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曼曼,罗人彰
(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211)
慢性下腰痛(CLBP)是一种脊柱疼痛综合征,以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感、放射性疼痛以及腰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治疗该疾病除常规对症治疗外通常会辅以运动疗法,其中悬吊训练法(SET)是以持久改善肌肉骨骼疾病为目的,结合主动训练,激活核心肌群的一种运动疗法,且因其副作用小、方便且低价的优势在CLBP的干预疗法中得以广泛运用[1],但该方法形式单一、训练中的动作体位具有局限性以及对器械有较大的依赖性,致使核心肌群以及腰椎功能恢复缓慢,患者生活质量不能得以有效改善[2]。普拉提(Pilate)运动主要是锻炼人体深层的小肌肉群,维持和改善外观正常活动姿势、达到身体平衡、创展躯干和肢体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强调对核心肌群的控制、加强人脑对肢体及骨骼肌肉组织的神经感应的一项全身协调运动,用于该疾病可能有效。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SET结合Pilate运动治疗CLBP患者,探讨其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20年的8月收治的CLBP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35~60(44.39±10.03)岁,身高157~173(164.73±7.49)cm,病程:20~45(32.35±10.42)个月,体重56~72(63.77±7.56)kg;腰痛部位:L416例、L59例、L5S17例。观察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36~61(44.21±10.97)岁,身高157~172(164.55±7.10)cm,病程:21~45(33.24±11.01)个月,体重55~72(63.46±7.48)kg;腰痛部位:L416例、L510例、L5S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下腰痛的诊断标准,腰椎MR检查或存在局部椎间盘信号增高和或Modic征;久坐、久站或者活动均可加重疼痛;VAS评分≥3分等[3]②疼痛时间大于3个月;③近1个月未接受任何运动及药物治疗。
1.3 排除标准①患者有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或畸形;②有腰椎手术史和外伤史;③腰痛由内脏疾病引起。
1.4 方法 两组均训练1个月。
1.4.1 对照组 予以SET干预。训练设备为Redcord公司生产的SET康复装置进行治疗。初期首先置患者于俯卧位,在其胸部和腹部各放一根非弹性宽带绳,大腿远端放一根非弹性窄绳;其次降低治疗床高度,使其躯体处于悬空水平位,此时康复师将双手分别置于患者腹部和骶尾部,并对其腰椎部位进行轻微调动,直至腰椎处于中立位且前凸2mm,继而双手撤离患者躯体,嘱患者处于当前体位,待腹部有疲劳感时停止该体位并记录时间。短暂休息后重复之前动作,1组5次,每天5组。中后期根据患者治疗情况调整绳子数量及宽窄度。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Pilates运动。可有选择性的进行以下动作:第一:平躺在地板上放松颈部,缓慢呼吸并收缩腹部,轻微抬起上半身。第二:仰卧于地板上,收缩腹部,双足离开地面但后背须紧贴地面,颈部处于放松状态,呼气时抬头提膝,使膝盖尽量靠近上身。第三,保持俯卧位,头向前而肩下沉,缓慢将下腹部抬离地面(腹肌仍保持收缩)。吸气时抬头,使上体离开地面且收紧背部肌肉,呼气时上体制动,双腿离开地面,当背部感到疲劳时停止。以上动作均为每天1次,每次30min,每周5次,4周1疗程。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核心肌力。
1.5.1 疼痛程度[4]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
1.5.2 腰椎功能[5]①运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情况;由9个问题组成,每题6个选项,选项越高分数越高,总分=实际得分/45×100%,最终得分越高则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②Roland-Morris(ROQ)功能障碍表评价自身功能障碍:总分为24分,分数越高,功能障碍越明显。
1.5.3 核心肌力 采用TORSO CHECK系统检测核心肌力,分为左右旋力、前屈力和后伸力、左右侧弯力6个方向进行测试,在单位时间内用最大的力量做以上动作,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核心力量越强。
2.1 疼痛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4 32治疗前4.30±1.01 4.32±1.03治疗后1.22±0.17①②1.98±0.20①
2.2 腰椎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ODI和RO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DI和RO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ODI和RO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4 3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ODI 14.01±4.11 5.32±1.47①②13.45±4.23 9.01±1.02①ROQ 7.81±2.13 2.01±0.23①②7.69±2.45 3.98±0.45①
2.3 核心力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右旋力、前屈力和后伸力、左右侧弯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右旋力、前屈力和后伸力、左右侧弯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右旋力、前屈力和后伸力、左右侧弯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核心力量评分比较(±s,分)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核心力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4 3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左右旋力40.92±6.45 56.86±8.93①②41.00±6.54 45.82±7.93①前屈力和后伸力53.12±3.21 62.51±5.13①②52.89±3.32 54.02±4.78①左右侧弯力40.01±3.12 53.70±6.78①②40.32±3.45 44.89±5.98①
CLBP是由分布在前、中、后脊柱上的游离神经末梢受到外伤或炎症刺激,痛觉经传入纤维传至脊髓,再上行传至中枢产生的一种疼痛。患者肌群力量减弱且伴有阶段性腰椎失稳,因此增加腰椎稳定性、缓解疼痛、改善腰部功能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措施,因此临床治疗该疾病除常规治疗外还会辅以相应的运动康复疗法,进而达到减轻疼痛,改善腰部功能,稳定核心肌群的目的[6]。SET是指利用悬吊绳将身体局部或整体悬吊起来,使身体在不稳定支撑状态下进行运动的一种体能训练手段,是典型的稳定核心肌群的运动[7]。但该疗法形式单一且依赖相关器械,在患者中不能有效推广,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且便捷的运动疗法对该疾病的干预至关重要。
Pilate运动是一种舒缓全身肌肉且能够提高人体躯干控制能力的一项全身协调运动方式,该运动方式通过对核心肌群的控制,使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及核心肌群的力量增加,进而达到改善整体肌群的功能。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SET结合Pilate运动可减轻患者疼痛,可能的原因是首先SET训练时,患者躯体处于悬空状态且保持腰椎处于中立位,即让患者在相对不稳的情况下,先行低负荷的腰部稳定肌训练,以此来激活稳定肌群,随后进行对整个核心肌群的高负荷训练,以此恢复多裂肌,腹横肌等核心肌群的协调控制能力和力量,进而减轻疼痛[8],同时联合Pilate运动可进一步增强局部肌肉与整体肌肉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腰椎部的局部核心肌肉,降低稳定腰椎系统所受的力,进而保持腰椎部位稳定性,使得脊柱正直和骨盆中立,降低腰椎对痛觉感受器所发出刺激的感知力,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9]。
由于CLBP患者起局部稳定功能的肌肉均有不同程度萎缩和功能下降的问题,使得整体肌肉产生不良运动方式,而长期不良的运动模式易使肌肉产生疲劳感和疼痛感,进而影响腰椎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ODI和ROQ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右旋力、前屈力和后伸力、左右侧弯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Pilate运动可通过增强核心肌群力量,进而改善患者腰椎功能[6]。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在进行SET训练时患者处于悬吊状态,基本不会受到重力的影响,机体本身可以有效控制自身的运动,且由于悬吊装置的存在,患者可以得到全面保护的感觉,可以将肌肉与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以此缓解肌肉的紧张或痉挛状态,改变不良运动方式,进而改善腰椎功能;另一方面在进行Pilate运动时,虽然患者腰部肌群一直处于中立位且腹肌处于收缩状态,但其他部位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以此激活可进行等长收缩运动的深层局部肌肉,进而使局部肌群和整体肌群的功能得以协调,养成更为正确的感觉运动能力,更有针对性的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同时增加神经冲动的传导性,诱导核心肌群进行收缩,进而增加其灵活性,同时增加肌纤维,使核心力量变大,达到增加肌群力量的目的[10]。
综上所述,SET结合Pilate运动应用于CLBP患者可通过减轻疼痛,增加核心力量,进而改善腰椎功能,但本研究由于观察时间短且样本量小,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倚性,有待临床后续进行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