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静雯,骆玉辉,张远鸿,滕录霞,黄祥辉,冯均良,刘鹏飞
(鹤山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广东 江门 529700)
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以及饮食结构中肉类以及蛋白等食物的比重与日俱增,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1-2]。由于直肠癌发病早期具有极强的隐匿性,绝大多数患者往往无典型症状,一经确诊便已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预后不良。且有不少研究学者发现[3-4],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部复发均是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诊断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显得尤为重要,对改善患者预后以及降低复发率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另有研究报道显示[5],术前准确评估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提供指导作用,进一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临床分期以及术后复发、转移所带来的风险。病理检查是目前国内外所公认的判断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唯一金标准。然而,该检查方式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且对患者的耐受性要求较高,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具有视野范围大、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可实现对软组织的有效鉴别,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直肠癌的诊断中[6],但关于该检查手段应用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研究鲜见报道。鉴于此,本文研究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高分辨率盆腔MRI的应用及优势,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支持,现报道如下。
选取鹤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46~87岁,平均(51.25±4.17)岁;淋巴结转移67例,无淋巴结转移33例;患者受教育年限6~16年,平均(9.42±1.26)年;体质量指数18~31 kg/m2,平均(22.17±1.57)kg/m2;Dukes分期:A期22例,B期47例,C期18例,D期13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所有受试者均符合《NCCN结直肠癌诊治指南》[7]中所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③入组前尚未接受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④患者年龄>18周岁;⑤临床病历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伴有全身系统性重大疾病者;③MRI检查图像较为模糊,无法完成诊断者;④因故无法完成相关检查/研究者。
所有受试者于检查前均进行禁食12 h以及禁水6 h的处理,且在检查前确认患者未接受观察,无需朝肠内注入对比剂以及经静脉/肌肉注射肠道解痉药。协助受试者取仰卧体位,选用16排盆腔线圈,扫描序列包括冠状位、矢状位、T1WI以及T2WI。检查仪器即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冠状位和轴位T2WI图像均为垂直与平行于矢状位下的病灶最长径。冠状位相关扫描参数如下:TR 4 030 ms,TE 129 ms,FOV 250 mm×250 mm,矩 阵384×307,NEX=3。矢状位相关扫描参数如下:TR 4 000 ms,TE 99 ms,FOV 220 mm×220 mm,矩阵384×326,NEX=3。T1WI相关扫描参数如下:TR 722 ms,TE 11 ms,FOV 220 mm×220 mm,矩阵320×224,NEX=3。T2WI相关扫描参数如下:TR 4 550 ms,TE 99 ms,FOV 250 mm×250 mm,矩阵384×326,NEX=3。均选择3 mm层厚实现对上述序列轴位T2WI病灶的匹配。
图像分析:受试者的MRI阅片工作由医院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通过双盲法实现。在两者诊断结果出现分歧时,通过协商最终获得统一意见。
分析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直肠癌患者的MRI表现特征以及相关参数水平的差异;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率盆腔MRI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淋巴结转移组MRI表现为静脉包绕征、浆膜面浸润以及直肠周围脂肪混杂信号征人数占比分别为67.16%、83.58%、70.15%,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30.33%、9.0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MRI表现对比[n(%)]
淋巴结转移组ADC值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而长径、短径均显著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ADC值、长径及短径对比(±s)
表2 两组ADC值、长径及短径对比(±s)
组别 例数 ADC值(·10-3 mm2·s-1) 长径/mm 短径/mm淋巴结转移组 67 0.74±0.14 9.37±1.25 7.61±2.31无淋巴结转移组33 0.99±0.23 6.24±1.66 4.32±1.29 t 6.734 10.489 7.606 P<0.05 <0.05 <0.05
淋巴结转移组Ktrans、Kep值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而Ve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Ktrans、Ve及Kep值对比(±s)
表3 两组Ktrans、Ve及Kep值对比(±s)
组别 例数 Ktrans/min Ve值 Kep/min淋巴结转移组 67 0.76±0.03 0.43±0.04 0.48±0.06无淋巴结转移组 33 1.03±0.12 0.20±0.03 0.70±0.12 t 17.426 29.204 12.254 P<0.05 <0.05 <0.05
高分辨率盆腔MRI共检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68例,其中1例漏检,2例误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高分辨率盆腔MRI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8.51%(66/67)、93.94%(31/33)、97.00%(97/100),见表4。
表4 高分辨率盆腔MRI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结果 单位:例
直肠癌属于大肠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迄今为止关于其具体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目前普遍认为可能和遗传因素、环境、生活方式以及肠道病变等一系列因素有关[8-10]。外科手术是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亦是唯一可根治直肠癌的治疗手段,然而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预后不良,患者存活率较低,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原因。另有研究学者发现[11-13],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外科手术风险相对较高,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甚至仅需局部切除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由此可见,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进行准确评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MRI因具备无放射损伤以及多方位成像等特点,目前已成为直肠癌的有效诊断手段,且在淋巴结性质、部位以及和周围组织关系中,MRI具有其他影像学手段无法企及的优势。随着近年来MRI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完善,不同序列MRI扫描层出不穷,其中高分辨率盆腔MRI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为医生提供高质量图像,继而有助于其对疾病的诊断[14-16]。
本文结果发现,淋巴结转移组MRI表现为静脉包绕征、浆膜面浸润以及直肠周围脂肪混杂信号征的人数占比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这在张文等[17]的研究报道中得以佐证,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静脉包绕征、浆膜面浸润以及直肠周围脂肪混杂信号征表现人数均明显多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然而,上述研究发现转移组患者直肠周围脂肪混杂信号征人数占比为82.46%,和本文结果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该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和样本量以及纳入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不同有关。因此,为了获取更为准确、可靠的数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尽量增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对照试验。此外,淋巴结转移组ADC值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而长径、短径均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此同时,淋巴结转移组Ktrans值、Kep值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而Ve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考虑原因,ADC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组织中细胞水分子扩散能力,且和扩散速度呈正相关,而恶性淋巴结内部发生液化坏死或(和)囊变时,会导致局部水分子自由运动,继而影响ADC值。在MRI扫描淋巴结过程中,Ktrans值可直接反映对比剂于血管进入细胞外血管外间隙的速率,而对比剂占不同体素的百分比主要是通过Ve反映,对比剂于EES反流回血管速度则可通过Ve反映[18-19]。另外,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高分辨率盆腔MRI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8.51%、93.94%、97.00%。这充分说明了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高分辨率盆腔MRI的应用价值较高。分析原因,高分辨率MRI具有视野较小薄层的优势,且和肠管走形平行或垂直,不但具备常规MRI的多方位成像以及高组织分辨率优势,同时具备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可实现对盆腔器官、结直肠壁以及结直肠系膜侵犯的观察,清晰显示结直肠壁细微结构,继而提高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高分辨率盆腔MRI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较高,具有无创、重复性好以及分辨率高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