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作业管理与家校共育路径探析

2022-09-29 08:09尚清华常州市第五中学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家校布置

◎ 王 茹 尚清华 常州市第五中学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

“双减”不仅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家长经济压力,更为缓解社会层面家长群体“谈学色变”的教育焦虑。2022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家庭这一私人领域、家长育人职能在我国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规制,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故而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重视家校的协同推进。

但实践中,长期存在亦难突破的问题依旧影响着作业效能的提升。一是主体单一,主观能动性不足。作业布置多教师一手包办,其他主体参与度不高。学生作业几乎与家庭教育脱节,家长职能无法施展。

二是形式陈旧,鲜少为家庭教育提供契机。作业形式传统内容封闭,疏离学生实际生活。习题和读背作业多需学生自我内化,自主习得。这就在难度、时间、亲子关系等维度对家庭教育开展设下障碍,“不会教”“没时间教”“孩子不让教”等问题涌现,加重了教育焦虑。

三是缺乏设计,作业不能兼具个性化、层次化、体系化。从作业布置到评价反馈,均以无差别量化标准为主。过于强调基础目标,忽视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对不同学段、学力学生的目标能力层次界定模糊。作业设计呈齑粉化、大拼盘、一把抓现象。只关注“点”的建设,缺乏“面”的思考,体现的是“量”的增加,缺少“质”的提升。若作业管理常处迷濛壅塞状态,就更无法主动为家校共育规划与疏通合作渠道。

学生历史主题绘画作业案例集选

总之,历史学科作业管理要改变重应试旧观念主导下教育生态,助力家庭教育走出“教育焦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笔者以“双减”以来,历史作业管理针对不同问题的尝试措施为例,探索密切家校共育路径的优化措施。

(一)针对作业布置主体单一问题

加强开放性,提升学生作业布置的主体地位,改善家长“零参与”现状。

依托学校 “最美校本作业”设计大赛,举办“我的作业我做主”和“我给老师布置作业”活动。“我的作业我做主”,设计多个可选择的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业方式,如绘制历史题材宣传海报,编唱历史主题曲,撰写历史旅游胜地导游解说词等。作业汇总后在校园网、家长群、公众号进行展示,并有选择地设置鼓励性投票,增加家长参与度。

“我给老师布置作业”采取学生自主与班级推荐相结合的报名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筛选后校内展评,并由部分教师完成学生作业,以形成规范化的作业案例模本,对学生产生指导性作用。

作业布置创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业从单一的教师布置转向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又增加对家长的反馈,让作业不再是“一刀切”,不再只是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

(二)针对作业完成积极性不高问题

抓主要症结,以课堂为基础向课外延伸,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紧扣时代与社会热点重点,降低家庭教育展开门槛,精选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共同话题,为亲子沟通提供切入点和长效互动保障。

1.时代热点作业:观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梳理冰雪运动项目在中国的历史演变;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时期欧洲、冷战及地缘政治相关知识,撰写小论文分析俄乌冲突;学百年党史,绘制相关主题海报,编唱红歌。

2.综合趣味作业:查阅资料后,绘制历史时代场景漫画;编写历史舞台剧,在校内进行展演奖评。

3.实践探究作业:响应学习强国“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学生分组合作“记录身边历史”,化身“记者”采访身边人和事物,用口述史方法,记录中国社会变迁。“我和我的父辈”,采访长辈成长经历,讲述家风家训故事。

4.个性多元作业:在同一主题作业任务中,学生可根据自身人格特质、性格特点、爱好特长以多元方式完成作业(见上图)。

基于学生内在特质设计作业,可为学生提供识别个人特长和兴趣的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高选择性的路径和机制、多元化的兴趣探索,引导学生发现特长和爱好,找到自我,自主且充满激情地学习和生活。”调动学生批判思维搜研信息,更充分地锻炼当今社会所需的问题分析、批判思考、协作交流、事项规划、挫折复原等内在能力。

(三)针对作业管理体系化不足问题

夯实基础,以层次性、系统化作业管理促进能力提升。高一科目多作业多,历史受重视程度较低,作业以纵向史实梳理,史观培养,兴趣驱动为主。高二选科后,作业以横向史实内化,能力提升,归纳深化为主。高三备战高考,作业以紧贴考情,分类整合,重点突破为主。在关注学段学力差异适宜性基础上,以主题式作业打造全学段能力培养体系(见表1)。

表1 全学段体系化历史作业设计实践案例

这一系统化作业设计的评价与反馈也力避“唯分数”论,强调过程评价,并配套对应的“学科作业成长袋”评价体系。以年级为单位,每月选出“态度之星”“能力之星”“进步之星”以奖促学。制作个人学科成长袋,作业汇总后经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集评流程后,收集优秀作业入袋,随级随班流动。高考后作为毕业礼物反馈给学生,力求完整见证和记录每位学生高中三年的成长与提升。

(四)针对作业设计过于封闭问题

结合办学特色,以校园文化节等活动为依托,将学科作业融入综合性活动中。

校运动会中,以百年党史为主线,各班选取重大历史事件,进行5 分钟主题表演;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中,介绍理想职业的发展历史或该职业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校庆活动中,鼓励学生参与制作校史展板,感触史料整理乐趣和校史沿袭底蕴。

在深化课程改革,开发融合课程背景下,历史作业也要关注跨学科资源整合(见表2),综合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同时扩宽家庭教育思路。

表2 跨学科历史作业设计实践案例

(五)针对家校联动性不强问题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职责,无非在于这两件事:一是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之路;二是找到有关正直、善良、友爱、责任这些品格最正确的代际传承之路。”前述作业设计方式多样,难易有分,家长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开展家庭辅导。“不会教”问题能得到一定缓解。

而高中学习主要依靠自我规划执行、内化约束,学校和家长多扮演辅助引导角色。所以在作业布置上不能功利地为让家长参与而设计。要明确大部分作业的完成,主要是利用亲子碎片交流时间。考虑到学生受眼界见识、整合资源能力的限制,作业布置要能更好地驱动学生主动向家长寻求帮助,以此来扩展交流渠道,增加亲子沟通机会,疏通家校联动协同中家长“没时间教”、“孩子不让教”的难点和堵点(见表3)。

表3 家校联动历史作业设计实践案例

“学生不仅要为未来的职业世界做好准备,还要为具有公民身份做好准备。”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传统家庭教育不再只是“家内小事”,而是与公民意识教育紧密结合以增强国家认同,发扬社会公德的“国家大事”。以上作业设计,力求让学生走进了解过去,关注感触当代,展望担当未来。并作为契机,为亲子交流创造共振同频,提升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以促代际德育有效开展。

从当前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现存问题着手,探索难点堵点的解决办法。家校协同纠转短视化功利化的教育偏差,提升“双减”实效,将剧场效应模式下机械内卷的教育焦虑,逐渐拉回到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生态的轨道,才能真正做到教育的培根铸魂,立德树人。

[1]张志勇:《“双减”背后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中国教育报》2021年8月7日,第1 版。

[2]杨雄:《家校社应协同助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落实》,《上海教育》2022年第1 期,第26页。

[3][4][5]郑钢:《“双减”后学校更要思考该做的加法》,《中国教育报》2022年2月23日,第5 版。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家校布置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特别号都有了
众里寻她千百度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