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祥辉
(光山县人民医院,河南 信阳 465450)
乳腺纤维瘤是一种混合性瘤,主要发生于乳腺腺上皮及小叶内纤维组织,好发于青年女性人群[1]。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主要手段,然而传统放射状切口术虽可切除瘤体,缓解症状,但其遗留瘢痕面积较大,严重者术后可出现双侧乳房不对称等情况,无法满足患者美容需求[2]。因此探寻一种瘢痕小、并发症少的手术术式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78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研究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现详情如下。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光山县人民医院乳腺纤维瘤患者78例,依照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n=39)与传统组(n=39)。观察组年龄19~45岁,平均(27.96±3.25)岁;肿瘤直径0.6~5.0cm,平均(2.98±0.92)cm;肿瘤数量1~4个,平均(2.29±0.53)个;疾病类型:25例单发,14例多发;传统组年龄20~47岁,平均(28.01±3.17)岁;肿瘤直径0.5~5.1 cm,平均(3.01±0.94)cm;肿瘤数量1~5个,平均(2.31±0.51)个;疾病类型:23例单发,16例多发。两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传统组接受传统放射状切口术。麻醉后,利用B超确定肿瘤部位,注意避开乳腺管,采用手术刀切除乳腺肿瘤及其周围乳腺体,止血,以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切口,绷带加压包扎。术毕,将切除组织送检。
观察组接受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借助B超确认对病灶位置与大小划线标记,同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行局麻或全麻,于局部皮肤沿乳晕边缘以适合的手术刀做1个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组织,并以电凝电极或电热切开皮下层组织,然后沿大乳管走向以拉钩依次分离皮下脂肪组织与乳腺腺体,以楔形切除法切除瘤体及其周围少许乳腺体,行彻底止血,并以可吸收缝合线对切口进行缝合。术毕,将切除组织送检,术后均予以抗生素,以防感染。
观察对比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拆线时间、住院天数、瘢痕及血肿面积。对比两组预后效果,包括乳晕感觉正常、哺乳及双侧乳房基本对称。统计两组并发症(局部血肿、感染、乳腺炎、乳头溢液)发生率。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
表1 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比较
表2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 %
表3 两组并发症与复发发生率比较 例
而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可有效克服传统术式的不足,行弧形切口,与乳房圆弧形轮廓相协调,可隐藏切口瘢痕,缩小瘢痕表面积,保持乳房美观性;同时其充分将乳头与乳晕处血供纳入考虑范围内,通过沿血管实施手术,便于预防血管损伤,降低术中失血量,缓解手术创伤;另外,经乳晕行切口,有助于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以防术后伤口感染[1-3]。本研究采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结果发现,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瘢痕及血肿面积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该术式对减少血肿及瘢痕面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还发现,术后观察组双侧乳房基本对称率、哺乳率及乳晕感觉正常率均高于传统组。显示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可有效保留乳腺正常功能。本研究发现,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传统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应用于治疗乳腺纤维瘤,复发率较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可有效保留乳腺正常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