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熊春梅,2,谭雪梅,游 龙,张志容,谢顺江,敖 红
(1.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 404155;2.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404020)
豌豆(PisumsativumL.)属豆科一年生攀援草本,原产地中海和中亚细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可作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之效;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饲料或燃料[1,2]。
豌豆苗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味清香、质柔嫩、滑润适口,色、香、味俱佳。营养价值高和绿色无公害,而且吃起来清香滑嫩,味道鲜美独特。用来热炒、做汤、涮火锅都不失为餐桌上的上乘蔬菜,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3~5]。
芽苗菜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健康绿色的新型蔬菜,它是利用种子发育出来的幼芽、苗和茎作为食用的蔬菜。被称为“蔬菜中的极品”[6,7]。其营养价值丰富,老少皆宜,长期食用对身体具有保健作用[8]。市场需求量较大,很多学者对豆类芽苗菜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主要研究的是芽苗菜的品质和产量,针对不同栽培基质栽培豆类芽苗菜的研究较少。影响芽苗菜生产的因素较多,本文从豌豆种子发芽率、幼苗叶绿素含量出发,探讨了影响芽苗菜发芽率的原因,同时通过不同豌豆在蛭石、珍珠岩和沙子作为基质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了不同品种的豌豆对不同基质的生长情况,以找到更适宜豌豆芽苗菜生长的条件,从而提高豌豆芽苗菜的品质和产量。
供试材料为当年生市场购买的麻豌豆种子和青豌豆种子。栽培基质为蛭石、珍珠岩、沙子[9]。栽培容器为470 mm×315 mm×450 mm塑料育苗盘。
2.2.1 种子处理与种植
将当年生麻豌豆种子和青豌豆种子分别选取(饱满无病虫害)1000粒,在16~25 ℃条件下用蒸馏水常温浸泡12 h,浸种完成后开始播种,分别将两种豌豆种子播种到含蛭石、珍珠岩、沙子的基质中,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盘播种100粒,2品种×3种基质×3组,一共18盘)(表1)。
表1 实验设计相关信息
2.2.2 生长期管理
自播种后,在16~25 ℃条件下,每天根据基质湿度判断是否浇水,无特殊情况每天浇水1~2次[10]。从发芽开始,记录个容器中种子发芽情况,在播种10 d后采收[11]。
2.3.1 生长性状的测定
全部采收后,记录每个处理的株数,计算发芽率,每个处理随机抽取10株芽苗菜,使用游标卡尺测定芽苗菜株高,求出每个处理株高的平均值,使用电子天平对每盘芽苗菜进行称重(鲜重)计算产量;并将其在105 ℃条件下烘干,计算干重[12~14]。
2.3.2 叶绿素的测定
将每个处理芽苗菜称取样品2 g左右,装入三角瓶中,加入30 mL95%的乙醇,避光中浸泡24 h后,转移至50 mL的棕色容量瓶中,再加入95%的乙醇定容至刻度,在波长663 nm和645 nm处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并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的含量[15]。
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ρa=12.72A663 - 2.59A645
ρb=22.88A645 - 4.67A663
ρT=ρa+ρb=20.29A645+8.05A665
采用Excel、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由图1可知,蛭石、珍珠岩、沙子3种基质对青豌豆发芽率均有影响,差异显著。青豌豆在蛭石中发芽率最高,为80.67%,在沙子中发芽率最低,为24.67%,青豌豆A1、A2、A3的3个处理均显著,而由图2可知,麻豌豆B1、B2、B3的3个处理差异均不显著。由此得出,不同基质对青豌豆发芽率有一定影响,不同基质对麻豌豆发芽率影响不大。
图1 青碗豆在不同基质中的发芽率的影响
图2 麻碗豆在不同基质中的发芽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同种基质处理对不同品种豌豆的发芽率有一定影响,A1与B1 2个处理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A2与B2 2个处理进行比较、A3与B3 2个处理进行比较差异显著。综上所述,麻豌豆的3个处理的发芽率较高,青豌豆的发芽率较低,青豌豆对基质较敏感,麻豌豆对基质不敏感。
图3 不同栽培基质对不同品种碗豆发芽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栽培基质对不同品种豌豆芽苗菜生长有一定影响,5个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其干重进行比较B3的干重最高,为2.69g。对其平均单株重进行比较B3的平均单株重最高,为0.37 g。对其平均株高进行比较B3的平均株高最高,为15.01 cm。综上所述,B3的生长情况最好,麻豌豆比较适合在沙子中进行芽苗菜载培。
表2 不同栽培基质对不同品种豌豆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由图4可知,豌豆芽苗菜叶绿素含量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叶片中的叶绿素对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叶绿素含量降低会对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A2处理产量最低为7.36 g,叶绿素含量为产0.10 mg/g。B3处理产量最高为33.78 g,叶绿素含量为0.16 mg/g。综上所述,量底叶绿素含量越低,产量高叶绿素含量越高,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
图4 碗豆苗菜的总叶绿素含量对产量的影响
由图5可知,不同栽培基质对不同品种豌豆芽苗菜的产量有一定影响,差异显著;B3的产量最高,为33.78g。A2的产量为最低,为7.36g。综上所述,2个品种进行比较,麻豌豆比青豌豆产量高。对3种基质进行比较,麻豌豆沙子组处理产量最高。
图5 不同栽培基质对不同品种碗豆苗菜产量的影响
3种同基质中,2种豌豆品种的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和产量均有所差异。2种豌豆品种在不同基质的发芽率相比较,麻豌豆的发芽率普遍较高,青豌豆的发芽率较低,其中麻豌豆在沙子中发芽率最高,青豌豆在沙子基质中发芽率最底;2种豌豆品种在不同基质中株高进行比较,麻豌豆株高普遍较高,其中麻豌豆在沙子和在蛭石基质中株高最高,青豌豆在珍珠岩基质株高最低;两豌豆品种在不同基质中产量相比较,麻豌豆在沙子基质中产量最高,青豌豆在珍珠岩基质中产量最低,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综上所述,在2个品种中家园麻豌豆的发芽率、平均株高、产量等指标均优于青豌豆,在3种基质中麻豌豆沙子处理的发芽率、平均株高、产量等指标表现最好。
青豌豆沙子处理组芽苗菜在实验前期因烂根而提前结束实验。分析导致烂根的原因可能为:①因沙子基质排水性差底部积水导致烂根;②种子播种不匀;③光照不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