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郝新媛
我相信,在教育过程中,爱可以创造奇迹。但发生在身边的很多教育案例,不足以达到“奇迹”的程度。我一直认为,教育奇迹大多存在于电影创作中。而我“偏执”的认识在一个从教两年的教师身上,彻底被“击溃”了。
2019年9月,开学的第一天,田娟老师找到我,说班里有一个行为“有些反常”的孩子,叫逸飞,上课时会不自觉站起来,无法正常交流,但在放学送队与家长见面时,家长并没有主动和老师说明情况。第二天,依然维持着现状,孩子开始在上课期间旁若无人地走出教室,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出于对孩子安全和刚开学班级秩序建立的考虑,田老师找我寻求帮助。我并不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以不敢贸然提出建议,只是建议田老师先观察了解,再决定如何做。第二天放学后,田老师给孩子妈妈发去第一条信息:“孩子很可爱,我很喜欢他,今天在学校很安全。”本是投石问路的一条信息,得到的回应却是这位妈妈满屏心酸的文字。孩子是一位自闭症患者,因为父母援藏,一直跟着外婆长大。孩子三岁时还不会开口讲话、不与人做任何交流时,家长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到了入学年龄,在顺利报名之后,父母的思想负担更加沉重。按照常规,孩子应该入读特殊教育学校,但父母希望孩子能感受普校的读书环境。在数次和父母沟通了解详情后,家校决定共同为这个特殊的孩子努力一把。
这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来说,着实是一种挑战。田娟老师并没有急于用课堂纪律约束孩子,而是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去学校的“彩虹谷”看蜗牛爬行,送小蜗牛回家;在学校的织梦剧场,《萌宠成长记》是田老师班预约的专场,田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小动物刚出生到渐渐长大过程中的不易;学期结束时,对于最愿意帮助小伙伴的同学,田老师还会用“和老师合一张影”“去益智工坊玩一节课”“当一天老师的小助手”等方式奖励孩子们,激起他们保护弱小、保护同伴的情感。小脑瓜里自定义“对伙伴伸出援手就是好学生”,一个温暖有爱的班级渐渐有了雏形。孩子们对于逸飞同学不寻常的表现不再好奇。
在环境建设完成后,田老师开始每天关注逸飞的一举一动,通过文字和视频记录孩子每天的成长。“细致观察”成为田老师的破冰之举,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田老师付出比其他教师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课表中的课程到学校的社团课,田老师不断观察逸飞的兴趣爱好。当看到他在学校大厅里弹琴、埋头一笔一画上美术课、在英语课上大声读单词时,田老师感受到了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喜。与此同时,家长迅速在家庭教育中延伸田老师发现的成果,家校一次次完美的合力,让孩子眼里有了光。这个从一班教室走出的特殊孩子,因为他的变化,逐渐进入全校师生的视野,由田老师和一班孩子的爱护,拓展到年级和全校师生的爱护。第二年,逸飞开始说些含混的话,开始在课间和同学结伴,开始回家问“爸爸什么时候下班”;在学期末的音乐会上,他给了师生一个无法形容的惊喜——独自弹奏两首乐曲,虽然是用单手弹奏,但流畅的乐曲,让在场的老师热泪盈眶;他的绘画作品还获得了太原市中小学“科普双百工程”优秀奖。
就这样,在两年多的生活中,孩子长高了,也长胖了,更可喜的是,现在的逸飞不仅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还能站在讲台上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写的话;迎新联欢时,在学校音乐厅自弹自唱“一闪一闪亮晶晶”。今年3月,田娟老师因为疫情区域封控进行居家隔离,两周的时间,逸飞每天都在问任课教师和爸爸妈妈:“田老师去哪儿了?”解封后,看到清晨出现在教室的田老师,孩子哭着扑在老师怀里久久不肯撒手。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已是泪流满面,因为每一幕,都鲜活得如同发生在昨天。田娟老师是在她23岁时和逸飞同学同时走进这间教室的,他们的故事,影响和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这是教育无形而巨大的力量——让人看到希望,让人相信梦想,让人知道“奇迹”就在身边。
在我从教将满30年的时候,一位年轻的老师和一个6岁的孩子教会了我“爱是如何创造奇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