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云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在教学上首先体现为学科之间的融合,在统编新教材使用以来,特别是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本政治教材与现行的历史统编教材有大量交叉重叠的内容,因此,许多思政教师苦恼于必修一教学内容与历史课的不同,努力让自己的教学不同于历史课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我们可以从课程标准这份统领性文件中寻找两个学科之间的互联点,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从课程性质上看,高中思政课是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而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可见,思政课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及其实践功能,教学中要以理服人,重视在“为什么”“怎么做”和“怎么办”的追问中,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而历史课更多的是在阐述历史事实及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教学中要论从史出,重视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追问中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而学生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办”的认知逻辑递进中更容易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这样教师可以精选浩如烟海、丰富翔实的史实,为深奥难懂的政治理论讲解服务,或者利用鲜活丰富的史实为有意义的情境创设提供重要的素材来源,从而为议题设置、活动创设、任务开展奠定基础。教学《伟大的改革开放》时,教师课上实物展示——票据,与学生探讨当时为什么发放各种商品票据?借用浙江温州的“八大土事件”材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乐清县有关部门要对“八大士”的商品经济行为进行查处?通过师生对话、生生交流,得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的思想观念落后要求我们进行改革开放。接着,指导学生结合部编高一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教材内容,归纳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阐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从学科核心素养看,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虽然学科核心素养是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科间的核心素养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应把握学科之间的关联性,重视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思政学科的“政治认同”与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为了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指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政治认同素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情怀是一种最深刻、最根本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有相似和关联之处,科学精神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在特定的时空联系中对事物进行反思、批判的思维品质。对搜集到的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更需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进行。而搜集史料的过程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培养沟通和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基本资源,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传承优秀文化和塑造正确价值观的指南,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深挖高中思政课教材中“四史”教育内容,找准政史融合的切入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门增进历史认知和增强政治认同的课程。[1]教材的历史认知包括对“四史”脉络和“四史”中所蕴含的理论依据的认知。“四史”脉络和理论依据是教材中重要的“四史”教育内容,对其梳理挖掘可以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会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个根本问题。
第一,厘清“四史”脉络,弄懂“四史”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开篇,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涵盖了党史、新中国成立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相关内容。第一课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从原始社会到各阶级社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第二课到第四课全面梳理了近代以来处于黑暗境地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通过长期的艰辛探索,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国家“站起来”、通过改革开放告别贫穷落后面貌“富起来”、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强起来”的奋斗历程。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梳理了以下逻辑链(见图1),弄清“四史”并非四段历史的接续,而是大时间段和小时间段包含交错的,在时间上是叠加的,内容上是关联的。
图1 教材的“四史”脉络
第二,把握基本规律,寻找理论依据。列宁曾说过:“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生产关系,”并“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2]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理解历史演进和历史规律,而这对关系始终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之中,从原始社会到各阶级社会的演进,这条理论主线非常明显。但从第二课开始这对关系并没有特意写入教材之中,需要教师有意引导学生从这对关系出发把握历史事件的必然性。教学《伟大的改革开放》时,设置了总议题:从“四个一”看伟大的改革开放之路,除了依据课标和教材,下设子议题为一次转折:改革开放是一条破局之路;一段历程:改革开放是一条引领之路;一个国家:改革开放是一条正确之路。之外还特意在开篇增加了一个子议题:一对规律:改革开放是一条必然之路。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角度,理解当时的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必然性,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寻找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审视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
课堂是学校进行“四史”教育的主阵地,依托教材中“四史”教育内容,在把握学生原有认知和遵循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模式多样化,让“四史”教育进入课堂、提升课堂。而鲜活生动的学科课堂、德育融合的混合课堂、行走的社会课堂等,均能为“四史”教育与思政课堂融出乐趣,促使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用细节充实,打造鲜活生动的“第一课堂”。学科课堂作为传播知识、铸魂育人的第一课堂,应在细节上打动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所涉及的“四史”内容概括性比较强,教师要注意补充“四史”中的历史细节。一方面,注重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将有本地域特色的“四史”故事融入课堂中,增加“四史”教育的熟悉感和亲近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某教师以“跨越山海,探新时代新在何方”为总议题,讲述厦门帮扶临夏,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故事。通过让学生课前调查收集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发展的资料,引导学生感悟厦门的变化发展,共话新时代;请同学们结合厦门、临夏的发展变化和对临夏民众的访谈,绘制两地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图,共绘新生活;展示厦门帮扶临夏的十年间,助推临夏发展的举措和采访本校到临夏支教教师,感受厦门、临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人民,共谱新时代。最后将厦门、临夏的发展上升到整个新时代的中国,激发学生为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另一方面,注重与其他载体配合,开设校本课程。本校政治组开设《“趣”聊四史》的校本课,课程内容有“歌声绕梁听‘四史’、电影评介看‘四史’、品文荐书读‘四史’、文物欣赏学‘四史’”等章节,让学生在歌曲、影片、书籍、文物等特殊载体细节中获取“四史”知识,延展“四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与现实结合,创设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四史”进课堂不能止于课堂内的认知,还强调与现实结合进行实践。“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而课堂不仅有规定时间、教室、教材和师生共同在场的“第一课堂”,还有走出教室与现实结合的实践课堂,如德育融合的混合课堂、行走的社会课堂等“第二课堂”。一方面,将“四史”教育与学校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如“青言青语,共忆党史”红色党史进课堂学生宣讲、“童心向党,学习雷锋好榜样”志愿服务、“致敬百年征程,传音青春梦想”配音大赛等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时间,引导学生用线上或线下方式参观展览馆、博物馆、革命历史遗迹、历史人物故居等追寻红色记忆,将“四史”教育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大课堂中,让学生在历史场景中了解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中国故事,切身体会永不泯灭的中国精神。充分拓展了思政课资源,普及“四史”认知、深化历史体验、引领价值导向、形成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历史认同。
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思想活跃,追求新意,厌恶陈旧说教和假大空,对现成理论“入脑”困难,信念“入心”不定,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学生愿听、想听、爱听的方式将教材的理论知识真正进入学生的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从小听着绘本故事长大,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描写形象直观,对青少年有很强的吸引力。用故事启真知促真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中“四史”故事的“魂”和“情”讲好,实现说理与史事的融合,才能让“四史”教育与思政课融出品味。
第一,巧说故事之“魂”,实现价值引领。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任务是深挖学科育人资源,引导学生求真、向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每一课、每一框,甚至探究与分享都在讲述不同时期的“四史”故事。如空想社会主义者建设美好社会的故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故事、党领导人民不懈斗争和奋斗的故事、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故事、可歌可泣的党的人物故事等,每个故事中都渗透着育人价值观,这就是故事的“魂”。教师要自觉将故事的“魂”传达给学生,进而实现价值引领。教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某教师讲述了1932年,东三省沦陷时,上海《东方杂志》以“梦想中未来的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的故事,其中重点讲到了叶圣陶先生和林语堂先生的梦想,用真实、鲜明的叙事说话,让学生在沉浸、叹赏和反思中意识到中国近代以来就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时的青年在追梦和圆梦的过程中,充满激情,不懈奋斗和奉献。而今天的中国人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国梦。“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青年为这个梦想的实现更需要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
第二,巧传故事之“情”,触动学生心灵。要将故事讲到学生心中,触动心灵,关键在于讲述者能否用故事传达深意,感染他人,实现“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其上初一时,他的政治课老师讲授焦裕禄的事迹时情真意切、几度哽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感染了年仅13岁的习近平。因此,教师在讲故事时,只有将故事中的“情”通过自己的情怀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他们的情绪,才能实现师生心灵相通,观念相容,从而焕发无限的生命力。教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某教师在谈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人如何有所作为时,声情并茂带着学生朗诵李大钊《青春》片段,用自己的激情努力营造课堂温情氛围,搭建情怀载体,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时代结合,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