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现强 陈夏 李丽华
近年来,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动荡加剧,广西外贸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广大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在外贸全流程业务中面临了资金压力,直接掣肘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单融资业务发挥的作用。2021年12月29日,国办《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国办发〔2021〕57号)文强调:要“持续培育发展短期险项下的保单融资业务。鼓励引导银行机构结合外贸企业需求创新保单融资等产品,重点缓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广西保单融资业务多年来经历了“缓慢起步—迅速增长—萎缩徘徊—稳步回升”的发展历程。自治区政府出台系列政策积极中央要求,推动广西保单融资业务重新迈上新台阶,有力促进全区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但是,广西当前仍面临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较低、融资银行风险偏好较保守、政府保障措施力度有待加强、政银保合作有待深化、市场推广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广西外贸出口企业保单融资模式创新发展现状,总结研究广西中小微外贸出口企业保单融资模式创新发展策略,对于未来做好广西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贸易融资服务进一步稳外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义的保单融资既可以是项目融资,也可以是贸易融资。文章重点研究的中小微外贸企业保单融资业务,主要是指在外贸出口企业保单融资实践中,通过保单向出口企业提供的贸易融资,此类业务多发生在一般贸易项下,通常也称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
中小微外贸企业保单融资业务近年来日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青睐。其业务在广西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缓慢起步—迅速增长—萎缩徘徊—稳步回升”的过程。
1.缓慢起步阶段(2007—2010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此时开始在广西成立省级营业管理部,但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仍出于初级推广阶段,区内银行机构和外贸企业对基于出口信用保险的保单融资产品基本还没有接触,个别企业试点使用了保单融资的产品。
2.快速增长阶段(2011—2012年)。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退,全区外贸出口正在复苏,广大中小微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大幅增长。通过中国信保和相关银行的共同推介,保单融资产品使用得到快速增长,一大批中小微外贸企业从中受益。与此同时,由于产品初期设计的不完善和监管措施的不到位,个别不良企业开始滥用保单融资产品。
3.萎缩徘徊阶段(2013—2019年)。由于个别企业滥用保单产品开展虚假贸易融资,在随后的贷款偿还过程中发生了逾期,相关银行据此向保险公司索赔,但保险公司因虚假贸易本身违反了保单对贸易“真实、合法”的基本约定提出拒赔,严重打击了银行开展保单融资的信心。此外,较多银行对于保单免赔条款可能引发融资的敞口风险无法覆盖存在较大顾虑,导致此阶段保单融资业务大幅萎缩。
4.稳步回升阶段(2020年至今)。随着新冠疫情的冲击,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日趋突显。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保单融资业务的作用,全力推动保单融资业务开展。同期,随着企业市场信用环境的日趋完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出口行为的真实性得到多方交互验证、银行和保险机构保单融资业务操作监管流程的完善等,上述因素有效杜绝了虚假贸易融资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政银保”合作、“信保+担保”、跨境金融区块链下台等创新模式的运用进一步覆盖了保单免赔条款可能引发融资的敞口风险,从而极大释放了我区保单融资业务发展的潜力。
2019至今,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广西外贸出口业务进一步承压,广大中小微外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直接影响。在新的形势,中国信保出口信用保险充分发挥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作用,联合多家银行为中小微外贸出口企业创新提供保单融资服务。
1.“政府+银行+保险”模式。即在保单融资中,引入地方政府风险损失补偿支持,鼓励银行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无抵押或弱抵押保单融资的合作模式。在该模式下,中国信保承担了买方信用风险、政策性补偿资金承担了借款人(出口企业)的还款风险,有效降低了融资银行面临的风险,引导银行降低融资条件,鼓励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地方政府出台的“政银保”政策,有效解决了银行对中国信保理赔结果不确定的担忧,从而大幅降低了对出口企业提供资产抵质押担保的要求,帮助企业获得融资。目前,广西首个政银保合作平台——“梧贸通”已成功落地梧州。
2.“白名单”专项融资模式。中国信保与相关合作银行通过该模式事先筛选确定一批出口规模较大的中型外贸企业(年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形成“白名单”,针对“白名单”内企业制定专项的保单融资解决方案。名单内企业办理专项保单融资业务时,银行进一步给予优惠、便利的融资条件,包括仅占用信保在相关银行的金融机构额度、免占企业自身授信额度、免抵押担保物、更低的融资利率等,从而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同时降低融资成本。截至目前,中国信保广西分公司已与广西建行、农行、工行、口行、中行等多家银行分别确定了“白名单”,区内二十余家中型外贸出口企业入选。
3.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模式。201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始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解决跨境金融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问题,2019年3月正式推出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着力提升跨境融资效率和安全性。2021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上线“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该场景模式通过在区块链平台与中国信保建立数据互联和业务对接,支持各家银行线上发起信保保单融资业务查询相关保单、协议、限额、理赔等信息,同时融资银行可通过企业定向授权获取“保额规模”、“国别分布”、“买方分布”等三类中国信保独有数据指标。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银行融资放款时间缩短,效率提升,进一步调动银行办理贸易融资积极性,拓展外贸企业融资渠道。广西作为全国跨境金融区块链“出口信保保单融资”试点业务省区之一,积极参与并推动跨境金融区块链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全区已有广西建行、桂林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3家银行在桂林、北海、钦州、河池、柳州等5个市为8家企业办理跨境金融区块链保单融资业务221笔,放款金额2567万美元,约占全国同类业务总额的6.1%。
4.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线上普惠金融贸易融资模式。该模式由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国信保和相关银行共同研发设计,专门运用于外贸出口中小微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线上申请的保单融资模式。该业务基于中国信保小微信保易保单的信用风险保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大数据支持、相关银行的大数据贷款审批技术,额度授信和贷款发放都由模型和系统自动处理。按照外贸出口企业报关单的一定比例和实际应收账款期提款,给予30天—180天的宽限期,支持人民币、美元、欧元多币种提款,适用普惠金融优惠利率,具有“全线上、保收汇、免抵押、利率低、秒响应、无干预、期限灵活”等优势,最大限度简化了融资业务流程,有效提升了客户体验,精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2021年,中国信保联合广西建行利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广西中小微企业线上办理保单融资业务270笔,为小微企业融资近2135万元人民币。
5.银行保单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银行出口保理业务。买入外贸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的银行作为被保险人,由银行向出口企业整体提供包括融资、风险保障、应收账款管理等多项功能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这种方式充分考虑银行业务流程特点,贴近银行实际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出口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的环节,提高了融资便利程度。2021年,建行柳州分行投保我区首张银行福费廷保单,由中国信保承保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与其越南经销商交易的信用证业务。
1.分担买家信用风险,拓展融资偿还渠道。保单融资基于出口信用保险的保单,通过保单有效管理和保障广西中小微外贸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大幅分担了银行开展保单融资业务可能发生的损失风险,并拓展了贷款的偿还渠道。例如,广西交行柳州分行2017-2018年对东风柳汽开展的多笔保单融资业务因海外买家拖欠赎款发生逾期,中国信保广西分公司及时赔付693万美元,有效避免了银行融资的坏账风险。
2.降低银行融资门槛,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由于出口信用保险的保单发挥了风险保障的作用,银行在办理融资授信的过程中,倾向于弱化甚至取消对企业抵质物的要求,这对于自身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的广大中小微外贸企业而言,获得银行融资的门槛大幅降低,成为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重要方式。
3.节约银行资本占用,解决企业融资贵问题。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相关政策,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风险权重为0%。运用保单融资产品可以大幅减少银行的资本占用,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和资本利用效率。因此,广西相关银行在提供保单融资产品时,其利率相对其他贷款产品更加优惠,从而有效降低了广大中小微外贸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
4.拓宽企业收汇模式,扩大海外业务规模。广西外贸出口企业销售收汇模式大多采用传统的信用证或预付款等方式,收汇风险较小但不利于企业快速扩大市场规模。出口信用保险通过保障收汇直接为企业外贸行为增信,推动我区外贸企业更积极采用适当赊销等方式快速扩大海外业务。同时,保单间接提升外贸出口企业的信用等级,增强了银行的融资信心和积极性,推动银行扩大信贷业务范围和贷款发放,这有利于中小微外贸企业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有效筹集资金拓宽海外业务规模,增强市场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部分在归纳广西外贸出口企业保单融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区内中小微外贸出口企业保单融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文章选择广西电线电缆行业中型民营企业G公司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其开展保单融资业务的行为,并延展总结当前我区中小微外贸出口企业保单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
G公司最早成立于1954年,前身为国有电线电缆企业,2005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公司目前拥有总资产近30亿元,在职员工1300多人,主要经营电线电缆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等。现有近百个系列五千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电缆年生产能力达2000万公里,年产值达50亿元。经过多年的发展,集团公司已经在云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设立了数十家销售分公司,并常年深耕澳洲等海外市场,现在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设有分部,雇用澳籍员工100余人,产品销往澳大利亚全境及周边国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5亿澳元。通过多年的经营,G企业产品在海内外市场已享有较大知名度。
2019年澳洲发生特大山火导致大量房屋受损需要重建,电线电缆需求激增。G企业抢抓机遇,加大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由于电缆行业原料成本占比高,前期流动周转问题凸显。原有银行融资额度无法满足扩产要求,企业急需改善扩大现金流,但又无法拿出额外的抵押担保物以获得银行新的融资。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进一步加剧了G企业的资金压力。G企业的融资难题受到多家金融机构的长期关注,中国信保与相关银行曾多次研究依托保单融资扩大企业授信的可行性。但由于G企业采用中国信保“通过境外关联公司销售承保模式”进行投保,其业务模式是先出口至其澳洲的全资子公司,再由子公司销售到澳洲买方。这给相关的权益转让带来一定的困难。尽管企业开展保单融资意愿强烈,但保单融资的模式一直无法确定。
2020年,广西建行与中国信保广西分公司抓住全国推广应用保单融资“白名单”模式的有利契机,专门研究G企业的权益转让、额度需求和放款路径要求等问题。最终通过信保、建行、G企业和其澳洲子公司签署四方赔款转让协议的方式,在传统保单融资模式中增加了出口企业的境外关联公司,从而解决了权益转让的难题,建设银行通过保单融资,首次给予免占企业授信额度的政策,给G企业提供免抵押担保物的额外授信,G企业于当年7月就获得了首笔关联业务的保单融资贷款550万元。截至2021年底,G企业已累计获得保单融资贷款约5400万元。G企业财务总监谭某表示:“保单融资的‘白名单模式’在企业发展关键时刻给予我们至关重要的信心,为企业应对疫情、对内复工复产、对外抢抓机遇起到及时雨的作用。”
透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广西保单融资业务在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较低。近年来,广西出口信用保险保额对全区出口贸易总额占比(渗透率)始终处于全国后列。如:2019—2021年间,广西出口总额由分别为377.47亿美元、391.75亿美元、454.50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分别仅为6.59%、7.35%、5.98%。即使剔除边贸出口等不可承保出口数据,对适合开展保单融资业务的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渗透率也与其他省份差距较大,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保单融资业务也相应受到规模限制。
2.融资银行风险偏好较保守。出口信保只能保障国外买家的信用风险和进口国政治风险,无法保障出口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前文提及的广西个别企业滥用保单产品开展虚假贸易融资的历史教训,让部分银行至今心有余悸,部分银行也对于保单免赔条款可能引发融资敞口风险无法覆盖等顾虑较大,在开展信保保单融资时趋于保守。
3.政府保障措施力度有待加强,与全国其他省区横向比较,尽管广西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保单融资业务,但相关支持政策大都属于宏观层面,缺乏具体保障措施,尤其是缺少财政方面的扶持政策。如:至今仍未能像其他省区那样出台政府风险资金池、“信保+担保”等财政支持政策。
4.政银保合作有待深化。近年来,尽管广西在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梧贸通”融资平台等政银保合作上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但三方合作尚未形成有效机制,对合作的重点产业领域没有形成共识,合作的效果并不明显。
5.市场推广不足。目前,广西银行和保险机构本身熟悉保单融资业务的人员较少,部分地市层面对现有企业服务尚且吃力,市场推广的动力和积极性明显不足。广西大部分外贸企业还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保单融资基于出口订单和应收账款的贸易融资模式对企业财务人员也提出较大的工作量要求,部分企业财务部门对该业务模式存在顾虑。
(一)完善各项支持政策。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保单融资业务在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中发挥的作用。《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关于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工作通知》(商财函〔2022〕54号)要求:“发挥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积极推广‘政府+银行+保险’和其他融资支持模式,并进一步引导银行结合外贸企业需求和外资企业特点创新保单融资等产品”。建议广西相关部门充分发挥保单融资作用,积极将保单融资纳入跨周期调节稳外贸、普惠金融、疫情防控、支持实体经济等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二)拓展银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截至目前,广西积极参与保单融资业务银行主要集中在建设银行、桂林银行、中信银行等。一方面要推动更多的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城商行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的增信作用,开展保单融资业务创新。另一方面,要鼓励银行、保险公司双方加强数字化合作,积极推广银行投保的保单融资模式,进一步提升融资服务效率和水平。
(三)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模式合作试点。2022年广西外贸面临的增长压力更加严峻。研究如何深化“总对总、分对分”合作,通过数字化优化政银保合作,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做好广西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贸易融资服务,对于进一步稳外贸具有重要的意义。要鼓励相关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外汇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保单融资场景”二期试点建设,推进银行结合广西外贸企业实际,开发专门运用于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的保单融资产品,切实解决广西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四)探索“‘单一窗口’线上普惠金融贸易融资”与“政府统保+保单融资贴息”模式的结合。在引导更多银行机构针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发中小微外贸企业专属保单融资产品的基础上,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对银保数字化合作的支持,进一步探索运用财政资金创新“统一投保+融资贴息”模式,进一步扩大政府统保支持中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中小微企业线上获得政府统一投保的保单后,即可在“单一窗口”线上申请出口融资,并同时获得政府融资贴息服务,实现在线保单融资服务的进一步创新。
(五)推广应用“梧贸通”业务。“梧贸通”属于广西首个典型的“政银保”合作模式,通过“信保分险增信+银行融资支持+政府担保风险补偿”方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将政府资金引导、出口信用保险增信和银行保单融资支持三方有机结合共同助推广西外贸出口,在努力破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积极借鉴其他省区“政银保”合作成功经验基础上,应积极向全区推广应用“梧贸通”业务,引导各市结合本地区外贸产业链的特点开发相关产品,充分调动银行贷款积极性。
(六)聚焦重点行业,加大对广西加工贸易支持。加工贸易是广西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广西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加工贸易进出额突破1000亿元。2022年全区将进一步聚焦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强基破零”工程,在高标准建设南宁市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和北海、梧州、钦州3个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同时,大力支持柳州、桂林、防城港、崇左等4个地市力争加工贸易项目引进零突破。力争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突破1200亿元,增长15%以上。保单融资业务应结合广西加工贸易发展特点,积极响应政府产业政策,针对电子信息等优势特定行业“量身”定制开发特色保单融资的产品。
(七)加大产品应用,探索出口前保单融资业务。目前广西开展的保单融资业务,按融资时间节点看,均属于发货出口后贸易融资,主要解决企业发货后的应收账款尽快回笼的资金周转问题。出口企业给国际买家的账期大多会控制在90天以内,这也导致每笔保单融资业务的贷款期限较短。但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在拿到订单后,生产备货至出口前这段时间的融资需求往往更为迫切。银行、保险公司可考虑运用中国信保出口前附加险保单,积极探索开展出口前保单融资业务。
尽管经历新冠疫情冲击,广西外贸进出口在2020年后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与此同时,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进一步增多,稳外贸对稳定我区宏观经济大盘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创新模式发展中小微外贸出口企业保单融资业务对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