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亚荣 陈劲松 郭志强 刘万斗 马永伟 孙佰球 胡俊平 王晓军 刘志刚 钱洪霞 王嫱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分层采油是解决牙刷状油藏、叠层状油藏、高含水油藏等层间干扰[1-3],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如分采层段数不受限制的压力波控制分层配产、过环空缆控分层采油、无线对接式缆控分层采油、振动波控制分层采油等技术[4-6]。实际上,在工业4.0时代,智能油藏、智能决策、智能找堵水等基础上的分层采油井下丢手结构管柱也不可或缺[7]。投球丢手则是分层采油过程中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施工步骤。丢手的下端通常与分层采油管柱的封隔器连接,丢手的上端与施工管柱连接,且丢手可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分为两个部分,分层采油管柱的下端通常连接球座。在进行分层采油时,首先利用施工管柱将分层采油管柱下入井下,之后打压使封隔器坐封;然后投入钢球至球座,利用地面泵车加压使丢手分离,从而将施工管柱起出,分层采油管柱留在井下;最后再下入抽油管柱,使油井投入正常生产。对于加压实现管柱丢手而言,所施加的压力过大会造成管柱蠕动,影响封隔器的使用寿命,而压力过低则不能完成丢手。万锋等提出了基于响应面法的丢手释放接头优化设计,获得了释放接头的最佳结构参数配置,优化后的结构应力下降19.5%[8]。冯丽莹等采用尾管牵制及尾管悬挂器卡瓦内嵌技术,其具有反向锚定锁紧及解锁尾管的功能,为短尾管提供附加载荷,现场施工实现安全丢手[9]。李建业等分析了短轻尾管顶升力的影响因素,并以“上提悬挂,下压丢手”的原则,有效解决了超深井短轻尾管悬挂及丢手判断难的问题[10]。但分层采油用丢手压力计算方法鲜为人涉及,现场往往依靠经验确定投球丢手压力。笔者计算了钢球所受的法向力、钢球与球座的接触长度、钢球与球座之间的最大接触压力,从而确定丢手压力计算方法[11]。通过现场50余口油井应用证明,井下施工一次成功率达100%,助力30余口油井分层开采,单井日产油量平均增加3.4 t,单井日产水量平均降低5.9 m3,百米吨液耗电平均降低0.107 k Wh。
将钢球投到球座处封隔后,地面泵车加压水从通孔进入丢手活塞,推动丢手活塞和丢手连接体向下移动,丢手连接体带动定位销在丢手撑套上的轨道槽移动;地面泵车持续加压使压力上升,将丢手销钉剪断,丢手活塞带动丢手连接体和丢手支撑套一同向下运动,实现丢手,丢手销钉剪断效果如图图1、分层采油工艺管柱示意图如图2。
图1 丢手销钉剪断效果Fig.1 Cutting effect of release pin
图2 分层采油工艺管柱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separate-zone production process string
基于Hertz接触理论,对钢球所受的法向力、钢球与球座的接触长度、钢球与球座之间的最大接触压力进行计算,得到丢手压力计算方法[12]。
式中:PH为丢手上方水柱压力,MPa;H为丢手上方油管长度,m;k为每米水柱压力换算系数。
式中:F为钢球所受的法向力,k N;P为地面泵车出口压力,MPa;r0为钢球与球座的最大接触半径,m;r1为接触半径变量(0~r0),m;α为球座的锥度,(°)。
实施分层采油丢手施工过程中,所投的钢球与球座之间以及钢球与球座所受的载荷都是轴对称分布;因钢球体积较小,不考虑其重力影响,只考虑钢球所承受的丢手上方水柱压力及地面泵车传替的泵压。基于Hertz半空间体理论,钢球与球座间属于球与平面接触模型,钢球与球座间的接触长度为:
式中:L为钢球与球座间的接触长度,m;E1为钢球材料的弹性模量,MPa;E2为球座材料的弹性模量,MPa;R为钢球半径,m;δ为钢球与球座间碰撞的压缩量,m。
按2.3章节中阐述的“基于Hertz半空间体理论”,钢球与球座间的最大接触压力为
式中:Pmax为钢球与球座间的最大接触压力,MPa。
将式(1)、(2)、(3)、(4)由人工或计算机求解得到,地面泵车出口压力P即为分层采油用投球丢手压力。
通过现场50余口油井应用表明,井下施工一次成功率达100%,助力30余口油井分层开采,单井日产油量平均增加3.4 t,单井日产水量平均降低5.9 m3。经华北石油管理局节能监测站测试,百米吨液耗电平均降低0.107 k Wh,部分丢手分层采油管柱油井效果如表1。
表1 部分丢手分层采油管柱油井效果Tab.1 Oil well effect of partially releasing separate-zone production
以XX-20井为例,依据地质方案对该井实施分层采油,利用上述计算法对2 450 m处的管柱投球丢手压力进行计算,得出其值为17.67~18.49 MPa,取整后为18~19 MPa。按此压力值一次施工成功,该井日产油量平均增加3.7 t,日产水量平均降低6.3 m3,百米吨液耗电平均降低0.112 kWh。
1)基于Hertz接触理论,钢球与球座间属于球与平面接触模型,利用计算得出的丢手压力,达到了既保证投球丢手的需要,又不造成管柱蠕动的目的。
2)准确计算丢手压力有助于分层采油成功实施,在起增油降水作用的同时,节省了油井采出液百米吨液耗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