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2022-10-03 08:40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 2022年30期
关键词:伽马射线浙江大学世界

◎本刊综合

1964年10月16日下午,辽阔的戈壁滩上升起无比壮观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震监测仪都测到了震波,且断定震源在中国西北部。这比外国科学家预计的时间早了5年,世界物理学界都想到了一个人——王淦昌。

王淦昌,1907年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现常熟市),4岁时父亲去世,13岁时母亲去世,年幼的他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即使生活条件艰苦,王淦昌也没有放弃读书,在外婆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他从农村私塾考到了清华大学。

图1 年轻时的王淦昌(图/浙江大学官网)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作为清华大学的第一届本科生,王淦昌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去德国柏林大学攻读研究生。他在柏林大学的老师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迈特纳。

王淦昌到柏林那年,物理学家瓦尔特·博特做了一个实验:用α粒子轰击铍的原子核,产生了一种穿透性很强的射线,并认为这种射线是伽马射线。这个重大发现迅速引起了物理学界的重视,包括居里夫人在内的众多科学家都展开了研究。

但思维敏锐的王淦昌察觉到不对劲,他认为,伽马射线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量,背后或许另有“玄机”。于是,王淦昌向导师申请,希望复核这个实验,或许有新的收获。

迈特纳听了王淦昌的请求后,笑着对他说:“居里(夫人)他们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这就是伽马射线,不用再做了!”尽管王淦昌再三提出质疑,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老师的同意,他只好放弃复核实验的想法。

两年后,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在瓦尔特·博特实验的基础上,发现了震惊世界的新粒子——中子,并凭此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使用的方法正是王淦昌曾想尝试的云室实验法。

王淦昌就这样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这也让他明白,科学研究只有真理,没有绝对权威。

图2 王淦昌在远赴德国求学的渡轮上 (图/《中国青年报》)

立志科技报国

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后,27岁的王淦昌毅然选择回国。国外的同学很不理解他的做法,王淦昌坚定地对他们说:“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的祖国正遭受苦难,我要回到我的祖国去,为她服务!”

回国后,王淦昌先后在东北大学、浙江大学任教。1937年,浙江大学在战火纷飞中西迁。作为当时浙江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他一边同浙大师生宣传抗日,一边动员民众募捐,还把自己的工资和妻子的陪嫁首饰都贡献出来。

兵荒马乱中,王淦昌一家人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做实验的场所和器材了。但他依然认真备课、讲课并关注世界物理研究最新动态,经常撰写论文、发表成果,在微子领域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就。同时,他还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这些人多年以后对中国核科技事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程开甲、钱人员、吕敏……

隐姓埋名十七载

图3 1980年,王淦昌在原子能研究所作报告 (图/新华网)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刘杰和时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找到王淦昌,向他传达了中央要求自力更生发展核武器的指示和周恩来总理的口信。

刘杰恳切地说:“王教授,我们想请您参与和领导原子弹研制工作。这件事情要绝对保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一旦投身其间,恐怕就要告别您目前从事的基本粒子研究工作,您意见如何?”

一阵沉思过后,王淦昌坚定地说:“我愿以身许国!”

3天后,王淦昌就到了茫茫戈壁上的试验现场。从此,在世界物理学界鼎鼎大名的王淦昌仿佛消失了。

王淦昌的名字变成了“王京”,通信地址变成了信箱代号;他放弃了功成名就的基本粒子研究,转向不熟悉但国家迫切需要的核应用研究;从此再未公开发表过一篇论文,再未参加过国际学术交流;……

直到1978年,年逾古稀的王淦昌才再次公开使用他的真实姓名。大家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研究原子弹的老人——王京,就是“消失了17年”的王淦昌。

猜你喜欢
伽马射线浙江大学世界
我国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
第四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Perspective of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伽马射线波段的地球与天空
大学生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