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 威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刘咏子 南昌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高考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了“关键能力”作为考查目标之一。“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问题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根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结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提出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3 项关键能力。”这3 项关键能力层层递进,体现了严密的思维结构。对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复习备考的关键,尤其是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更是关键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当面对试题中的文字、图表、图画、符号等历史信息时,有效获取和解读成为决定考试成绩优劣的关键一招。本文就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谈点浅见,以期对复习教学有所帮助。
高考的试题叙述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可以说是一位专业功底深厚的学者与一位高中生的专业对话,考查学生如何应对陌生、复杂、开放、真实的历史问题情境。笔者梳理了2017—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从以上统计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的总体字数都在4000 字左右,主观题在2000 字左右。这些年高考题类型基本固定,都是12 道选择题,主观题必选题2 道,选做题3 选1,共计15 道题。高考历史全国卷文科综合考试时间是150 分钟,共计47 个题目,应该说阅读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近三年来,字数年年有增加,2020年到2021年,从3653 增加到4074 是一个不小的增幅,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是在持续加大的。
表1 2017—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Ⅰ卷整卷字数统计
表2 2017—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Ⅰ卷史学材料引用方式数量统计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历史全国卷Ⅰ引用史料是相对固定的,都在18 处左右。直接引用史料的题目集中在选做题,间接引用主要分布于选择题和必答题中。间接陈述是命题者根据需要进行了改编,考查的角度和方式有不同的变化。这给考生设置了阅读障碍,需要考生在陌生的试题情境中迅速建立起问题与所学知识之间的意义关联。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将学习的认知过程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共分为记忆/回忆、理解(比较/说明)、应用(运用)、分析(概述/简析)、评价、创造(假设/设计)等六个认知类别。笔者统计了2017—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Ⅰ卷主观题设问角度分布,如表3所示。
表3 2017—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Ⅰ卷主观题设问角度统计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历史全国卷Ⅰ主观题设问的考查形式基本固定,设问数都在10 或11 问,其中以“说明”和“简析”、“概括”类为主,“评价类”相对固定,基本上每年都有一道题。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指出”属于“辨认”的认知过程,“在长时记忆中查找与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属于“记忆/回忆”的认知过程。“说明”和“概括”属于“理解”的认知过程,是“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构建意义”。“阐/简述”和“简析”属于“分析”的认知过程,其过程是“将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总目的之间的关系”。“评价”是认知过程的第五个阶段,是“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评价”的过程涉及到“检查”和“评论”两个过程,包括“查明”“检验”和“判断”等步骤。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第42 题出现一个“论证”的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史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在每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中,第42 题都是开放程度最大的题目,集创新性和综合性于一体,需要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论证”题就属于典型的需要综合运用各项知识的题目。“论证”的过程需要“回忆”原有的知识,同时还需要进行“理解”和“概括”,并且多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要“创造”一个新的模型并进行适当的评价,上升到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总结,这样一个思维过程。
获取和解读信息其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获取信息重在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是对信息的解读和阐释。
由于间接陈述具有相对灵活性,已逐渐成为高考的主要考查方式。那么学生如何在相对复杂的陈述中找到答题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呢?捕捉时空要素就成为我们解题的关键点。“每一个特殊命题所陈述的事实都有它特殊的时空定位,它们不会重复,时间上是一次性的,空间上是‘不能搬动’的。”在高考题中遇到的这些“特殊命题”需要引起特别关注。如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第42 题,引用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的相关材料:“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在引文的出处特别标上了“钱穆《国史大纲》(1940)”,就是提醒学生要关注“1940”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要求放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国内战事异常艰难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去思考。钱穆先生是呼吁国人要有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心。如果学生能够关注到这个层面,那么这个问题就能轻松解答。解答高考题时,学生面对陌生的情境,需要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对不同的史料进行分类,区分史料产生的时间和类型,并结合作者的时代及相关特征信息作出初步的预判才能明白命题者隐含的意图。再以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甲卷第42 题为例(图略):
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分析的能力。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卫所的性质和功能,预估其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明万历年间”这一时间信息,结合图中的都城、长城、政权界及女真、鞑靼、土鲁番等少数民族分布,进行合理的推测。然后结合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阐释。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是对“时空观念”这一历史核心素养的深度考查和创新表现。
教学的起点始于史料而非史实。“用史料说话”、“无史料不教学”成为当下历史课的常态。但史料教学暴露的问题不少,如运用史料目标不明,仅仅是为了说明或印证教科书中或某个权威的观点。对不同史料的不同功能不作区分,在初中往往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中则有课堂引用史料与试题引用史料不同等问题。对史料的分析和评估就是建构作者的观点与所学知识(或基本史实)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一致性和联系。高考题虽然是通过新材料、新情境呈现,但考查知识点都是原来的主干知识,所以说找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就等于拿到了解答本题的钥匙。
设问往往是一个题目的“题眼”,体现的是命题者对本题的考查角度。近年来高考考查的设问角度主要以“说明”、“概括”类及“简析”、“评价”类为主,可分为“直接提取信息归纳”和“对信息进行解读评价”两个方面。学生拿到题目后,要综合试题设问,将史料进行分析和二次描述,使之符合设问的要求。以设问中最常见的“说明”为例,从认知过程来说,属于理解层次,有些是要描述问题,有些则是要进行原因分析。学生做题的时候首先要判别属于什么问题,才能进行准确作答,如下题: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这是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乙卷第24 题,从学生反馈和抽样结果来看,得分很低,可见这道题对学生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这个“说明”类题,考查学生根据现象进行原因分析,而不仅仅是描述问题。学生通过材料了解“采邑”是由土地和人口组成的,它的扩大就是土地和人口的增多,进而这个题目转化为“土地和人口增多”说明了什么,进而追问土地和人口增多的原因,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对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之后,我们还需要根据试题设问拓展答题的角度,也就是对史料设问进行详细论证的过程。比如说谈到背景的题目,我们就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内、国外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如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乙卷第41 题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这里的设问非常明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史背景”。所以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应该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内、国外等各方面,回答《历史》的背景时可以谈到希腊的城邦政治、人文精神、丰富的历史以及海外贸易及工商业发达等方面,回答《史记》的背景时则需要答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儒家思想的影响及其本身的历史积累等方面。
历史思维能力可以分为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或文字呈现基本的史实依据,学生通过相应的心理活动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进而找出相关史实之间的联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这样的过程就是从抽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史料阅读的有效性。
通过史料教学来提高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是实现学生历史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破解当今“情境化”命题的主要手段。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史料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有效阅读习惯,强化精准阅读能力。目前新高考改革呈现出从全国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的趋势中,回望历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的命制过程,对于我们走好新老高考的衔接之路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2页。
[2]徐奉先:《高考历史学科关键能力考查路径研究》,《中国考试》2019年第12 期,第62页。
[3][4][5][6][美]洛林·W.安德森(Lorin W.Anderson)等著,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51、52页。
[7]张耕华:《历史教学中的时空问题》,《历史教学》(中学版)2018年第2 期,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