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方方 实习记者 鲁哲
四十年前,袁玉兰曾对未婚夫许下诺言,“你为国捐躯,我代你尽孝。”四十年来,她始终把烈士母亲当成最亲的人,用温暖的情感抚慰心灵,用勤劳的双手为老人创造幸福的晚年生活。一句承诺,一生坚守。她为遵守一份年少时的诺言,悉心照顾一位本无关系的老人,毫无怨言不离不弃,奏响了一首跨越血缘的“亲情”之歌。
——题记
清晨,天微微亮,天空夹带着细雨,气温骤降。在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椅城社区中,68岁的袁玉兰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为93岁的“妈妈”袁和菊打水、穿衣、做早饭。
“虽然我们并无血缘关系,但是我觉得她就像我亲妈妈一样。”每当提起袁和菊,袁玉兰总是这样笑着回答。其实,袁和菊是袁玉兰未婚夫张宜华的妈妈,不幸的是张宜华战死沙场,袁玉兰便无怨无悔地照顾“妈妈”42年。
“你为国捐躯,我代你尽孝。”袁玉兰曾立下承诺,要把“妈妈”袁和菊当作是世上最亲的人。而今,她为坚守一份年少时的诺言,四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顾一位本无关系的老人,毫无怨言不离不弃,奏响了一首跨越血缘的“亲情”之歌。
在上个世纪70年代,袁玉兰与同村的拖拉机手张宜华经媒人介绍相恋。此时的袁玉兰家住在重庆市忠县石宝镇晨溪村晨溪大队1组,而张宜华家住在晨溪大队6组,两户人家间隔很近。袁玉兰家里有兄弟姐妹6个人,袁玉兰排在老大,生活虽不富裕却十分喜乐。而张宜华的家里,只有他跟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唯一的一个妹妹也在几岁的时候不幸夭折了,张宜华的父亲,在其上小学的时候离世了,家庭不堪重负。
为此,村里不少人都议论纷纷,“张宜华这样的家庭,袁玉兰嫁进去,肯定是要‘受罪’的。”但是在袁玉兰的心里,却始终觉得张宜华是一个勤奋而又孝顺的男人,“他为了给母亲减轻压力,分担农活,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才匆匆回到家中。”
张宜华这份对母亲的孝顺也更加坚定了袁玉兰的决心。一来二去,在两个人的渐渐熟悉和了解中,互相产生了好感,在认识的第二年,袁玉兰和张宜华就订了婚,并且他们相约来年结婚。本以为可以过上平静安稳的生活,可殊不知这份对幸福的向往,却在不久之后被打的稀碎。
图为袁玉兰(右)与彭国政带着袁和菊一起合影留念
1974年底,县人民武装部到村里征兵,“参军报国”是每一个男儿的梦想,张宜华也不例外,看着宣传告示,张宜华有股冲动,想要直接填报,奔赴疆场,只是一想到,家里孤苦无依的母亲、欣喜待嫁的未婚妻,张宜华又迟疑了。
迈着沉重的步伐,张宜华回到了家中,本想要将参军报国的心思告诉了母亲,但是看着年迈母亲不由心酸,张宜华始终不能下定决心。“我要是走了,我的母亲又有谁来照顾呢?”万般纠结的情绪,压的张宜华几乎喘不过气来。
善解人意的袁玉兰瞧见张宜华的样子,又想起最近村子里沸沸扬扬的“征兵热”,心下了然,就对他平静的说了一句,“你安心去服役,把妈妈交给我照顾。”张宜华紧紧地盯着袁玉兰的眼睛,有点难以置信的问道,“什么?”而袁玉兰只是微微一笑,“我一定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照顾好老人。”张宜华激动地看着袁玉兰,双眼之中不由带上几抹感激与歉疚,袁玉兰宽慰地拍了拍张宜华,二人决定取消来年的婚礼。但或许令袁玉兰没有想到的是,一份这样沉甸甸的承诺,竟成了自己一辈子的责任。
最终张宜华还是踏进了“入伍”的行列之中,临行之前张宜华摸着袁玉兰的头发声音哽咽地说道,“等我退伍回来,我们就结婚。”
袁玉兰点了点头道,“好,我等你。”就这样,袁玉兰眼眶含泪地看着张宜华越走越远,直到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对于一个待嫁的少女而言,她怎会舍得自己的未婚夫奔赴于千里之外,只是她深知张宜华的为人,又明白入伍参军,对张宜华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以袁玉兰只能压下心头的不舍与思念,送他离开。
2000多公里的距离丝毫没有阻挡两个年轻人炽热的心,那时的通讯远不如现在发达,但袁玉兰与张宜华二人便始终以“写信”的方式来保持联系,互诉思念。
恰如离别时所承诺的那样,袁玉兰时不时地会到张宜华的家里,帮助他的母亲干活,也会在收到来信时,眉飞色舞地同他的母亲讲述张宜华的现状。就在袁玉兰满心期待着张宜华的退伍之日,成亲之时,张宜华的死讯,让一切的明天都不再作数。
“我和战友即将奔赴战场,打赢了这场战争,我就回家,但如果子弹不长眼,拜托你照顾好我的妈妈……”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在西藏军区当了4年兵的重庆忠县青年张宜华踊跃报名参军,在奔赴前线之前,给未婚妻袁玉兰写了这封信,把老母亲托付给了自己的女友,殊不知,这是袁玉兰最后一次收到张宜华的信件。
袁玉兰看完信件之后心中惴惴不安,但是为了能让张宜华放心,袁玉兰暂时按压下心头的不安写道,“别乱说,你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是应该的,你不用担心,无论怎么样,我都会照顾好妈妈。”袁玉兰搓着手将信件寄出,看向无际的天边,心中暗暗祈祷,只是张宜华却再也无法收到这封信了。
不久之后,部队便传来了张宜华的噩耗。“为了掩护战友,张宜华不幸被子弹射中,壮烈牺牲。”袁玉兰乍愣的看着,眼泪不自觉地从眼眶滑落,口中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脑海中却满是张宜华的绝笔信件。
那个承诺要与自己携手相伴一生的人,终是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国家,将自己的血肉献给了自己伟大的理想。
“他入伍4年,一次都没回过家,那一走竟是永别。”每当提及张宜华,袁玉兰眼中仍噙满泪水。
图为袁和菊正看着儿子张宜华的遗照
张宜华是家中的独子,又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当袁玉兰一路哭着赶到未婚夫的家后,一眼便看见了头发花白的袁和菊正抱着儿子的遗像,眼泪在她的脸上淌出泪河。袁玉兰的心如同针扎,她抹去脸上的泪,走进房门对着袁和菊就叫了一声,“妈”。袁和菊并没有答话,袁玉兰清楚,失去儿子的她此时心痛欲裂。“她是一个命苦的女人,她的丈夫和女儿已经过世,现在儿子也离开,就剩下她一个了。”
从那一天起,袁玉兰便住在袁和菊家,一边料理未婚夫的后事,一边照顾几近崩溃的袁和菊。待所有事情处理完毕后,袁玉兰回了趟家。可当她刚端起饭碗,眼前忽然就浮现出袁和菊抱着儿子遗像流泪的画面,不禁担忧起老人家的身体,于是萌生了想搬过去陪她的念头。
“自己是家里的老大,而且又还没有结婚过门,贸然搬到袁和菊的家,会不会引起旁人说闲话?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吗?”辗转反侧想了两个晚上,袁玉兰最终决定去践行当初对未婚夫的承诺——好好照顾他的母亲。而袁玉兰的决定,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去吧,去照顾好英雄的妈妈,别给咱家丢脸。”
就这样,袁玉兰带着行李,踏进了袁和菊的家门,“妈,宜华走了,我来照顾您。”看着袁玉兰将包裹里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却丝毫没有走的意思,袁和菊心生诧异,“玉兰,你来看过我了,回去吧……”但袁玉兰却斩钉截铁地说道,“妈,我不走了,从今天起,您就是我的妈。您不要担心,宜华不在了,我替他照顾您,让您长命百岁,为您送老归山。”
对此,村中的不少人都议论纷纷,“袁玉兰真傻,张宜华已经走了,她不赶紧找个婆家嫁了,待在人家家里干什么?”对于人们背地里说的话,袁玉兰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但一想起对张宜华的承诺,再看看因为丧子之痛病倒了的袁和菊,“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袁玉兰在心中默念道。
图为袁玉兰(右)为袁和菊穿衣打扮
图为袁玉兰(左)为袁和菊剪指甲
接下来的日子,袁玉兰带“妈妈”袁和菊看病,替她熬药,待她如亲生母亲一样好。在袁玉兰的悉心照料下,袁和菊的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自从袁玉兰主动上门“认亲”,袁和菊心中的丧子之痛,慢慢就被安慰所抚平,但是因为哭泣过多,袁和菊的右眼几乎失明,左眼也看不清楚,再加上贫血十分严重,袁和菊的身体远不如以前。于是,袁玉兰除了每天晚上用热毛巾给袁和菊敷眼睛滴眼药水之外,还为了袁和菊的病情四处求医,买回药来,熬好之后,再一口一口地喂给她。
对于袁玉兰的付出,袁和菊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的儿子已经牺牲了,她不能再耽误这位好姑娘,于是,她找来了自己的哥哥,也就是张宜华的舅舅当说客。“你照顾阿姨这么久了,孝心、爱心都尽到了,可你已经26了,不能再耽误了。”舅舅的话是什么意思,袁玉兰自然清楚,可她对张宜华有承诺,怎么能抛下老人不管,“我答应过宜华,要替他照顾妈妈。”无论众人怎么劝说,袁玉兰就是不离开。最后,袁和菊只好假装生气,不吃不喝,害怕袁和菊的身体出状况,袁玉兰松口了,但她也提了个条件,“嫁人可以,但必须带着妈妈,这是我对宜华的承诺。”
这样的条件,哪家小伙敢接受?眼见袁玉兰年过30,依旧没有成婚,这让袁和菊担忧不已。终于,1981年,在张宜华舅舅的牵线做媒下,家住武陵镇的彭国政没有拒绝。彭国政比袁玉兰大一岁,是武陵搬运队的一名搬运工,家里兄妹4人。张宜华的舅舅见彭国政踏实本分,就为他和袁玉兰牵线做媒。“听人介绍了袁玉兰的情况后,我当时就认定她是个好姑娘。见到她本人后,我更觉得她是个好姑娘。”
“多个妈妈,多份福气!”就这样一来二往之后,袁玉兰和彭国政于1980年10月,在袁和菊家简单地举办了婚礼,婚礼在袁和菊家举行,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一丝喜气。婚后,彭国政尊重袁玉兰的决定,当起了“上门女婿”。孩子出生后,一直叫袁和菊“奶奶”,彭国政又从“女婿”变成了“儿子”。
也许是家里的“生机”感染了袁和菊,袁玉兰成婚后,她再也不抱着儿子的遗照发呆流泪了,有时还会帮袁玉兰喂喂鸡鸭。
40多年来,无论外面的世界怎么变化,无论搬到哪里,彭国政和袁玉兰始终把袁和菊带在一起。这一世,他们已经成了一家人。
彭国政是武陵搬运队的一名工人,工作地点距离袁家有点远。但为了照顾袁和菊老人,他经常下班后步行两个多小时,回到家摸黑再把重活累活干了,第二天再步行回到码头上班。1981年底,袁玉兰生下女儿彭燕,两年后又生了儿子彭波,一家五口就挤在20多平方米的小土屋内。
为了减轻丈夫身上的生活压力,袁玉兰也做起了搬运工,跟彭国政一样在码头,来回扛着一百多斤重的大包。即便是日子过得再艰苦,但是夫妻俩从来没有怠慢过“妈妈”袁和菊。农忙的时候,她在家帮忙种地,农闲的时候,就跟着丈夫一起去做搬运工,为了让袁和菊过得舒心一些,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把家里收拾妥当,把饭做好,这才出门。
平日里,袁和菊爱吃鸡蛋,袁玉兰便每天早上都给她煮一个。“早上爱吃荷包蛋,下面条时爱吃油煎蛋……玉兰记得很清楚,总是变着花样给我做。”说起吃饭,袁和菊很感慨,一日三餐,袁玉兰都会照顾到她的口味,而且家里还定了个规矩:老人每顿都吃新鲜饭,不让她吃一点剩饭剩菜。袁和菊怕寂寞,夫妻俩几乎没出过远门,家里始终留一个人守着;老人爱凑热闹,袁玉兰经常陪她逛街、走亲戚……
冬天怕老人冷,又担心电热毯不安全,袁玉兰给老人准备了三套棉睡衣、两个电热水袋和一个木制取暖器。老人的围巾,材质从羊毛到绒料,颜色从紫到红,足足有16条之多,都是袁玉兰买的。不仅袁玉兰对袁和菊好,就连他的丈夫彭国政,也把袁和菊当作亲生母亲看待,知道袁和菊身体不好,便跑到上山去找艾草,一捆一捆地背回家,让袁和菊用。
不仅如此,袁玉兰的父母对女儿照顾袁和菊一直支持和鼓励,对女儿这么多年如一日的行为也感到骄傲。一天,袁玉兰的妈妈上门看望袁和菊,轻轻握着她的手,感觉她的掌心和手指都很柔软,根本没有想象中农村老太该有的粗糙,而且看她脸色也很红润,就故意逗她开心,说她越活越年轻了。袁和菊发出爽朗的笑声,“是啊!多亏了玉兰夫妻俩对我悉心照顾。你们养了一个好女儿,让我这孤老太婆享福了!”
“看,这是我女儿给奶奶买的衣服,光是这种就买了三套。”袁玉兰摸着“妈妈”身上的绒衣笑呵呵地说。在袁玉兰的影响下,她的两个子女也非常孝顺老人,经常给老人买衣服、鞋子,完全把老人当亲奶奶一样对待。“玉兰不仅自己把老人当亲人,还带动和感染了一家人对老人好,这太让人佩服了。”邻居陈建文说,他与彭国政是发小,亲眼看着袁玉兰和彭国政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老人,非常感动,“做一两件好事容易,可做40多年,做一辈子,真的太难了,换了是我,根本做不到。”
2016年10月,袁和菊不小心摔了一跤,袁玉兰夫妇迅速把她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看着片子皱起了眉头:“老太太这一跤摔得不轻啊,得置换股骨头,否则不能行走了。”袁和菊一听就急了:“医生,这得花多少钱?”“3万左右吧。”医生说。“什么?3万!”袁和菊拉住袁玉兰的手,“闺女,这么贵,咱不治了。我都这把老骨头了,就躺在床上度日子吧!”袁玉兰左一个妈右一个妈地劝说,老人就是不愿做手术。这时,陪在一旁的孙女安慰她:“奶奶,这手术属于大病医疗,一半费用可以报销呢,您放心治吧。等您治好了,我还要带您去看外面的风景呢。”听孙女这么一说,袁和菊动心了,“那……那就换吧。”
经过40多天的住院治疗,老人置换股骨头后出院,可以正常行走了。如此高龄的老人在进行这样的手术后能恢复这么快,连医生都感到吃惊。而更让医生、护士感动的是,每天坚持为病人喂饭、擦拭身体、陪夜及做康复训练和心理抚慰的袁玉兰和彭国政,竟然与老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同病室的病人家属也纷纷感叹:“很多亲生子女都做不到对老人这么好,他们太难得了!”
今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发布2021年“诚信之星”,10人中,袁玉兰榜上有名,也是重庆唯一的一位。“自己做的这些事十分平常,烈士是英雄,奉养英雄的母亲是本分。”袁玉兰说。如今,袁和菊身体仍然硬朗,袁玉兰依旧用日复一日的付出和关爱,践行着一诺千金的誓言。
图为袁玉兰(左)喂袁和菊吃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