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10-07 10:09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7期
关键词:囊肿肝功能发生率

李 骥

(如皋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南通 226500)

肝囊肿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肝脏良性病变疾病,发病率较高,并且该病具有病情发展缓慢的特点,导致绝大多数患者终身无任何临床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持续增大的囊肿不仅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难度,降低治疗效果。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1]。目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是腹腔镜开窗术,它不仅可以有效清除病灶,防止病情复发,还能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2],但是,术后患者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腹痛、呕吐等等,对预后造成影响。因此,随着我国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完善,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上,它主要是借用超声波的优势,在对患者造成创伤最小的情况下进行囊肿清除,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3]。基于此,本文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囊肿患者进行观察,并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采用随机电脑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腹腔镜开窗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常规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23~58岁,均龄(40.36±2.43)岁;病程1~2年,平均(1.47±0.36)年;囊肿直径2.5~14.5 cm,平均(8.43±1.28)cm;囊肿类型:多发囊肿11例,单发囊肿14例。研究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4~59岁,均龄(41.32±2.47)岁;病程1.0~2.5年,平均(1.75±0.39)年;囊肿直径2.6~15 cm,平均(8.76±1.32)cm;囊肿类型:多发囊肿10例,单发囊肿1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囊肿类型以及囊肿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采用CT以及超声等检查确诊为肝囊肿;②治疗前未接受过任何该疾病的相关治疗;③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④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治疗依从性较好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胆手术史的患者;②临床资料不全患者;③合并其他肝硬化或者是肝脏恶性肿瘤患者;④哺乳期女性;⑤中途主动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接受常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凝血功能、肝功能、水电解质、胃功能以及心电图等等。

常规组实施腹腔镜开窗术治疗,主要采用的仪器为LP100-000型腹腔镜(生产企业:鲁道夫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首先协助患者取平卧体位,然后麻醉医师给予患者全身麻醉,麻醉生效后进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其次,操作医师选择合适部位做主操作孔,主要为患者剑突下5 mm,为其建立CO2气腹,然后操作医师再选择患者囊肿最薄弱的地方进行穿刺,将囊液进行完全吸出后,操作医生再对肝脏进行按压,促使囊肿完全暴露在外后将囊壁进行切除,继续采用电凝将残留的病灶组织进行烧灼;最后,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洗,并留置引流管。

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主要采用的仪器为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以及日本八光18G-20 mm穿刺针;首先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然后再选择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囊肿的位置、大小以及数量等进行观察,确定囊肿的具体情况,麻醉药师再对其性局部麻醉,待到麻醉起效后,采用穿刺活检针进行穿刺干预,操作医生在穿刺时需注意避开患者的大血管以及胆管,然后经过正常肝组织后到达囊肿的包膜,并指导患者进行屏气,再迅速刺入囊肿,刺入囊肿中心或者是中下1/3处适宜,拔除针芯,拔除后将导管以及注射器进行连接,再开始对囊液进行抽吸;其次,在抽吸时观察囊腔的大小,合理调整穿刺角度以及深度,而对于需要进行硬化治疗的患者,操作医生应在患者囊液剩余1/4时停止抽吸,然后再将抽出囊液量1/2的聚桂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330,生产企业: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注入干预,干预时间到达5 min后抽出,然后再次注入聚桂醇注射液,注入剂量≤30 mL;最后,嘱咐患者屏气,将穿刺针进行拔出后,给予常规止血以及包扎。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适当补充高蛋白等食物的摄入,禁止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适当展开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促使病情快速康复。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总胆红素水平(TBIL),主要在患者术后7 d采集4 mL空腹静脉血,然后以300 r/min的速度离心后取血清,最后进行检查。②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因子包括发热、腹疼以及呕吐,总发生率=(发热+腹疼+呕吐)例数/本组总例数×100%。③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囊肿已经完全消失;有效:复查发现囊肿已经缩小;无效:复查发现囊肿无任何改变甚至出现扩大现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④统计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主要采用SF-S6评量表进行评价,评估指标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以及行为功能,每个指标各5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比较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7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4.06±3.68)U/L、(14.49±3.09)μmol/L,数据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ALT/(U·L-1) TBIL/(μmol·L-1)术前 术后7天 术前 术后7天研究组(n=25) 30.26±3.67 34.06±3.68 12.63±2.36 14.49±3.09常规组(n=25) 30.42±3.71 38.34±2.59 12.68±2.42 18.67±3.18 t 0.153 4.755 0.074 4.714 P 0.879 0.000 0.941 0.00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研究组发热(4.00%)、腹痛(0.00%)以及呕吐(8.00%)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4.00%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6.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分析

研究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以及行为功能评分分别为(42.13±1.26)分、(43.08±1.34)分、(41.78±1.36)分、(44.12±1.08)分,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s,分)

表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s,分)

组别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情感功能 行为功能研究组(n=25) 42.13±1.26 43.08±1.34 41.78±1.36 44.12±1.08常规组(n=25) 34.67±1.13 35.47±1.23 32.52±1.24 33.72±1.02 t 22.039 20.919 25.157 35.004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肝囊肿发病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4]。患者致病后,极易对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肾功能造成严重压迫,且如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随着肿瘤的增长压迫感也会加剧,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5]。

目前,肝囊肿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是,鉴于囊肿的大小不同,因此,应重视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6]。腹腔镜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上,它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以及瘢痕小等优势,是临床常用治疗肝囊肿疾病的方法[7]。其中,腹腔镜开窗术不仅能彻底清除囊液以及囊壁,从而使囊腔能够充分暴露,而且还能在一定情况下防止术后患者囊壁愈合不全等现象的发生。但是,腹腔镜开窗术需要对患者建立人工CO2气腹,极易导致患者机体腹肌内的压力增加,从而对门静脉以及肝静脉造成压迫,进而导致患者肝脏静脉血液回流受到严重影响,最终造成肝功能损伤,影响治疗效果;并且,人工气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的血管收缩,从而进一步对患者肝脏血液流动造成影响,最终导致在手术完毕后排气时对肝脏造成再次损伤[8];除此之外,电凝烧灼虽然有助于抑制囊肿复发,但极易对囊肿周围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增高患者术后发生腹痛、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大患者的痛苦,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研究专家指出,对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9]。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具有安全性高、微创、操作快捷以及简便等优势[10],已被广泛应用临床上,它主要是通过超声引导对患者病灶位置、大小等进行确定,然后选择穿刺囊肿的最佳路线,有利于对囊液的抽吸以及引流;并且在治疗期间通过穿刺针将注射药物的药效直到病灶,能够快速使囊肿缩小直到消失,有助于减小对患者的损伤,保障手术的安全性,改善预后[11]。在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经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后,其肝功能指标明显得到改善,数据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且,研究组治疗后发生腹痛、发热以及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最后,研究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见,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术比腹腔镜开窗术更加具有安全性,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显著作用[12]。

综上所述,肝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后,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猜你喜欢
囊肿肝功能发生率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体检发现肝囊肿该怎么办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肝囊肿要不要治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