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挑战及其可行路径

2022-10-06 00:03陈六一
江西教育 2022年34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新课标数学

■ 陈六一 姚 瑶

“综合与实践”“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组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其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赋予“综合与实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通过与以往版本课程标准(大纲)的变与不变的梳理、教育价值诉求的辨析,以及对课堂实践的反思,试图找寻一条实现“新课标”目标要求的切实路径。

一、“新课标”较于其他标准的主要变化及教育主旨

第一次将“实践”与“综合”两个词语并列在一起的是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其要义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2011 年课标”)则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而自1950 年颁布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到2000 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历经50年7次课程改革9个大纲,都未将“综合与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但在教学要求中有“综合”“实践”类似的描述,且主要以应用题的方式出现(见表1)。

表1 1950年至2000年大纲“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表述

由此可见,我国虽然一直重视“综合与实践”,但“综合与实践”没有成为数学术语,只是在数与形的教学之后,以应用题的形式将所学联系起来,并在实际中加以拓展运用。到第八次课程改革时,才将其专门列为一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由此带来的第二个显著变化是,“新课标”中“综合与实践”有了更翔实的内容,实例由“2011 年课标”的8 个增加到17 个(见表2)。概括来说就是将“2011年课标”“课标实验稿”中原本属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领域中除长度以外其他人为规定的量,移至“综合与实践”领域,且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较前两个标准,基于“新课标”的“综合与实践”还需要多学时的持续性学习,而不像以往的一个课时的散点式点缀。

表2 2001年至2022年“综合与实践”课程标准内容结构

显然,基于“新课标”的“综合与实践”无论是教的方式,还是学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叩问其教育主旨,却是一脉相承的。通过表1可以窥见这50 年里,应用题教学不断突破学科界限,试图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其他学科问题,让学生在思维提升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创造力。而“新课标”正是基于这些愿景,再赋予数学育人的内涵。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让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活动,发展模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可能的教学挑战

“新课标”要求“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活动,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对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欧雷姆等人认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不拘于一个学科来运作广泛主题探究的模式。”李祖祥认为“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建构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多个学科的主题探索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跨学科学习”和“主题学习”有着相同的教育意蕴。但现实是教师习惯于只有数学的学科教学,为此必然带来至少以下几个挑战。

1.教的不确定性。“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解决的是现实世界问题。因为是现实问题,就不会直接给明数据,也没有影响问题解决的数量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与规律,从而形成方案。因为条件、关系的不明朗,学生在寻找问题要素的过程中,就会“自说自话”,教学也就充满着不确定性,这极大地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机智。

2.去数学的误解。一提到跨学科,很多教师想到的是一边增加主题中其他学科内容,一边减少数学知识的参与程度。其实,数学是跨学科的基础,丧失数学味的主题就会让“四基”没有着力点,没有“四基”,学生很难形成结构化的数学思维,更难使现实问题数学化。

3.过程与结果的平衡。平常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开放的,但结果一般是唯一的;其结果的唯一,也保证了思想开放是有导向的。但主题学习,不仅过程是开放的,学习结果也是开放的,有的是“图画”,有的是“论文”,有的是“报告”,这就需要“图画”“论文”“报告”等学习结果要体现数学模型,不能让“图画”成为山水画,让“论文”变成小说。

三、可行的教学路径

1.联结学科内部。既然数学是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及其关系,那么数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关系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关系,发现看上去不同的内容,却因为数学本质而产生了关联。关联的基础性越强、关联的范围越广泛,就意味着知识得以压缩。压缩后的知识面对新问题时,启动解压后就具有举一反三的效能。

例如“欢乐购物街”的教学,其主题是通过购物活动,在进行定价、付钱和找钱中,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要让学生理解现实世界的“物”,可以用“量”来描述其属性,如一维的长短,可以用几厘米、几米描述,二维的大小可以用几平方厘米、几平方米描述,质量维度可以用几克、几千克描述,“物”的价值则一样可以度量,就是几元、几角。这样,通过数学思维的定量就将难以言说的“物”表达了出来,而且今后的学习,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度量“物”的大小、多少。同时,在用量来描述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抽象为数,为了数出数,自然想到统一标准,以小量大,两个量间存在倍数关系,最好进率是10,因为整数计数是十进制的。当然,其他进率均有存在的理由,但其原理又与十进制相同。

2.“四基”深度卷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实践的根本,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方法是综合的抓手。

例如,在“苏州穹窿山平面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些活动:第一,了解穹窿山山名的来历,查找与穹窿山有关的历史典故、主要景点,以自传的形式汇报;第二,视频欣赏,为穹窿山设计宣传语;第三,绘制平面图,与景区导览图对比,给景区提出个性化的导览图设计建议;第四,分享作品,介绍设计过程的得失。四次活动中的第一、第二两项,未涉及数学,但激发了学生设计的热情,产生了一股用数学表达美的冲动。但是情绪需要付出理性思考的代价,将实际景物缩小到图上,如何构建比例尺?形状不规则,如何测量?实际景点的方位,如何把空间中的景物关系抽象为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让学生更加明晰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性作用,数学的应用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融合超越现实。从数学现实出发,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理解中,学生发现自己还可以突破认知局限,看见更智慧、更有灵性的自己。

例如,在“度量衡故事”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查阅有关度量衡的资料,了解度量衡的历史与发展,知道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故事,古代计量单位和现代计量单位的差别;其次,指导学生查阅工具书,学习与度量衡有关的成语,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半斤八两”等,将这些计量单位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接着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集中展览。最后,关联计量单位进率与十进制计数法。很多学生以为语文和数学之间很难产生交集,比如学生记住了“半斤八两”指的是彼此水平相当的意思,但他们不知道其实古时半斤等于八两,正因为在数学上半斤等于八两,“半斤八两”才会有文学上势均力敌的解释。而在现代,一斤是10两,那半斤则是5两,由此让学生在10 进制与16 进制之间转化,正是文学性与理性两种思维方式,让学生冲破了自己认知的藩篱,从而用不同的进制体验不同的生活。进一步体会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意义所在,甚至想到人们不断精确1米到底有多长,唯有抛弃实际的器物,用数学的形式化定义才能精准表达。而这也是数学求真的精神所在,也是学习综合与实践的育人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一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就在数与形的刻画中,可度量,可直观感受。不过,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综合与实践的过程。换句话说,正是综合与实践,让数学发现成为可能,让数学创造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新课标数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