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常辉,李文钊*,孙妮,刘楚海,程建凯,阮美娟,李沛
(1.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2.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3)
大豆酸奶是在制作酸奶的原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豆浆,经乳酸菌发酵而成[1]。在与酸奶的结合过程中,大豆的消化率与吸收率得到提高,对于大豆使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也有所提升[2-3]。但是,大豆酸奶在发酵之后会存在令人不愉快的“饭馊味”和“豆腥味”[4],这种不良风味会降低消费者对大豆酸奶的接受程度。目前对于豆腥味的去除方法主要是优化豆浆加工工艺、使用转基因大豆等[5-6]。
酵母抽提物(yeast extract,YE)是以食用酵母为原料,经过β-葡聚糖酶的酶解作用得到的膏状或粉末状的物质[7]。酵母抽提物中的呈味物质十分丰富,包括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及肽等[8],添加到食品中能改善风味。目前,酵母抽提物主要应用于调味品、肉制品等领域,用以增鲜减盐[9-11]。黎怡林等[12]将酵母抽提物应用到鸡精中,可以明显提升鸡肉香气,提高鲜味,丰富产品的质感,提升产品档次。林礼钊等[13]将酵母抽提物应用到黄豆酱中,能明显提升原酿黄豆酱的丙氨酸、谷氨酸、5’-呈味核苷酸等鲜味物质的含量,并在口感上表现出提鲜、淡咸、抑苦、增厚和协调整体口感等应用效果。
本文将两种酵母抽提物(FA37、FA39)添加到大豆酸奶中,综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电子鼻分析和感官评价的方法,探究酵母抽提物对大豆酸奶风味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大豆酸奶的不良风味。
酵母抽提物(FA37、FA39)、酸奶发酵剂: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牛奶: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豆:哈尔滨鑫恒德食品有限公司;白砂糖:广州福正东海食品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YH-A 10002):瑞安市英衡电器有限公司;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QP2010):日本岛津公司;CAR/DVB/PDMS萃取头(50/30μm):美国Supelco公司;电子鼻(PEN-3):德国AIRSENCE公司。
1.3.1 大豆酸奶的制备
豆浆:大豆→室温浸泡12 h→去皮→制浆→过滤→加热(100℃,30 s)→豆浆。
大豆酸奶:豆浆与牛奶(3∶7,质量比)→预热(50℃,10 min)→配料(糖,酵母抽提物FA37、FA39)→杀菌(95℃,10 min)→冷却→接种→恒温培养至相同发酵终点(培养箱温度42℃,7 h)。分别得到原味(未加入酵母抽提物)、FA37(加入酵母抽提物 FA37)、FA39(加入酵母抽提物FA39)大豆酸奶。
1.3.2 大豆酸奶酸度的测定
大豆酸奶酸度的测定参照GB 5009.23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酸度的测定》[14]。
1.3.3 大豆酸奶电子鼻的测定
取大豆酸奶样品10.00 g放入顶空瓶中,盖子封口,用电子鼻对气味成分进行测定,电子鼻测试样品间隔1 s,清洗时间300 s,样品准备时间10 s,检测时间180 s,气体流量400 mL/min,每组样品重复3次。测定时保持室温20℃,且测定环境无异味。PEN3型电子鼻有10个传感器,每个传感器的性能描述如表1。
表1 传感器性能描述Table 1 Description of sensor performance
1.3.4 大豆酸奶风味物质的测定
参照周艳平等[15]的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大豆酸奶的香气成分,然后结合气质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大豆酸奶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称取50.00 g大豆酸奶于烧杯中,加入少量16%NaCl溶液,用转子进行剪切,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16%NaCl溶液对烧杯上残留的大豆酸奶进行清洗,最后定容。用移液枪取5mL该溶液于30mL顶空瓶中,将老化(250℃,1 h)好的固相微萃取头插入顶空瓶中,在60℃水浴的条件下吸附35 min。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WAX,载气为He,进样口温度为250℃,柱流量为1 mL/min,分流比为10∶1,程序升温为初始温度40℃保持3 min,然后以每4℃/min升到150℃,保持1 min,再以8℃/min升至250℃保持6 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为200℃,接口温度为250℃;溶剂延迟时间为1.5min,离子化模式为EI,能量为70eV,数据采集为全扫描,扫描范围(m/z)为35~500。
1.3.5 大豆酸奶的感官评价
大豆酸奶的感官评价从组织状态、口感、香气、滋味和色泽5个角度进行,具体评分标准见表2[16]。由经过培训的10名食品专业人员进行评分,最终结果取平均值。
表2 感官评分标准Table 2 Score criteria on sensory
1.3.6 数据处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数据使用 GCMSslotion进行处理,通过NIST11数据库进行检索相似度大于80%的物质,确认化合物成分。电子鼻数据使用Winmuster进行处理,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载荷分析(Loading)。数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进行统计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差异性分析,利用Origin9.0绘制图像。
参照1.3.1的方法制备豆浆,然后将豆浆与牛奶按照3∶7(质量比)混合,加入8%的糖和0.2%的菌粉,酵母抽提物FA37和FA39的添加量为0.03%,在42℃下发酵7 h进行大豆酸奶的制备。在4℃冷藏12 h后熟,后熟完成后分别在第 1、6、11、16、21 天对酸度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
图1 pH值随时间的变化Fig.1 Changes in pH value over time
酸度是衡量酸奶品质口感的一项重要指标。菌种在牛乳与豆乳中生长、繁殖和发酵,在菌体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乳糖和半乳糖等,并进一步分解产生乳酸,使得酸奶的酸度增加[17]。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酸度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在贮藏过程中,酸奶会产生冷藏后熟现象,菌种会继续发酵产酸,与原味大豆酸奶相比,FA37大豆酸奶和FA39大豆酸奶的酸度更高,这可能是因为酵母抽提物的加入没有抑制菌种的生长代谢,并且由于其本身含有多种氨基酸,组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等可以提高乳酸菌的生长活性[18]。
2.2.1 主成分分析
对原味大豆酸奶和加入了酵母抽提物FA37、FA39的3种酸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图2。
图2 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PCA分析图Fig.2 PCA analysis diagram of electronic nose sensor response value
从图2可知,主成分1(PC1)贡献率为97.20%,主成分2(PC2)贡献率为2.20%,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9.40%,可以有效反映出绝大部分原始数据。其中,未添加酵母抽提物的大豆酸奶离原点最远,对主成分1的贡献率最大;添加FA39酵母抽提物的大豆酸奶对主成分2的贡献率最大。同时3个酸奶样品在坐标系中相对分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3个样品香气成分差距较大,具有区别。
2.2.2 载荷分析
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Loading分析图见图3。
图3 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Loading分析图Fig.3 Loading analysis diagram of electronic nose sensor response value
通过载荷(loading)分析,可以知道不同传感器在PCA分析中的贡献率大小。对应传感器的点如果接近(0,0)并且位置相近,则说明其电信号变化较弱[19]。W5S对第一主成分贡献率最大,W1W对第二主成分贡献率最大,且与其他传感器之间的差距较大,它们分别对氮氧化合物明显和对硫化物灵敏,对很多萜烯类和有机化合物也敏感。
酸奶挥发性成分总离子流图见图4,原味、FA37、FA39大豆酸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见表3~表5。
表3 原味大豆酸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Table 3 GC-MS analysis result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of plain soy yogurt
表4 FA37大豆酸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Table 4 GC-MS analysis result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of FA37 soybean yogurt
表5 FA39大豆酸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Table 5 GC-MS analysis result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of FA39 soybean yogurt
香气成分是构成发酵产品风味的主要指标,是多种挥发性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的技术分析加入酵母抽提物后大豆酸奶的风味变化。而大豆酸奶中呈现出豆腥味的物质主要有己醛、2-戊基呋喃、戊醇、1-辛醇、1-辛烯-3-醇、庚醇、1-壬醇、苯甲醛、2,2-二甲基丙醇等,这些物质的相对含量越高,豆腥味越严重[20-21]。
从表3可以看出,原味大豆酸奶中共检测出18种化合物,其中包括1种酯、1种呋喃、1种胺、3种酸类、3种醛类、4种酮类、5种醇类。甲酸己酯和反-2-辛烯醛是原味大豆酸奶的主要风味物质,它们的相对含量占到了近一半,其风味描述为苹果和未成熟的梅子香气,具有相应的甜味脂肪和肉类香气并有黄瓜味。其中豆腥味的风味成分有6种,包括己醛、2-戊基呋喃、1-戊醇、1-辛醇、1-辛烯-3-醇、庚醇,其相对含量为22.83%。同时它还有4种不良风味物质,其中丙基丙二酸、癸酸呈现出腐败的脂肪气味,二甲胺有鱼油的恶臭。
从表4可以看出,FA37大豆酸奶中共检测出20种化合物,其中包括1种酯、1种呋喃、2种酸类、2种醛类、6种酮类、8种醇类。与原味大豆酸奶一样,甲酸己酯和反-2-辛烯醛是其主要风味物质。其中豆腥味的风味成分有7种,包括2-戊基呋喃、1-戊醇、异戊醇、1-辛醇、2-甲基-1-戊醇、庚醇、正己醇,其相对含量为14.73%,与原味大豆酸奶比相对含量降低,这与彭颖等[22]研究酵母抽提物可以有效吸附正己醇等豆腥味物质相一致。另外,加入酵母抽提物FA37的大豆酸奶还新增了4种风味物质,包括2,3-丁二酮、3-庚酮、3-甲基-2-己酮、3-羟基-2-丁酮,其风味描述为黄油香味,类似梨的水果香味和令人愉快的奶香味这可能是由于酵母抽提物FA37本身的挥发风味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醛类和酮类,加入到大豆酸奶中,丰富了香气成分。
从表5可以看出,FA39大豆酸奶中共检测出24种化合物,其中包括2种酯、1种呋喃、2种酸类、5种醛类、6种酮类、8种醇类。FA39大豆酸奶中醛类、酮类和酯类的含量高,对风味物质的贡献大。与原味大豆酸奶一样,甲酸己酯和反-2-辛烯醛是其主要风味物质。其中豆腥味的风味成分有9种,包括2-戊基呋喃、1-壬醇、异戊醇、1-辛醇、3-甲基-1-己醇、庚醇、苯甲醛、己醛、2,4-癸二烯醛,其相对含量为12.15%,与原味大豆酸奶比相对含量降低。另外,加入酵母抽提物FA39的大豆酸奶还新增了4种风味物质,包括2,3-丁二酮、3-甲基-2-己酮、甲酸戊酯、3-羟基-2-丁酮,风味描述为黄油香味,水果香,令人愉快的奶香味。FA39大豆酸奶与原味大豆酸奶相比,其豆腥味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降低,同时其香气成分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酵母抽提物FA39本身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醛类和酮类,加入到大豆酸奶中,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豆腥味,增加了香气成分的种类。
综上所述,FA37大豆酸奶和FA39大豆酸奶与原味大豆酸奶相比,挥发性风味物质增加,豆腥味物质的相对含量减少,对于原味大豆酸奶的不良风味有一定的掩盖作用。
大豆酸奶感官分析图见图5。
图5 大豆酸奶感官分析图Fig.5 Sensory analysis diagram of soy yogurt
从图5可以看出,加入酵母抽提物FA37和FA39的大豆酸奶与不加酵母抽提物的大豆酸奶相比较,组织细腻,酸甜适中,口感爽滑,豆腥味较淡,有大豆酸奶独特的酸香味;整体上对于酵母抽提物FA37和FA39的大豆酸奶接受度较高。
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电子鼻技术和感官评价,分析添加酵母抽提物FA37和FA39的大豆酸奶,并与未添加酵母抽提物大豆酸奶(原味)相比较,结果表明原味大豆酸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一共有18种,主要为酮类、醛类和酯类,其中豆腥味成分的相对含量为22.83%;加入酵母抽提物FA37、FA39的大豆酸奶,挥发性风味物质增加,豆腥味成分的相对含量减少,分别为14.73%和12.15%;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种类酵母抽提物的大豆酸奶的各体系区分度良好,在整体风味上具有差异;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加入酵母抽提物的大豆酸奶评分较高,具有良好的改善大豆酸奶风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