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忻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江门 529099)
模态作为影响学习的一项重要因素,指的是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与外部环境间的互动方式。第二语言研究者和教师长期以来都尝试使用不同的输入模态以达到最优化的习得效果。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单模态向多模态社会符号实践的转型,多模态信息构建变得常规化和自然化,我们的学习方式也从线性变为多模态性。Van Leeuwen认为多模态指在一个交流成品或交流活动中不同符号模态的混合体,而Baldry和Thibault认为多模态也可以指为共同构建意义,不同的符号资源在一个特定的文本中被调动起来的各种方式[1]。Ruthrof认为语言表达的意义在没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其他身体符号的帮助下是不确定的[2]。龙宇飞和赵璞认为模态间的转换可以增强二语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吸收(intake)。对于我国外语词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死记硬背”问题,程丽霞指出,“目前词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教学方式仍以单一模态为主,学习者对词汇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在讲解词汇时,经常参照教参或字典上的例句,完全依赖于文字模态,使得学习者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激发其词汇习得的动力”。总体来说,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单一,形式僵化,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授,这种模式既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缺乏提高词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本研究尝试将多模态教学模式引入外语词汇学习领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觉探讨其对我国外语词汇教学的作用并提出其对我国外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张德禄归纳了多模态对语言教学的作用,包括补缺、强化吸引注意力、抒发情感等,使交流的信息易于被学习者理解和接受,避免模糊和不确定的理解。当多模态聚焦于外语词汇教学领域,其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以常用的“词表法”为例,其主要通过单独呈现所学单词,提供中文释义,让学生关注目标词的词性、词形、词义、搭配,再通过例句初步习得目标词的用法。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的习得方式是单模态的,而且其所提取的目标词用法是脱离或远离真实语境的。语境与语言关系密切,语境既对语言理解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起到一定的解释性作用,同时又有着一定的制约性。而多模态能以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来模拟、创造真实的语境,紧密联系真实生活,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帮助学习者归纳目标词的实际运用。
Bisson、van Heuven、Conklin和Tunney在2014年的研究发现,外语初学者在他们之前接触过的单词上表现得更好,而且这种附带习得效果只需在两次多模态刺激下就能发生。研究还发现,在最初的几次接触中,反复接触刺激对习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在随后的接触中影响减少,这表明反复各个接触目标词对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不一定是恒定的。最重要的是,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附带学习阶段,实验对象只接触两次多模态刺激,他们在外显学习阶段的表现也有所提高。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外语词汇习得是一项基础而又艰巨的任务,因为在语言中达到理解程度所需的词汇量非常大。比如,为了有足够的知识来理解真实、地道的书面文本,外语学习者需要知道大约8000个词族,即约35000个单词。显然,外语学习者想达到像本族语者一样的语言准确度、复杂度、流利度都需要学习大量的单词,可是完全依赖课堂教学来习得足够的单词是不现实的。词汇附带习得对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语言学家Huckin和Coady认为附带习得才是二语学习者扩大词汇量的主要途径。比起单模态的语音输入或文本输入,在教学材料添加多模态语篇的内容不仅能大幅度提高外语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而且外语学习者的词汇量也能在词汇附带习得的过程中逐渐增多。
在英语中,与汉语完全对应的单词其实非常少。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在准确提取语义时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以方位介词on和over为例,它们都有在…上面之意,可是它们又有细微的差别。on强调两个物体之间是相互接触的,而over则表示两个物体并不相互接触,即悬在…上方。单纯用文本来解释on和over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能生动形象地反映他们所描述的位置关系。如果将文本、语音配合图片构成多模态资源向学习者讲解方位介词,如图1所示,就能直观地让学习者感知方位介词on和over的用法。
图1 on与over的区别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外语词汇学习也应该转变为一个多模态的体验过程。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不同模态间的组合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听觉上,教师课前可以通过播放英文歌、表现绕口令来导入新课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诸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视觉上,教学材料不应再局限于纸质媒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微课、动画、电影等来配合课堂教学。味觉、触觉、嗅觉作为视觉模态的重要补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进行相应的体验活动,如外国特色小食、咖啡、水果的品尝这类活动就能同时调动上述三种模态。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双重编码(The Dual Coding Theory)理论,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词时,同时使用语言和非语言体系进行编码,其记忆效果比只使用其中一个体系进行编码加工更好[3]。综上所述,多模态协同配合能刺激学习者多种感官,为外语词汇教学带来新体验,达到更优化的学习效果。
Dale的研究表明,人一般能够记住“所读到的10%,所听到的20%,所看到的30%,所看到和听到的50%,所说的70%,所说和做的90%”[4]。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模态的转换有利于外语词汇的记忆和保持。学习者接受多模态刺激能增进学生目标词的了解程度。可是,学习者先用视觉获取文字、图片、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再将传输到大脑进行编码处理,直到理解目标词这一过程中都没有模态上的变化,这种输入和产出双方之间都没发生模态变化的学习被称为“同模态学习过程”[5]。Nation认为,词汇知识大致包含词形、词义、用法等三个方面[6]。因此,从视觉输入到大脑理解还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对于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从用中学”。如果教师要求学习者把所学内容进行口头复述,那么学习过程就不再是同模态,而是发生了模态转换,即从输入的视觉模态转换为发音器官运动模态和听力模态[7]。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例,它囊括了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在任务前,学习者进行目标词的学习,接受语言输入,为学习者顺利完成后续的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任务中,学习者需要协作完成任务以及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模态转换已经发生;任务后涵盖了分析和操练等以语言为焦点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强化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吸收。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法,都应该保证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机会,通过模态间的转换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词的掌握和保持。
面对社会交往的多模态化和文化、语言多样性的发展,由11位语言学学家组成的The New London Group首次提出了“多元读写”这一概念[8]。他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每天都要接收纸质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传输的信息。因此,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识读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外语学习者的需要,还需要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通过语言、视觉、听觉等多模态形式批判地识读和理解多媒介提供的信息等多元能力。新伦敦组合提出的“设计学习”理论是培养多元读写能力的主要理论依据[9]。该理论主张积极设计学习过程,教师只需提供学习条件和要求,学生需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态或模态组合来实现意义构建,成为积极的意义创造者[10]。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在多模态环境中的协同作用,使得学习者的多元识读能力在模态选择、模态转换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最终达到适应未来的多元化社会生活这一目的[11]。
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再造意义的过程,学习者会通过各种模态的选择来学习和重新构造其知识[12]。多模态教学模式,无论是作为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需要,还是作为培养多元识读能力的方法,都已得到国内外二语研究者的充分重视。研究多模态可以帮助外语教师构建多元学习环境,更新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外语教师如果能将多模态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助于提高外语词汇教学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