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悦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韩礼德(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并将其视为一种社会符号。在此基础上,冈瑟·克雷斯(Gunther Kress)和范·鲁文(Van Leeuwen)创建了视觉语法理论,为解读非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后来克莱尔·佩因特(Clare Painter)等人对该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然而,利用视觉语法对视觉语篇中的空间关系进行阐释,很难回答空间关系如何构建意义的问题,这也是相关学者质疑和争论的焦点。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的观点,人类用以思维与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我们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赖以生存的认知工具,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形成概念结构和逻辑思维推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感知运动和形象思维阶段,通常将自己的身体经验作为衡量世界和判断周围事物的基本尺度。空间概念是儿童认识过程中最早形成的概念之一。在此过程中,大脑的概念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空间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因为儿童抽象思维发展水平有限,绘本故事中大量的空间隐喻图像和概念可以起到“中介语”的效果来表达和实现绘本意义,帮助儿童理解故事的发展,有利于儿童抽象概念的形成,从而促进其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方面的发展。本文尝试结合视觉语法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研究视觉语篇中空间隐喻的意义构建。
隐喻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人类语言、思维和文化的一种特征。莱考夫和约翰逊将隐喻划分为三个维度: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和空间隐喻(spatial metaphor)。其中,空间隐喻也称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即以空间概念为始源域,构建其他非空间性的目标域。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类的身体不断与现实的物理环境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并由此产生了空间概念,这是人们理解其他抽象概念的基本所在。
隐喻不仅可以表现在语言中,还可以表现在图像、手势、音乐和嗅觉等方面。绘本作为一种美学客体和文学文本,最能描绘出多模态隐喻和其他非语言模式,因此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奥哈罗兰(O’ Hallorann)研究了中国儿童性教育绘本中的语言、图像和多模态隐喻。珀塞尔(Purcell)以认知文学理论为概念框架,探讨阅读对儿童可能产生的认知和情感影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千、漫画、海报、宣传片等语类,针对绘本的研究较少。陈俊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分析多模态隐喻的动态构建过程。郭鋆选取25本科学绘本,分类研究多模态隐喻构建过程及其达到的语用效果。张珂则从中外对比的角度说明中文绘本和英文绘本中认知机制的共同点和差异。
有鉴于此,本文以经典儿童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空间隐喻在儿童绘本中的意义构建,在视觉语法与概念隐喻的理论指导下,将具体回答如下问题:① 空间隐喻的图像是如何在儿童绘本中呈现和表达的?它们发挥了什么作用?② 儿童绘本中的空间元素又是如何构建语篇意义、人际意义和概念意义的?研究结果以期为儿童绘本阅读提供新的解读视角以及对绘本的创作与教学有所启示。
本文选取《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作为研究语料。该绘本是由日本著名绘本作家佐野洋子所作,讲述了一只虎斑猫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在漫长的人生中,它是国王的猫、水手的猫、魔术师的猫、小偷的猫、老奶奶的猫、小女孩的猫……直到它成为一只自由的野猫,认识了白猫,学会了爱与陪伴。在白猫死去后,它哭了一百万次,最终躺在白猫身边,再也没有活过来。这是一部关于探索生命真谛的伟大寓言,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儿童绘本中,创作者通过对各空间元素的合理分配与布局以实现空间隐喻对语篇的意义构建,具体包括上/下方信息、左/右侧信息和中心/边缘位置信息三组空间方位。
1.“上、下”隐喻
概念的形成根植于普遍的身体经验。关于上/下方隐喻的经验基础是:人类思维系统中的抽象概念是难以捕捉的,而具体的想法更容易被理解。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观点,当语篇空间位置呈现上/下关系时,其隐喻构建为“abstract is up, concrete is down”(概念在上,隐喻在下)。因此在儿童绘本中,整体信息即概括性的通常分布在上方,局部性信息即具体的置于下方。
如图1,猫是水手的猫,猫趴在船头,水手喝着酒,这是画面的主体部分。画面下方是港口上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行人,是猫向往的海岸边的世界。图片有上下的空间感,作者将整体性的全景图片分布在上方,将海岸上的熙熙攘攘的图像置于下方,这种镜头推近似的具体场景起到补充画面信息的效果。
图1 猫是水手的猫
2.“左、右”隐喻
众所周知,人类普遍的阅读和书写习惯是从左往右。因此可推断左侧与右侧的分布关系为“given is left, new is right”(已知在左,新知在右)。在儿童绘本中,通常左侧显示为已知信息,右侧为未知的新信息。
如图2,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孩抱着一只耷拉着脑袋毫无生气的猫,猫是小女孩的猫,这是已知信息。画面右侧是文字描述,说明猫讨厌小女孩以及为什么讨厌她,这是对图片展开描述的新信息。背景是大片的空白,空白也预示着留白,这是图画在叙事。这样的布局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图2 猫是小女孩的猫
3.“中心、边缘”隐喻
中心/边缘的空间位置隐喻是“important is central, unimportant is peripheral”(重要的在中心,不重要的在边缘)。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位于最中间的都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位置,例如人体内的重要器官五脏六腑分布在身体的中心位置,包括舞台表演中的中间位置也是最明显的。在中心/边缘结构中,一般将最重要的信息分布在中心部分,边缘为次要信息。
如图3,画面聚焦到马戏团的表演舞台:帷幕拉开,灯光亮起,魔术师手里的锯子和放在魔术箱里的猫瞬间成为舞台的焦点,为主要信息,分布在画面中心。黑暗中台下观看表演的全场观众分布在画面的边缘,为不重要的信息。创作者通过对特定信息的凸显,使读者一眼就能抓住画面的重点信息。画面中的观众屏气凝神,集中注意力看着在舞台上即将发生的一幕,此刻现场气氛紧张到极点,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同时达到了调节故事节奏的效果。
图3 猫是魔术师的猫
佩因特和鲁文等人将体现人际关系的空间要素归纳为:视点、情感、氛围、视觉等级、距离、方位、权力、互动和参与度等。在此选取社会距离、权力、参与度、视觉等级、氛围五个要素对绘本进行分析,探讨绘本中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意义构建。
1. 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的隐喻是“social relationship is spatial proximity”(社会关系即空间邻近性)。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物理距离的远近往往反映着人们情感关系的亲疏。一般来说,身体距离靠得越近,表示双方的社会关系越亲近,感情更融洽;距离越远意味着情感距离更远。
如图4,绘本封面上画着一只高冷的虎斑猫,表情冷漠,性情孤傲,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会让人觉得这只猫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色调也冷,线条粗且浓,占据着一大部分页面。而图5,封底上是虎斑猫和白猫相互依偎在草地上的背影,却很是温馨。前后对比鲜明,从画面可以看出,虎斑猫和白猫的关系更加亲近了,情感距离更近了,感情也变得更加深厚。
图4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封面
图5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封底
2. 权力
权力的隐喻基础为“power is up”(权力在上)。地位通常与权力相关,这与人们常说的“位高权重”“人微言轻”相关。图像参与者之间视角的高低呈现出两者相对应的权力关系,例如人们习惯于仰慕比自己高大能力强的存在,而俯视弱小无力的个体。
如图6,猫是国王的猫,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上,城墙上飘着旌旗,帐篷外一匹马,国王手握宝剑严阵以待,一只猫侧着身子四肢收紧紧紧地盯着远方。图中呈现的视觉方位体现了国王与猫不对等的权力关系,图中比例的大小也反映了他们的关系。国王作为控制方,势力较强大,而猫作为被控制方,势力较弱。总是居高临下,不可一世的国王爱打仗,经常发动战争,让天下不太平,这也暗示着为什么国王很喜欢猫,而猫却讨厌国王。
图6 猫是国王的猫
3. 参与度
参与度的方位隐喻为“involvement is front angle”(参与度是前角)。基于日常的交际习惯,当我们与别人进行交谈时,出于礼貌应该是正对着并且要和对方有一定的眼神接触或手势交流,有时也可以是侧面的角度,背面则表明对方完全没有交流的意愿。图像参与者不同的角度会影响读者与画面的互动程度。
如图7和图8,虎斑猫与白猫的第一次相见以及在白猫面前翻跟头的画面中,白猫都是侧着头的角度,表现了白猫之前对虎斑猫态度的不屑,甚至看都不愿意看他一眼,读者与图像的互动较低。而如图9,虎斑猫和白猫在一起之后,和一群小猫依偎着卧在草地上的画面则采用了正面描绘的角度,此时读者与图像的互动增加,营造了一种幸福温馨的气氛。
图7 白猫
图8 猫为白猫翻跟斗
图9 猫的一家
4. 视觉等级
视觉等级的隐喻是“more is up, less is down”(更多为上,更少为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经验:东西装得越多,所占的空间也越大。因此在儿童绘本中占据视觉空间越大的信息量往往看起来更具有感染力。
如图10,当虎斑猫成为野猫以后,有成群的流浪猫给他送礼物,送老鼠,送鱼,还有猫为他舔毛。画面中很多只猫布满整个画面,创作者通过视觉数量的增加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张力。让读者感受到虎斑猫的魅力,从而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5. 氛围
图10 威风的猫
氛围是视觉图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儿童绘本中,不同的颜色对比能够明确体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或情绪变化。同时,不同的色度、色调和明暗度能建构出周围环境或明亮积极或黯淡清冷的氛围。
如图11,满月无光,冷清的月光下,在阴冷的大街上高大的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画面色调很暗,气氛紧张。猫站在小偷肩上时,四肢收紧,直立着身子,全身紧绷着,显示出不安、恐惧与警惕。而图12,猫成了野猫之后,月亮弯弯,月光十分柔和,不远处小小的路灯发出温暖明亮的光芒。这预示着在猫内心里现在它是一只自由的猫了,内心是有光的。猫静静地躺在垃圾桶上,四肢伸开,把肚皮暴露在外,处于一个最安全、最放松的状态,这是猫极其放松和极具安全感的表现。他拥有了自由,成了自己的主人,他现在是一只野猫。通过强烈的色调对比来营造氛围,以吸引儿童读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猫心理活动的变化。
图11 猫是小偷的猫
图12 猫是自由的猫
以人类的身体经验为基础,当运动主体的空间运动路径为向上/向前时,其所构建的隐喻为“moving upward/forward is gaining power”(向上/前是得到力量);当运动路径为向下/向后时,隐喻构建为“moving downward/ backward is losing power”(向下/后是失去力量)。向上和向前通常寓意着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而向下和向后则代表着畏缩后退等不好的势头。
如图8,虎斑猫为了引起白猫的注意,在白猫的面前一连翻了三个跟头。作者勾勒出了多条猫翻跟头的弧线,说明猫持续这一动作,周围的线条使得这一幅图瞬间有了动感。作者通过描绘猫始终向上的运动路径,体现了虎斑猫迎难而上,不轻言放弃,并试图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儿童读者,暗示其生活中要有勇敢克服困难,不断前行的精神。
绘本阅读,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对绘本中空间隐喻图像的理解,可以提高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绘本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最初媒介之一,其创作者要考虑内容须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绘本本身作为一个文学文本,其形式需要运用一些创作手法以体现其文学艺术性以及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本文以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绘本创作者对各空间要素进行上/下、左/右和中心/边缘位置进行划分,通过合理分配布局构建起绘本的语篇意义;同时,空间隐喻的人际意义构建体现了图像参与者的距离亲疏、权力对等、互动强弱和氛围冷暖等方面;此外,空间隐喻赋予图像参与者的运动路径与方向以概念意义。儿童在阅读绘本时,可能无法通过创作者所运用的创作策略如空间隐喻准确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那么作者想要通过作品传达给儿童的价值观与意义也就不能得以实现和表达。因此,作为儿童成长路上重要的引路人,父母和幼儿教师在绘本阅读和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对儿童给予引导和解读,帮助其理解绘本中空间隐喻的语篇、人际和概念意义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