引致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供需错配等现象屡见不鲜,如何全面、高效、有序协调各方立场,寻求各方利益诉求均衡点,提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
回顾已有研究,学术界对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多元主体相关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合作模式创新、权责关系分配、治理能力建设、价值观念引导等方面,提出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多元主体高效联动、互利共赢的实践路径。不难发现,多元主体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难以规避利益的博弈与权衡,主体协同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汇集不同利益、价值、目标的多方利益主体不断依据内外部影响因素变化来改进策略,其实质是不同利益群体为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长期反复博弈的动态演化过程。然而,既有研究大多局限于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表达以及利益冲突化解,缺乏对多元利益主体动态博弈行为和动态参与过程的系统性、针对性、深层次的探讨。
鉴于此,本文将立足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多主体行为视角,构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多元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剖析多元主体决策行为的动态调整轨迹与主体策略选择,探寻协调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最优均衡策略,并提出策略转向,旨在为提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与策略指导。
演化博弈论作为一种将传统博弈论和生物进化论与动态演化过程相结合的新型理论,是以假设博弈主体有限理性为基础,将影响各博弈主体行为策略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动态描述各博弈主体在考虑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不断试错、模仿和学习调整自身行为策略进行重复博弈,最终达到系统稳定均衡状态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善治和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结构、方式和体制机制均发生巨变,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优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需求愈发强烈,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活力愈发旺盛。而在具体治理实践中,所涉及到的主体,主要包括体育主管部门、体育服务企业、体育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均将以自身资源和优势形成各自的行动场域和治理空间,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博弈程度将直接影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格局。进而,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能够较为客观合理的动态分析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多元利益主体的逻辑关系和博弈行为。据此,本文将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在遵循各利益主体相互制约且具备有限理性基础下,构建四方主体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选择体育主管部门、体育服务企业、体育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作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博弈主体。其中,体育主管部门是影响其他治理主体为社区进行体育利益提供的主导者,具有显著的国家性与公共性。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放管服”和治理结构重心下移,当前体育主管部门更倾向于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全流程和各环节进行监督,做到放权、指引和保障,设其严格监督概率为,宽松监督概率为1-。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政府“附庸”,是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关键桥梁,其参与治理的程度对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均会产生重要影响,设其积极参与治理概率为,消极参与治理概率为1-。社区居民作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服务对象,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密切,目前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普遍较低,而其参与治理程度越深,主动传递实际体育服务需要可有效保障体育社会组织供给适配的社区体育产品和服务,设其积极参与治理概率为,不参与治理概率为1-。此外,囿于体育社会组织自身主体性较弱,独立性较差,难以单独参与和完成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既定目标和任务,通常会寻求体育服务企业互利合作,共同筹办社区体育各项文娱活动,提供科学健身指导、运动器材装备、体育场地设施等公共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体育需求,设体育服务企业积极参与治理概率为,消极参与治理概率为1-。其中,,,,∈[0,1],四方博弈主体均为有限理性,各利益主体均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行为策略选择均会随时间逐渐演化稳定于最优策略。
假设2:体育主管部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形式历经“政府单一管理”转向“多元利益主体共治”,体育主管部门权力不断下放,其参与治理的策略选择也逐渐转向监督管理。目前,体育主管部门主要通过购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等形式委托体育社会组织向社区居民传达体育锻炼相关信息和代理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在严格监督环境下,体育主管部门运用财政资助、社会捐赠、活动赞助和政策保障等方式,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服务企业积极开展社区体育赛事活动、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创新社区体育产品和拓宽服务模块,丰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和类别,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但同时也会采取法治规制对二者治理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以预防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错配、资源浪费和贪污寻租等潜在风险产生,设体育主管部门在严格监督局面下所需付出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成本投入总计为。而当其处于较为宽松监督状态时,体育主管部门在精准捕捉社区居民体育需求方面往往力不从心,对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所涉及的参与主体,监督管理会较为松散,容易造成社区体育活动场所供给不足、活动设施供给类型单一和服务内容匮乏等问题。此时,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工作将较为依赖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服务企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能否满足社区居民体育服务切实需要,与二者参与治理的程度密切相关。倘若二者均脱离有限理性束缚,偏向消极参与治理,将会导致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升级,间接造成体育主管部门公信力下降。设体育主管部门在宽松监督时,仍需付出一定的成本为,公信力损失为。
假设3:体育服务企业。体育服务企业是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重要主体与承包对象。目前以体育服务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主要借助市场手段,与体育社会组织开展合作治理,共同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为社区生产和供给相关配套体育产品和服务,包括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社区体育赛事、开展运动技能培训和推广运动健身项目等内容、并从中获取维护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利益。设体育服企业在社区相关配套体育产品和服务研发设计环节所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所承担的设备消耗成本总计为,通过合法途径和正规渠道为社区供给相关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为。此时,体育服务企业积极参与治理行为,将有助于协助和减轻体育主管部门与体育社会组织的工作负担和经费压力,同时其也将享有税收减免、融资扶持、财政补贴等优惠福利政策,设其所获得额外奖励收益为。但审视当下,在体育服务企业以组织嵌入、资源承诺等方式深度参与社区体育组织成长和改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效能事务中,谋利永远是其参与治理的根本目的,其会不失时机地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产生行贿、投机、越位等不良行为,容易引发通过资金贿赂体育社会组织,包庇其生产和供给低质无效的社区体育产品与服务,以搭政府便车等现象,忽视社区居民体育服务需求和安全诉求,损害社区居民切身利益,设体育服务企业采取消极参与治理行为时,在生产和供给社区体育相关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仍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所承担的设备消耗成本总计为。此时,体育主管部门如若及时发现并制止,体育服务企业将受到相应惩罚,设其所受惩罚额度为。
假设4:体育社会组织。体育社会组织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和社区居民体育诉求的反馈者,是连接政府、市场和居民之间的重要纽带。目前,各类型体育社会组织仍处于在相关政府部门引导下组织开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工作,通过与体育主管部门、体育服企业等主体合作治理,与社区居民积极沟通交流,收集居民反馈意见等方式,为社区居民供给与其实际体育需求相匹配的体育公共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体育需求,提升社区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设其在此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成本总计为,由此获得相关政府部门表彰奖励和居民信任感等额外收益为,间接为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和提升体育主管部门公信力带来的潜在收益分别记为和。然而,绝大多数体育社会组织当前面临自身独立性缺失等状况,体育主管部门虽然通过财政拨款、政策保障等手段协助体育社会组织缓解资金运转和专业人才流失等实质性问题,但实际精力却主要集中于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对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各方面资金支持十分有限,设其所获得基本财政拨款收益为。在此情形下,倘若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会导致体育社会组织初衷异化,偏离治理目标,容易与体育服务企业产生合谋行为,滋生腐败、买卖或交换服务等负面现象,治理工作呈现怠慢、消极和无序,供给大量低质无效的体育产品和服务,造成资源浪费和治理无效率。设体育社会组织在此情形下仍需投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成本为,获得企业丰厚报酬奖励为。此时,体育主管部门或社区居民如若及时发现和检举,其将受到严厉批评与相应惩罚,设惩罚额度为。
假设5:社区居民。目前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自治属性弱化,大多社区居民对自身体育权益重视程度不够,参与治理协商意识不强,体育信息交流渠道不畅,经常出现因运动技能缺失而产生畏惧、羞愧等心理,影响治理参与积极性,容易造成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不关己”的负面心态,大都不愿参与治理,致使自身权利意识较为薄弱。在此情形下,倘若体育主管部门监督意识趋向宽松,体育社会组织在有限资金支持下,与体育服务企业互利合作的动机会愈加强烈,容易出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购买与服务质量不匹配,造成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错配、供给不足等问题产生,严重损害社区居民利益,设其所受到的负面损失为。此时,体育主管部门如若对社区居民采取一定激励措施,可以有力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积极性,唤醒居民监督反馈意识和需求表达权力,预防供需错配等潜在风险,缓解政府监督压力,推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准适配。设社区居民获得政府额外奖励收益为,由此所需投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成本记为。
基于上述假设,构建体育主管部门、体育服务企业、体育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四方博弈的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四方博弈收益矩阵表
2.1.1 体育服务企业稳定策略分析
=-+
(1)
1-=-------++++++--
(2)
根据(1)和(2)式可知,体育服务企业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3)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体育服务企业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4)
依据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将平均期望收益带入复制动态方程当中,得到体育服务企业的一阶导数为:
′()=(1-2)(-+++++++------++)
(5)
其中,令 G(r)=(-+++++++------++)。由于∂()∕∂>0,故()是关于r的增函数。由此可知,体育服务企业策略选择处于稳定性状态必须满足()=0和'()<0。其中,当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概率大于不参与时,()>0,此时社区居民的稳定策略选择为1,表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治理,体育服务企业策略选择将从消极参与逐渐演化稳定于积极参与;当社区居民不参与概率大于积极参与时,()<0, 此时社区居民的稳定策略选择为0,表明社区居民稳定策略为不参与,体育服务企业的演化稳定策略将趋向消极参与;当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概率等于不参与,即=(------++)∕(+----++)=,()=0,社区居民选择任一策略均将处于稳定状态,此时体育服务企业稳定策略无法确定。其策略动态演化趋势相位图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服务企业策略动态演化趋势相位图
2.1.2 体育主管部门稳定策略分析
=-+-------+++
(6)
1-=---2++-+-+-++---+-----+++
(7)
根据(6)和(7)式可知,体育主管部门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8)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体育主管部门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9)
依据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将平均期望收益带入复制动态方程当中,得到体育主管部门的一阶导数为:
'()=(1-2)[(---+++++---)+-+++------+++]
(10)
其中,令()=(---+++++---)+-+++------+++。由于∂()∕∂>0,故()是关于r的减函数。体育主管部门策略选择处于稳定状态必须满足()=0和'()<0。当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概率大于不参与时,()<0,此时体育主管部门的稳定策略选择为0,即体育主管部门将从严格监督逐渐演化稳定于宽松监督;当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概率小于不参与时,()>0, 此时体育主管部门的稳定策略选择为1,依据社区居民参与状况,体育主管部门策略选择为严格监督;当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概率等于不参与,即=(-+++------+++)∕(++------+++)=,()=0, 社区居民选择任一策略均将处于稳定状态,此时体育主管部门稳定策略无法确定。其策略动态演化趋势相位图如图2所示。
图2 体育主管部门策略动态演化趋势相位图
2.1.3 体育社会组织稳定策略分析
=-+;
(11)
1-=-+-+----+-+++-++-+-
(12)
根据(11)和(12)式可知,体育社会组织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13)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体育社会组织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14)
依据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将平均期望收益带入复制动态方程当中,得到体育社会组织的一阶导数为:
'()=(1-2)[(+--+--+-+)+-+-+-++-+-]
(15)
其中,令()=(+--+--+-+)+-+-+-++-+-。由于∂()∕∂>0,故()关于g是增函数。体育社会组织策略选择处于稳定状态必须满足:()=0和'()<0。当体育主管部门严格监督概率大于宽松监督时,()>0, 此时体育社会组织的稳定策略选择为1,即体育社会组织的稳定策略为积极参与;当体育主管部门严格监督概率小于宽松监督时,()<0,此时体育社会组织的稳定策略选择为0,体育社会组织稳定策略将会从积极参与演化稳定于宽松监督;当体育主管部门严格监督概率等于宽松监督,即=(+-++-+--+-)∕[(+-+---+-+)]=,()=0, 体育主管部门选择任一策略均将处于稳定状态,此时体育社会组织稳定策略无法确定。其策略动态演化趋势相位图如图3所示。
图3 体育社会组织策略动态演化趋势相位图
2.1.4 社区居民稳定策略分析
=-+
(16)
1-=-+++---+
(17)
根据(16)和(17)式可知,社区居民的平均期望收益为:
(18)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社区居民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19)
依据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将平均期望收益带入复制动态方程当中,得到社区居民的一阶导数为:
'()=(1-2)[(-+-)+-+--+]
(20)
其中,令()=(-+-)+-+--+。由于∂()∕∂<0,故()关于j是减函数。社区居民行为策略处于稳定状态必须满足:()=0和'()<0。当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概率大于消极参与时,()<0, 此时社区居民的稳定策略选择为0,即社区居民策略选择由积极参与逐渐演化稳定为不参与;当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概率小于消极参与时,()>0, 此时社区居民的稳定策略选择为1,即社区居民稳定策略积极参与;当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概率等于消极参与,即=(-+--+)∕(--+)=时,()=0, 体育社会组织选择任一策略均将处于稳定状态,此时社区居民稳定策略无法确定。其策略动态演化趋势相位图如图4所示。
图4 社区居民策略动态演化趋势相位图
根据上文(4)、(9)、(14)、(19)式分别代表体育服务企业、体育主管部门、体育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复制动态方程,令()=0,()=0,()=0,()=0,可得符合条件的系统纯策略均衡点共计16组。
依据Friedman方法,微分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可由系统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分析得到。该复制动态系统的雅克比矩阵为:
根据雅克比矩阵的特征值分析法,对动态系统所存在的16组纯策略均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若雅可比矩阵的所有特征值均为负实部,则判定该均衡点为演化稳定点(ESS);若雅可比矩阵中的特征值至少存在一个正实部,则判定该均衡点为不稳定点。通过计算求得各纯策略均衡点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如表2、表3所示,分别代表体育主管部门选择宽松监督或严格监督策略时,系统各均衡点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稳定性等状况。
基于表2和表3的特征值分析,可知,当体育主管部门选择宽松监督策略,即满足条件()<0时,此时动态系统存在三种可能的演化稳定点,当体育主管部门选择严格监督策略,即满足条件()>0时,此时动态系统不存在演化稳定点。具体分析如下:
表2 体育主管部门宽松监督下系统均衡点稳定性分析表
表3 体育主管部门严格监督下系统均衡点稳定性分析表
情形1:当--<0,-<0时,即当体育服务企业积极参与成本投入小于其消极参与成本投入与所获得的奖励收益时,(1,0,0,0)稳定均衡状态。此时,体育服务企业积极参与,体育主管部门宽松监督,体育社会组织消极参与,社区居民不参与。该种情形下,引入体育服务企业虽能有效解决社区体育相关配套产品和服务供给在资金、技术和人力等方面难题。但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倘若治理过程一旦缺乏有效监管与规制,久而久之体育服企业容易产生投机、失范等不良行为,侵蚀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益性和普惠性,并趁机抢占和控制社区体育资源,谋求巨额利益,降低社区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不利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健康发展。
情形2:当-+<0,-<0时,即当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治理成本投入与其所获得的额外收益小于其消极参与成本投入以及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成本投入小于政府奖励额度时,(1,0,0,1)为稳定均衡状态。此时,体育服务企业积极参与,体育主管部门宽松监督,体育社会组织消极参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该种情形下,社区居民虽积极参与治理,但意见表达、收集与反馈渠道并不顺畅,体育社会组织若持续选择消极参与治理则最终会造成所供给的体育产品与服务与社区居民需求不匹配,产生信息不对称和治理无效等状况,对于体育主管部门公信力提升和体育社会组织形象均会带来负面影响。
情形3:当--<0,-<0时,当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治理成本投入小于其消极参与成本投入与其所获得的额外收益以及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成本投入小于政府奖励额度时,(1,0,1,1)为稳定均衡状态。此时,体育服务企业积极参与,体育主管部门宽度监督,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该种情形下,体育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均积极参与,有助于缓解体育主管部门监督成本和工作负担,实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精准配置,并对体育服务企业不良行为起到有效约束作用,营造良好治理环境。
综上,不难发现,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中,体育主管部门选择宽松监督策略实质并不完全利于提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当处于情形1和情形2时,两种纯策略组合虽均是演化稳定点,但实际并不理想且存在一定风险。只有当体育主管部门加大对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治理的激励额度以及体育社会组织额外奖励收益提升,达到情形3状态,即体育服务企业、体育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均选择积极参与治理时,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均衡状态,对于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提质增效具有重要影响。
为验证演化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各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运用MATLAB 2021对四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轨迹进行仿真实验,并结合相关专家学者和社区体育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情况,对相关参数赋以数值。各参数赋值具体如下:=8,=3,=15,=6,=2,=10,=15,=3,=12,=5,=22,=25,=8,=3,=1,=6,=05,=02,=03,=03。
为分析体育主管部门宽松监督策略下,对不同主体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过程和结果的影响,赋予=0来表示体育主管部门宽松监督状态,并对体育服务企业、体育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不同初始策略选择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体育主管部门宽松监督时系统动态演化路径图
由图5可知,当=0,参数赋值满足--<0,-<0时,仿真结果如图2(1)所示,此时系统有且只存在一个演化稳定策略组合,即在体育主管部门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相关服务内容、产品质量以及项目进度等处于放松监管状态,体育社会组织趋向消极参与,社区居民选择不参与,体育服务企业趋向积极参与。其次,当参数赋值满足-+<0,-<0时,系统仿真结果如图2(2)所示,此时动态系统将最终演化至点(1,0,0,1),即体育服务企业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治理,体育主管部门宽松监督,体育社会组织趋向消极参与。再者,当参数赋值满足--<0,-<0时,系统仿真结果如图2(3)所示,此时动态系统将最终演化至点(1,0,1,1),即体育服务企业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治理,体育主管部门宽松监督,体育社会组织趋向积极参与。这与前文情形1、情形2和情形3分析结果相一致。
为分析惩罚额度和变化对不同主体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分别赋以=5,15,35,=10,35,55,四方博弈主体策略演化过程及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惩罚额度F、M变化时系统动态演化路径图
由图6可知,随着体育组主管部门惩罚额度逐渐加大,体育服务企业的策略选择演化稳定于积极参与的收敛速度将愈加快速,时间越来越长,并最终稳定于1。此时,体育主管部门将逐渐放松监管、节约成本,策略稳定于宽松监督,体育社会组织将由积极参与逐渐稳定于消极参与策略,社区居民因缺乏有效激励最终选择不参与。但在此情形下,体育主管部门若长期处于放松监管状态,将不利于体育主管部门自身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容易造成供需错配和供给不足等问题,为体育服务企业创造投机空间。进而,体育服务企业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策略选择会随时间变化逐渐趋向消极参与,这也间接表明,若想长期维护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良好环境,保障社区体育产品和服务质量,体育主管部门一味提升惩罚额度并非治本之策,必须付出一定的监督成本进行有力督促和有效预防。
为分析奖励收益和的变化对不同主体策略选择演化博弈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前提下,分别赋以=3,5,7,=5,6,8四方博弈主体策略演化过程及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奖励收益N、E系统动态演化路径图
由图7可知,随着体育主管部门对体育服务企业和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治理的奖励收益和逐渐增加,体育服务企业选择积极参与并供给高质量体育产品与服务的时间越来越长,速度越来越快,并最终演化稳定于1。体育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体育主管部门严格监督的概率将逐渐降低,最终演化稳定于0。在此情形下,体育主管部门通过加大奖励力额度可以有效调动体育服务企业参与治理积极性,丰富社区体育产品种类和服务类别,但不利于提升体育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难以实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精准供给,对接社区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体育服务需求。同时,长此以往也会加大体育主管部门的资金压力和工作负担,迫使其不愿花费大量精力投入到治理过程当中,策略逐渐趋向宽松监督,间接为体育服务业谋取巨额利益提供契机,不利于提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质效。
一定的物质、精神和经济激励有助于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为分析体育主管部门激励额度变化对不同主体演化博弈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前提下,分别赋以=1,4,8四方博弈主体策略动态演化过程及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激励额度H变化时系统动态演化路径图
由图8可知,随着体育主管部门激励额度的逐渐增大,社区居民选择积极参与治理策略的时间将逐渐缩短,稳定策略选择速度逐渐加快,并最终稳定于1。体育主管部门与体育社会组织选择严格监督与积极参与概率将趋向于0,而体育服务企业因受社区居民有力督促,消极参与治理的概率将逐渐减小。在此情形下,体育主管部门通过多种激励手段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积极性,虽能有效预防体育服务企业越位、失范等行为,培育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增进政民关系,但囿于与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容易产生需求与供给偏差、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提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
体育服务企业是以营利为根本目标,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经济组织,研究发现,其会不失时机地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伺机转变治理策略,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效能提升,既有其价值又有其风险。为此,如何做到既能充分发挥体育服务企业参与治理潜力,又能有效规避或降低其选择消极参与治理的概率,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格局的必然要求。首先,应强化体育服务企业参与治理的配套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明确体育主管部门、体育服务业、体育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的责任边界,督促体育服务企业履行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职责和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应建立与体育服务企业切身利益相适配的奖励机制,以制度化形式,激励体育服务企业将社会职责纳入到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当中,保障体育服务企业在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绩效能够得到科学的评价与反映,促使体育服务企业在市场和社会中得到正向反馈,帮助体育服务企业实现长期价值,将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逐渐视为企业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内生动力,实现体育服务企业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双赢局面。其次,要搭建“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主体协同治理平台,畅通企业参与治理渠道。通过定期召开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工作研讨会、座谈会、和专题讨论会等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和建言献策,共同协商探讨和制定化解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矛盾和冲突的最佳方案,实现体育主管部门、体育服务企业、体育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多方共治格局,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高效运作。
体育主管部门作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实践的主导者,目前更为倾向于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不断扩大供给治理参与主体的职能范围。以减少自身成本投入和工作压力。但探究发现,宽松监督作为体育主管部门一直追求的理想状态,持续采取宽松监督策略实质并不利于提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必须付出一定监督成本才能有效保障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有效运转。为此,体育主管部门,一方面应持续加强统筹引领和科学决策,健全与形成层次分明、管理有序、约束清晰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监督机制,制定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中长期发展规划、效能评价标准等相关制度,不断强化多主体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法治规制。另一方面,应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动态绩效考评,做好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前、中、后三个环节的动态监测,前期做好对体育社会组织承接能力和社区居民接受程度的深入调研,进行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供给社区相关配套体育产品和服务,避免脱离居民实际需求;中期,要加强对社区体育管理人员的动态跟踪管理,时刻监测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治理项目后的资金使用和进度落实状况,谨防内部人员贪腐寻租和暗箱操作等潜在风险发生;后期,要对治理项目完成状况进行动态绩效考评,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对治理质效的评估工作,并借助网络渠道公布评估结果,接受社会各界广泛监督与检查,并以目标考核为靶向,将社区居民满意度与认可度纳入评估报告,作为验收重要依据,不断优化治理绩效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实现从注重数量指标到注重数质并重指标转变,助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提质、增量与增效。
近年来,体育社会组织虽在数量上稳步增长,但在质量上仍存在资金补贴无保障、自主经营困难等问题,难以独立生存和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治理策略选择始终举棋不定。研究发现,政府相关部门表彰奖励和居民信任感等额外奖励收益是影响体育社会组织选择积极参与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实时动态监督则是规避其目标异化必不可少的关键抓手。为此,一方面,体育主管部门应切实根据当前体育社会组织数量、种类和布局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和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协助体育社会组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体育社会组织自身专业能力和自主水平,盘活社区体育资源,促进政民互动。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体育社会组织服务、民主和整合等自我造血功能,实现治理自主化。在服务功能方面,应加强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及运动器材的供应、引导和服务广大社区居民科学健身、提供运动技能培训服务、定期开展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类型社区体育活动;在民主功能方面,应主动征集与反馈社区居民实际体育诉求、体育主管部门决策参与以及对政务信息和体育活动计划的传递与执行;在整合功能方面,应有效协调学校体育场馆、公园广场、文体中心等公共体育场地资源开展社区健身活动、联合多方治理主体有序开展协商合作与交流。进而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准对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体育服务需求。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一直注重培育和发展社区居民自治,作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享受者、监督者和评估者,社区居民由于主体认知不足、习惯依赖政府等弱点,大都缺乏积极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的内在驱动力。研究表明,持续加大对社区居民的有效激励,可以显著调动社区居民参与供给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精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重要作用。据此,体育主管部门应注重引导社区居民发现社区体育价值,充分发挥社区居民民主自治主动性。具体而言,一方面,应不断扩宽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治理的激励方式,可以通过采取诸如:荣誉表彰、有奖问答、物质补贴、积分奖励、友谊津贴和惠赠日用品等方式,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进而提升社区居民风险辨识能力和监督反馈意识。另一方面,应畅通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反馈渠道,鼓励社区居民通过网络论坛、居民议事厅、线上听证会和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等途径,积极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问题的对话交流、协商探讨和合作共治的全过程,主动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和体育服务需要,推进供需精准适配。此外,要提升社区居民主体地位,唤醒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加强其对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服务企业等治理主体或社区体育场馆管理、运动器械维护、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配送等具体治理项目展开全过程监督与评价,可采取线下网格意见箱、投诉电话,线上邮箱反馈和评议论坛等方式,实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全覆盖,强化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和水平,提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治理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