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云 ,刘 畅 ,张书玮
(1.河北农业大学 园林与旅游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2.河北农业大学 现代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事实表明,乡村旅游在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速城乡要素流动、改善农民生计和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和基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优质人才资源外流、人才结构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问题。2021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9.84亿,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5.2%;全国乡村旅游总收入3 898亿元,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1%”[1]。与旺盛的乡村旅游需求相比,乡村文旅产业人才建设明显滞后,人才供给成为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当前亟需应对行业需求态势、推动产品扩容、创新业态融合、驱动产业转型,填补乡村人才匮乏的短板,为乡村人才振兴探索实验方案和有效发展路径。
人才培养,国之大计。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阐明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2]。大学生是未来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力量。高校应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水平人才作为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3]。社会各界力量也应积极参与高质量人才培养事业,为乡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文旅产业高水平人才是指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为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创建新格局的旅游全产业链创新引领者、全域旅游的践行者和乡村“微度假”的推动者。其包括三个维度:一是战略分析、危机管理及景区操盘手等创新治理人才;二是村庄规划师、特色景观设计师及文创设计等专项技术人才;三是旅游定制师、营销策划师、文旅IP设计师等创意服务人才。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水平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德才兼备。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4]。德是立身之本,才是安身之基,人才培养是立德和育才同步同行的过程,其中品德是根本。高水平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还应志存高远,视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素养,将个人理想与社会进步和乡村振兴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文旅产业转型增值和乡村社会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第二,“三创”能力突出。“三创”能力是文旅产业进步的灵魂[5],包括创新、创意和创造。高水平的文旅人才能创新产品、创意营销,引发共情。“三创”人才要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满足共同富裕基本目标,不断寻求文旅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业态创新,让文旅产业迸发新活力、释放新动能,加快乡村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第三,具备前瞻性思维。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文旅产业高水平人才要有敏锐洞察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和前瞻性判断力,能够从乡村多元化的经济形态中抽丝剥茧、见微知著,开发供需适配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助力乡村文旅产业高水平发展。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人才大量流失,高水平人才紧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断点和乡村振兴的痛点。
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得益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乡村公路建设和私家车数量快速增长等因素,乡村旅游进入蓬勃发展期。与强劲发展态势相比,乡村文旅产业经营主体力量整体薄弱,以留守村民为主,年龄多在50岁以上,受教育程度较低,平时务农、打零工,旅游旺季从事旅游接待。通过在太行山区易县、阜平、涞源和平山等地走访发现,由于缺乏人手与资金,当地旅游接待多以农家乐为主,停留在分散的个体经营和小规模经营层面上,难以上档次、上规模,更不能适应日益流行的订制化、小众化和品质化旅游需求。多数主体缺乏服务业从业经历,经常适得其反盲目迎合城市时尚而摒弃乡土本色,无法为游客提供和创造独特的乡村记忆点,城乡之间难以形成深度链接和有效融合。
乡村旅游连接城乡、涉及“三农”(农业、农村、农民)、融合“四生”(生产、生活、生态和生命),需要各领域的专业人才支撑。就全国范围来看,乡村规划、策划开发、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专家寥寥无几,战略性、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更为紧缺,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导致旅游定位不准、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和供需错配,文旅产业偏离了高质量发展轨道。乡村规划要么不接地气、无法落地,要么盲目模仿、千村一面,缺乏特色。
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比较墨守成规、缺乏创新。食宿、采摘等传统接待服务并不能吸引更多游客,旅游收入十分有限。由于缺乏协作意识,产业融合度低,链条式发展不够完善,阻碍了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旅游产业专业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也低,缺乏精品或标杆项目,无法形成品牌效应。个别经营者为开发旅游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为抢夺客源开展低价恶性竞争,违背了市场规则和乡村公序良俗,加大了乡村治理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当前应着力推进高水平人才建设,畅通技术、管理、智力下乡通道,吸引社会精英下乡帮扶,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培育新型旅游经营主体,造就更多懂旅游、爱乡村、擅运营、会管理的高端人才,为旅游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自开设旅游相关专业以来,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旅游人才,至今活跃于行政、科研、教育和企业等多条战线,为旅游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时代发展、国家战略调整和居民需求的升级,现有高校教学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文旅产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培养高水平文旅产业人才、加强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文旅产业面临着空间场域的转换和多元产品的迭代,未来的大众旅游是消费升级、个性张扬的品质旅游,是数字驱动、场景创造的智慧旅游,是科技创新支撑的现代旅游。培养高水平文旅人才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职业素养为核心,以科学精神为前提,“陶冶其为人”,使其“天赋之诸能力调和发达”[6],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品性,还要有真知灼见、创新意识、创意才华和持续创造能力,能够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和积极作为。
乡村文旅产业综合性强,涵盖人文地理、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乡村规划等多种学科,涉及金融、碳汇、区块链等领域创新,加之社会需求、业态产品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如何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如何向乡村输送所需人才,对于高校都是巨大的挑战。高校应统筹资源利用,推进教育改革,重塑教学形态,构建基于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方案(见图1),实现知识与能力、博学与精专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图1 文旅产业高水平人才培养方案
1.要素整合
高校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三全育人”为根本理念,发挥资源优势,深挖育人元素,构筑统一、高效的育人平台。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根据校内要素类别和场域空间设置教学内容、实验活动、实习方案、赛事活动、科研项目、调研任务和技能训练等,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优质的学习体验服务,通过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实现全方位教学。充分挖掘教师团队、科研专家、学者、校友等资源,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培植涵养“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激励环境,释放正向激励的内生动力[7],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完善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机制,落实学生在实践、实习、科研和创业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人员支持和经费保障,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过程服务。
2.知识重组
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双向需求,高校要突破学科壁垒、院系边界和专业限制,引入交叉与融合课程、前沿与新兴课程,兼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根据学生目标需求配备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学力量进行跨专业、多学科、交互式培养,为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多元化选择支持。强化政治站位,构筑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人文哲社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党史学习、红色故事和革命传统的精神引领作用、行为激励功能和模范示范效应,积极发掘各学科各专业的思政元素和思政功能[8],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9],促进两者同向同行和协调发展,让学生牢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初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专业授课中可以引入流行业态,比如露营和研学,把历史文化和体验性、互动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既凸显正能量,为红色旅游增添新活力,还能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为其开辟就业创业渠道。
科学研究是获取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最重要的实践活动[10],也是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强化科研育人,以项目驱动为引擎,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引导学生参与文旅赛事、乡村调研、旅游策划以及项目开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将论文写到乡村大地上,把科研成果体现到产品中[11],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育科研探索精神。科研团队要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激发学生创意灵感、探索新思路,提升创新及科研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高校要引导学生掌握大数据、AI、VR、AR等信息技术,将旅游专业教育与创新能力有机融合,数字赋能,科技加码,创新旅游产业链。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方式,培养“软件+服务”的全生态系统层面的数媒人才,积极探索开发云端旅游产品,增加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和无接触服务,为消费者营造健康、安全、放心的消费场景,创新产品供应链和价值链,以产品智造、服务创新和数字管理实现旅游产品复购和消费增量。
3.价值重构
高水平人才培养方案以国家战略、社会需求、行业发展、职业要求为依据,以学生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提升为准绳,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术资源,发挥多学科师资力量的“集团军效应”,构建完整丰富的多学科知识链体系。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进行课堂教学,传递先进文化价值理念,让学生在开放、包容、共享、合作中迸发创意灵感,释放创新潜能。依托丰富的赛事活动和多样化的旅游创业项目,为学生搭建从入学到毕业、从校内到校外、从学业到职业的成长平台,训练学生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数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构筑严谨、科学的思维链,为服务国家建设和文旅产业提供持续而稳定的智力支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城市的资本、技术纷纷下沉到乡村,众多企业试水乡村广阔市场,聚焦生态治理、康养度假、露营休闲、非遗传习、智慧农场等前沿领域,乡村文旅产业亟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是一个反复打磨、持续精进的过程,除接受常规教育外,个体应将所学所思所悟所获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服务于国计民生,在实践中反复锤炼、精进技能,再应用于实践,为社会贡献力量、创造价值。这期间仅凭一方之力无法完成人才培养艰巨任务,需要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多层次互动交流、多维度协同合作的育人共同体,资源共享、要素共用,互通互融,共同培养育新机、开新局、堪当时代重任的人才。文旅产业活跃度高、关联面广,对人才的专业胜任力、核心通用力、技术应用力和自身素质要求较高,需要高校、企业、社会和个体共同发力、协同育人(如图2),确保人才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知行合一。
图2 文旅产业四阶育人共同体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高校要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打造多学科背景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师资队伍,完善教育管理,要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12]为指引,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适应文旅产业需求强化实践育人,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视频教学、田间地头流动教学等形式创新教学手段、丰富学习载体,引导学生探究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制,廓清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努力成为精于理论、专于实践、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特点和差异化需求,立足学生关心的、需要的、追求的,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实施靶向教学,在文创开发、景区运营、数字智造、冰雪旅游、营地建设等关键领域加强优质人才队伍的培养。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心、创造力,高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赛事项目,一方面开阔新视野、拓宽新思路、发明新成果,另一方面涵养创新精神[13]、锻造创业能力。同时在资源配置、科研指导、人员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构建长效服务机制,加快学生知识成果的转化与落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资源。培育人才既是企业自身发展之需,也是履行社会责任之义。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高端优质人才的持续引入。为确保人才供需的适配性,文旅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和广阔舞台,提升人才密度。采取订单式培养、企业制学院模式,让员工到田间地头、古建民居、酒店景区实战演练,盘活沉睡资源,用好增量资源,把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培养员工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企业充分发挥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和孵化器角色,实施各类“人才计划”方案,吸引大学生创业就业,为学生提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高端平台和有效载体,实现由“创意”到“创利”的转变,促进企业新业务孵化和新项目培育;鼓励学生将成果应用于乡村建设、产业转型、品牌提升、生态保护和生计改善等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浸润式、体验式教育方式,是个体认知社会、塑造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只有直面群众、直面现实,近距离了解社会痛点、难点、堵点和盲点,才能对乡情民意和国情社情产生正确而深刻的认知[14],快速认清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规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经世致用的利民思想。社会应提供主题突出、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夏令营、工作坊、农场劳动、志愿服务、预就业实习、“三下乡”、公益环保等,让人才在实践中历练成长。社会机构要根据文旅产业特点深挖社会实践内容,创新社会实践模式,打磨社会实践方案,构建安全保障机制,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时效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公益组织要通力配合,搭建规范稳定的社会实践平台,避免间歇性、割裂式或碎片化的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指导,组织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确保人才培养的持续性、稳定性和长效性,涵养文旅人才“蓄水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可靠保障。要营造专心治学、潜心向研、包容试错、鼓励创新的人才培养和成长环境,聚焦文旅科技前沿和供给创新,广泛利用各类载体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增强社会实践的时代性、创新性、实效性[15],更好地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生成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体验式活动不断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16]。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事物和人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形成认知和建构经验的,既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又呈现出较强的个性化经验。个体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和学习目标不同,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也不同,只有通过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和平台进行学习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17]。个体要激发内在成长激情,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利用校内资源培养深度认知、独立思考的行为习惯。高校拥有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学生要结合个人兴趣和成长目标,积极利用图书馆、实验室、试验田、工作室、创客空间等“第二课堂”开启自主学习模式。通过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探索学习,广采博取、开阔视野,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学会独立思考,最大限度发掘和激活潜在的创造性思维,丰富自我发展[18],形成深度认知。
其次,挖掘网络教育资源开启泛在学习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已成为现实,伴随网络成长的青年一代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摄取对自身成长有营养的知识,获取高质量的时间收益。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成为乡村风貌的引领者和大众美好生活的服务者,在塑造乡村特色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碳汇意识、传承乡土文化及休闲度假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进行网络学习时要排除干扰因素,保持高度自律和自觉,提高学习效能,优化自我教育效果。
再次,虚心向朋辈学习,补短板,强弱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分享别人的经验、方法和资源,有效弥补自身在知识层面的认知盲区或学习方法上的误区,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突破思维定式,实现自我提升和持续精进。
最后,与时俱进,知行合一。个体要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机遇,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以乡村振兴为己任,扎根于乡土社会,躬身实践,把初心使命写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扎实推进乡村农、文、商、康、旅深度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主动担当,敢于作为,发挥“领头雁”作用,争当乡村旅游示范者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唤醒乡村沉睡资源,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让文旅产业成为利民、乐民和富民的幸福产业,为推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当前,中国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人才是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包”。文旅产业海纳百川,充满韧性,富有活力,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能切实提升群众的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无论是坚持纵深发展战略,还是构建横向跨界格局,文旅产业发展都离不开优质的人才建设。社会各界力量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人才发展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精细化协同育人体系,培养优质的高水平人才,确保文旅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