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课程:“欢乐农场主”社会服务课程研发与实施

2022-10-07 09:50胡继雯
文教资料 2022年16期
关键词:跨学科评价活动

胡继雯

(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江苏 无锡 214111)

一、课程说明

数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科,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受到各界高度重视。在2022 版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浪潮,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的应用拓宽了数学课程新的发展界限,给小学数学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另外,“双减”背景下的教育强调减负增质,这种增质指向学生的综合发展,就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要体现对学生知识技能、身心素质的促进作用,以及与劳动、实践、社会服务等校外素质拓展的融合。

在这样的方向引领下,数学课堂教学要跟上时代变化的节奏。因此,其立足“数学+”跨学科主题探究学习理念,结合学校的个性化课程,选择了“欢乐农场主”为核心的综合性主题。也就是在数学教学中紧扣“立德树人”培养目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和问题出发,立足于课堂实践,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数学、科学、劳动与技术、美术、综合实践等多学科融合,供给精品课堂,拓展学生课后服务课程,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学生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立足于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以“品格提升”为核心的敏毅文化思想,借助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中“动力农场”实践活动的开展,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激发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客户需求经历完整的推销、签约、种植、成果展现过程,将学习内容进行综合,实现课后服务活动层次多元化,创生学习新模式和教研新模式,使得学校的课堂教学向四面八方展开,课程内容向外辐射延展。

三、课程目标

(1)聚焦“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将欢乐农场的销售、种植、设计、包装等融入数学课程,以服务体验为主要方式,帮助学生获得课后生活中积极的情感价值。

(2)建构以“欢乐农场主”为核心的跨学科主题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种植知识,把握供求关系,掌握生活技能,促进兴趣培养。

(3)通过市场调研、资金预算、种植蔬菜、创意包装等活动,学生可以感知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化诚信、责任、担当与奉献的优秀品质。

四、课程内容及实施

(一)课程内容

“欢乐农场主”是学校利用自身环境与资源,为四年级学生提供“动力农场”,借助学校课后服务时间,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种植活动,联动社区群众,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社区需求,并让学生了解市场调研、预售订单、资金预算、签订合约、种植蔬菜、产品包装和交付汇报等过程,让学生有和真实世界对话、反思的机会,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室内教学和户外研学,培育其善于思辨、合作钻研的科学精神,实现跨学科教学的综合育人价值。

在对课程内容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学科核心知识及其承载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将内容承载的核心素养具体化,整个实践过程背后涉及的核心知识与相关教材内容包括科学、数学和劳动三门学科。其中科学涉及多姿多彩的植物,研究土壤,认识空气,植物与环境,植物的一生,土壤与生命,用根、茎、叶繁殖等单元核心知识点;数学涉及认识图形、元、角、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千克和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以及整数、分数、小数相应的四则混合运算等单元核心知识点;劳动涉及农业生产劳动和包装礼品盒等单元核心知识点(见表1)。

表1 “欢乐农场主”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内容

(二)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准确地找出学科联结点,巧妙地将其融入活动设计,在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任务中,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习惯。学生学习活动的发生、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学生社会生活经历的积累促进其知识、阅历、能力以及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经历尝试、探索事物的过程,让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究者。同时,教师基于真实情境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教学,注重让学生自己体验摸索,推进问题解决的完整感受,促进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促使学生个体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

根据学校“动力农场”这一课后服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种植活动。随着各种蔬菜、瓜果等大丰收,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将动力农场种植的蔬菜销售出去?这一问题成为学生关注的重点所在。如此立足于真实情境产生的、迫切待于解决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这一类研究问题贴合学生目前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与实际能力,更容易吸引学生主动尝试,参与学习,合作探究,发挥创造性。课程实施围绕“欢乐农场主”的真实情境,根据实际销售活动设计了7 个课程主题,各个主题之间是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以及网络资源的力量,继续分解、细化感兴趣的课程主题,分工合作完成。

教师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的真实心理,引出具有挑战性的、基于真实生活的跨学科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是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共同解决的现实问题。学生通过经历完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进行成果展示评价及反思,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素养。

1. 课程主题一:市场调研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依照分组进行种植产品的分析与选择,在了解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以及需求分析能力。其次,在给学生观看种植视频讲解时,向学生详细介绍整个课程的内容以及后续的任务设置,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整体框架,为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考虑和安排(见表2)。

表2 “市场调研”学习活动

2. 课程主题二:预售订单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需求,体验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广告推销的常用策略,引导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去进行市场调研,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此外,学生在市场询价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积累社会经验,有利于其口头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见表3)。

表3 “预售订单”学习活动

3. 课程主题三:资金预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时间统筹,对接下来的任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也可以根据种植所需的材料进行启动资金的计算,向学校进行申报。此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相关的知识进行资金预算,例如采用图、表等形式来记录数据,在此过程中感悟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的实用性(见表4)。

表4 “资金预算”学习活动

4. 课程主题四:签订合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客户需求来订制蔬菜产品,并以合适的价格与买家签订购买合同,充分体验出售订单的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以及感悟父母赚钱不易,建立良好的金钱观念。另外,公益订单的开展体现了学生有爱心、懂奉献的优秀品格(见表5)。

表5 “签订合约”学习活动

5. 课程主题五:种植蔬菜

设计意图:在正式的种植活动中,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见证蔬菜的成长,共同完成“疏松土壤、培育壮苗、浇水灌溉”等系列任务,这既能加深亲子间的亲密关系,加强学校与家庭间的联系,也可以让学生感悟种植的苦与乐,珍惜来之不惜的粮食与美味(见表6)。

表6 “种植蔬菜”学习活动

6. 课程主题六:产品包装

设计意图:好的产品不仅要质量过硬,还要在包装上花心思,给顾客留下好印象,争取长期合作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蔬菜的包装进行创意设计,体悟美学的渗透价值(见表7)。

表7 “产品包装”学习活动

7. 课程主题七:交付汇报

设计意图:最后的展示汇报是学生成果的展示活动,集中呈现学生的创意作品,以创意成果回答最开始提出的现实问题:如何将动力农场种植的蔬菜销售出去?这对于学生而言也是最具有成就感的任务阶段。学生一路历经挑战,最终将产品如期交付,感受到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切实地落实到社会服务中,获取经历过后沉淀下的内在品质(见表8)。

表8 “交付汇报”学习活动

五、课程评价

(一)多元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具有综合性,其关注、涉及的维度较多,因此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应多元考虑。首先,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学生不再是仅依靠教师的评价,更要关注自身以及同伴的评价,还可以通过自评、他评、小组互评等方式,进一步增进自我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其次,评价内容是多元的。不仅仅是对成果汇报展示的评价,还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产品设计的创造性、批判辩证性的思维等要素,让每个学生的个人特色都能够被看见。最后,评价方法是多元的。依据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在评价时要结合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从而保证评价的客观、真实、公正。

“欢乐农场主”的主题学习,将数学、科学、劳动、综合实践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转变了学习的模式。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转变成主动学习者。学生自评的原则就是关注获得感,重视团队协作,将个人具体的表现放在团队表现中进行评价,重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育团队合作共赢的课堂文化。表9 即“欢乐农场主”跨学科主题学习自评以及小组互评表。

表9 “欢乐农场主”跨学科主题学习自评及小组互评表

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教师、学生、小组成员等主体的评价,我们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买家代表和家长代表对整个课程实施活动和整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主体对他们成果的点评,同时也能根据建议进行修改,这对学生之后的成果展示有很大的激励效果。

(二)过程评价,促进持续发展

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反馈及引导作用:一方面是反馈学生在前一阶段的收获与缺失;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在后一阶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不足,促进持续发展。

对于小组合作的过程评价,注重从沟通协商、讨论交流、资源共享、活动参与等维度,及时总结任务的得与失,积极调整,带动成员间的合作共赢。

对于学生个体的过程评价,可以通过创建成长档案袋的形式进行记录,把握学生阶段性的成长轨迹,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发展特色,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大展身手,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跨学科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活动随手拍”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