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辉
(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小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指腹股沟疝。该病多因腹腔内脏器或是组织从腹股沟管突出导致,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性疾病[1,2]。该病还是常见小儿外科病,早产儿是主要发病群体,男性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发病时间及发生位置不定[3]。腹股沟疝有斜疝和直疝两种,斜疝占90%及以上,属于最常见腹外疝[4]。腹腔镜手术是该病主要治疗方法,可迅速解决这一问题,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既往临床多在腹腔镜术中应用常规分离腹膜法,但存在应用局限性,需解剖多层腹部结构才能进入腹腔,难以有效分离输精管精索和疝囊[3]。注水分离腹膜法是临床提出的新型分离方法,经实践后发现效果较好[4]。基于此,本文以小儿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注水分离腹膜法、单孔腹腔镜手术联用的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100例小儿疝气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0.6~6岁(3.71±1.83)岁,体重12~23 kg(17.79±3.26)kg,单侧疝气与双侧疝气分别有41例、9例。观察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0.6~5.5岁(3.48±1.84)岁,体重12~24 kg(17.97±3.27)kg,单侧疝气与双侧疝气分别有43例、7例。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观察组(注水分离腹膜法、单孔腹腔镜手术),气管插管麻醉,头低足高平卧位,还需适当倾斜15°,在脐下缘制作一道长度在5 mm左右的切口,创建二氧化碳气腹,并将气腹压力控制在6~8 mmHg,经切口置入腹腔镜,探查患儿的单侧疝气或是双侧疝气。在腹腔镜监测下,于内环口体表投影部位制作一道长度在2 mm的横切口,应用9号针头顺着内环口紧贴腹膜环形注射氯化钠注射液(浓度是0.9%,液体含量是4~8 mL),让腹膜和疝囊外被组织分离精索血管、输精管有效分离。选取腹壁缝合钳钳夹7号丝线,从内翻12点方向出发,顺时针朝腹膜外间隙进行,绕过精索血管表面或是输精管表面。从6点钟方向将腹膜穿破进入腹腔部位,将丝线顺利带进腹腔后将疝针取出。最后自最初进针部位12点方向按照逆时针方向在患儿腹膜间隙潜行,绕过精索血管表面或是输精管表面,自最初6点方向顺着穿破腹膜部位进入患儿腹腔,采用腹壁缝合钳夹住丝线并将其拉出腹外,实现内环口荷包装缝合。将积液或是气体全部排空,拉紧后进行打结,观察内环实际封闭情况,撤除气腹,将脐部切口缝合,完成手术。
对照组(常规分离腹膜法、单孔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法至探查腹腔同观察组,在腹腔镜监测状态下,于内环口体表投影部位制作一道长度在2 mm的横切口,应用腹壁缝合钳钳夹7号丝线,从内翻12点方向出发,在腹膜外间隙中潜行,自6点方向将腹膜穿破,进入腹腔内部,让丝线进入腹腔,然后将疝针取出。之后操作同观察组。
手术指标,包含单侧疝气操作时间、双侧疝气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含阴囊水肿、局部血肿、阴囊积气以及切口感染四项。
所获取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均录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腹股沟斜疝属于常见小儿外科疾病,鞘状突闭合异常或未闭合导致组织嵌顿诱发[1,3]。伴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疝块会逐步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有很高几率诱发疝嵌顿,病情严重患者还会发生睾丸萎缩等严重后遗症,影响身体健康发育[4]。且因为儿童的腹股沟筋膜并未发育完善,所以手术治疗原则为高位结扎疝囊颈,保留疝囊体,不进行腹股沟管修补或是疝囊切除处理。腹腔镜手术是该病首选治疗方案,且伴随着手术的逐步改进,单孔腹腔镜手术成为临床首选方案,具有创伤微小、出血量少、无需解剖腹股沟、术后恢复快、无提睾肌分离以及疝囊分离等操作,对患儿生长发育影响不大,还可迅速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1,3]。但是,单孔腹腔镜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术中损伤睾丸以及术中损伤输精导管等等,这是导致单孔腹腔镜手术普及的主要原因。注水分离腹膜法在手术中应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法原理为水性分离技术,对人体腹膜组织造成的损伤十分微小,主要通过组织空间外科技术及加压液体令组织有效分离。分离期间,水性分离并非单向力,而是注射液体逐步朝周围扩展。其中阻力较小组织部位会有清晰平面形成,可有效增加组织及器官的相对距离,不会对分离后组织、器官造成任何损伤。该法不会对腹股沟解剖结构造成影响,可同时处理患儿的双侧疝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疾病复发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
综上可知,联用注水分离腹膜法、单孔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治疗小儿疝气,患儿的手术相关情况与术后并发症情况更理想,可见手术更具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