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历史学科考教一体的策略研究*
——以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综历史)第42题为例

2022-09-29 08:09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中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卫所本题历史

◎ 冯 怡 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中 刘 波 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命制而成。这一做法旨在打破长期应试教育沉疴下机械化、固定化的教考模式,通过增加试卷的时代性、灵活性和综合性来强化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本文拟就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综历史)第42 题的解析,谈谈在新高考背景下考教一体的复习策略。

一、试题解析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城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根据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识,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图5 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

根据地图和文字信息,按照“空间——时代背景——作用”的解题路径,本题可做如下解析。明朝初建,蒙古时常侵扰北部边疆,出于加强边防和维护王朝统治需要,明在北方沿长城一线设立卫所。卫所规模巨大,财政难以支撑军费开支和军粮供应,于是在卫所戍地实行屯田制,兵农合一。卫所与兵营不同,特点有二,一是相当一批卫所掌管一块类似布政司、府、州、县管辖的地盘;二是军士在卫所一般有家口,军籍世袭。如此,卫所发展成一个兼具军事、经济和行政管理的多重职能单位,久而久之形成庞大的汉族移民群体。卫所的设立与发展,减轻了财政负担,巩固了国防,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封建化进程。到明后期,卫所衰落,大量汉人流入少数民族地区,推动民族交融,对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有深远影响。

1.该题强调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本题考查的主题为“明代卫所”,关涉明代边防,新课标明确要求“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但这一内容在部编高中历史教材中从未提及,以此为基础的高三复习往往忽略明朝治理疆域的措施和意义。基于此,本题所创设的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开放的,也是复杂的、带有学术性的。本题勾连了明代政治、经济、国防等相关因素,将复杂全新的情境与所学内容结合,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学生呈现答案的完整性、逻辑性和充分性成为评价其关键能力的主要依据。由此可见,素养、能力的培养和评价与历史情境紧密相关。

2.该题突出 “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一核”是核心价值,指的是学生应当具备的良好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科学思维方法的综合。通过本题的作答,学生认识到卫所制下的汉族移民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构成凝聚和联系的网络,推动了民族结构、民族文化、民族社区多层次多维度的互嵌,有利于形成正确民族观和国家观,符合核心价值中的正确政治立场和爱国主义情怀等指标内涵。

“四层”为高考考查内容,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在历史必备知识方面,“明代卫所”属于“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这一主干知识的重要组成。在关键能力方面,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获取知识、抽象思维、分析探究和语言表达等关键能力。在学科素养方面,高考评价体系中将人文学科的思维指标提升到“能够根据对问题情景的分析从多元性、情境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等方面,把握问题与事物的本质”。要答好本题,需要学生将地理空间、社会环境、制度特征、人口迁移、民族关系等多种因素关联在一起;也需要在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中认识卫所制度的影响,对规律趋势加以抽象概括,这与上述人文思维指标高度契合。

“四翼”为高考考查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上述分析中涉及到明代边疆治理的背景、措施及对影响的解释,反映了高考关注的基础性。将学术前沿、热点问题和学生所学结合在一起,勾勒出复杂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时空上融会贯通,属于高考强调的综合性。在历史探究中总结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凝聚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这是高考重视应用性的应有之意。本题从“明代卫所”切入,以小切口来观察边疆治理和国家统一的宏大主题,体现“见微知著”的命题理念;开放性答案的设计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蕴含了高考试题的创新性。

二、教学启示

由于学生对“明代卫所”相关背景和时空感知模糊不清,本题作答存在思维困境。学生的问题说到底是教学的问题,高考试题具有指向性和纲领性,今后的高三教学,要在考教一体的策略研究上下功夫。

1.突破旧教材制约,凝练大主题、新特征

既然高考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课程标准》,新课标下的新教材也已施教,教师要敢于打破旧教材的禁囿和思维定势,对一些新内容、新结构、新视界给予高度关注。比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课标中强调的大主题,从早期文明起源到明清的每个阶段都通过制度创新、经济延续、文化认同、民族交融、多元发展来呈现“多元一体”的不同侧重点。三代文明时期甲骨文的发现对于早期国家存在、中国文化发展的重大价值;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体现的维护宗族血统和宗族整体利益的治国思想;以礼乐制度为核心构建既讲求等级,又追求和同的差序政治与和谐社会,强化这些内容可帮助学生认识文字、制度、思想意识等在推进华夏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再如,社会治理是现今高考关注的热点,高三复习中可结合新教材的内容,通过史料研习,帮助学生梳理从先秦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到汉代儒法合流后引经决狱、以经注律,再到魏晋依经立法完成法律的儒家化过程,认识中国古代将伦理教化和法律制裁相结合、把以德化民与以刑齐民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手段。简言之,教师应注意新旧教材的衔接,整合教学内容,凝练突显核心内容或主干知识的大概念、新主题,将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关系、外交关系纳入其中,搭建特征化的框架体系,培养学生概念式、整体式、跨越式的思维路径,促进高三复习中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等核心目标的达成。

2.定位时空变化,解决方法论、价值论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历史空间是社会的,时间是对空间的“规约”,只有将其与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因素联系成一个整体才能理解和解释当时、当地历史活动何以发生。时间是发展的,以动态视角审视历史能找到价值判断的新维度。例如,定位时空变化可以重新认识16世纪以来明清与世界的互动关系。新航路开辟使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逐渐传播至世界;西班牙人建立起沟通欧亚美洲的马尼拉航线,通过这条航线,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品更多传入欧洲。1557年葡萄牙获得澳门居住权、1576年中国隆庆开关,历史的机遇不仅让玉米、甘薯等作物进入了中国,也让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一方面高产作物耐寒、耐旱、根系发达,改变了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种植集中于平原、丘陵、低山地区的规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另一方面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打破专制政府的货币垄断权,明政府适时调整赋税政策,“一条鞭法”的出台便是对这一世界大势的回应。但从长时段历史演进来看,这些作物在森林山地的广泛种植导致了滥垦滥伐,极大破坏了生态环境;人口压力的减少,消除了农业技术创新的诱发机制,成为后世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的根源。而白银货币化导致疯狂的白银掠夺与民众贫困,加速了明朝灭亡,恰恰是明清更迭才使中国对外政策完全转向。综上,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地理位置、布局、环境、变迁等空间维度,关注年代、序列、过程、延续等时间维度;更要将时空结合,在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中理解空间,在空间的共识性和历时性中思考因果逻辑,这就解决了历史学习的方法论和价值论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力和领悟力。

3.营造学术情境,形成真问题、真探究

了解学术成果不是要尽全掌握这些内容,更不是增加学习难度,而是营造出积极的学术情境,形成符合学科特质的真问题、真探究。这就需要以教师的专业研习为前提,经过一定的选择、重组和创新,形成有主题、有细节的史料与任务群,适恰地转化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多维度理解和认识历史,并体会历史的镜鉴作用。例如,对元朝打破山川形便原则,按犬牙交错方式实行行省制的评价,我们通常肯定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学术领域提出的观点也应值得注意。遵循山川形便,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经济交流和文化认同也有好处,这是封建社会顺应自然经济发展规律的明智之举。而行省的设立往往易使文化认同感差,难以形成独立经济体,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学者发现,明清两代重划江苏、安徽两省的政区,使二省都存在跨江、跨淮的地域。这样的划分不仅实现了经济水平的“犬牙交错”,缩小原有的贫富差距,且可实现省内互助,减轻政府负担。可见,两种划分原则并非决然对立,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政治统治需要以及时代的变迁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顶层设计的考量。结合一定学术成果进行的课堂设计对养成学生客观理性的思维习惯,提高必备能力颇有助益。历史教学中重视学术情境,既是教师成长的专业追求,也是高考试题学术情境指向的客观需要,更是历史教学变革的内在动力。

总之,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下,教师应主动打破教学舒适区,创新教学策略,注重教考一体化,切实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1]顾诚:《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第14页。

[2][3][6]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9、5、13页。

[4][5]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3、22页。

[7][8]蓝勇:《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50、195—196页。

[9]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24页。

猜你喜欢
卫所本题历史
清代卫所裁并概述
清代东南四省卫所裁撤研究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新历史
今天是几月几日
历史上的6月
找规律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盐利、官员考核与地方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