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翠丽
(西华县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河南 西华 466600)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但近年来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态势。高血压一旦发病即伴随终生,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患者须长年用药控制,持续性的血压监控和治疗过程导致其产生焦虑和抑郁症状[1]。有研究[2]表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提高人体血管紧张性,使交感神经长期兴奋,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诱发高血压。另外,不良情绪还会导致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严重时引发脑血管意外,甚至猝死。因此,心理情绪管理对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知信行理论(KAP)是一种行为管理理论,在临床中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而3H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以个体化护理服务(Hospital)、家庭式温馨服务(Home)及宾馆式礼仪服务(Hotel)为标准,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连续的护理服务,旨在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探讨KAP理论与3H护理模式的联合应用在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西华县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40~60岁,平均(50.32±4.68)岁;高血压病程1~6年,平均(3.69±1.03)年。观察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40~62岁,平均(51.28±5.12)岁;高血压病程1~7年,平均(4.02±1.22)年。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动态血压监测诊断为高血压;2)存在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弱等抑郁症状;3)意识清楚,可正常配合护理人员工作;4)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质性障碍者;2)有精神病史者;3)视听或语言功能障碍者;4)有传染性疾病者。
2组均予以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口服,20 mg·次-1,2 次·d-1;卡托普利(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服,25 mg·次-1,3 次·d-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正确地测量血压,告知其正常血压值;劝导其规范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严格要求患者遵医嘱用药;引导其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避免过激情绪。
对观察组予以KAP理论下的3H护理模式干预:1)宾馆式礼仪服务。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以宾馆服务要求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举止、谈吐礼仪。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至出院全过程内提供陪同服务,如办理入院及出院手续、介绍医院环境、预约各项检查等。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语气亲切、态度和蔼、面带微笑、热情服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时时以患者为中心。2)个体化护理服务。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身心健康检查,了解其心理状态、病情程度及日常生活习惯,依据患者实际需求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方案执行时间为入院到出院后1个月。按照患者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划分组织学习小组,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为每个学习小组规划教育时间,方式以小组讨论学习为主。由护士长负责安排讲解内容,学习理解能力强的小组以关于高血压和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讲解为主,学习能力欠佳的小组则结合视频、情景演示等方法帮助患者理解记忆。3)家庭温馨服务。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病房内可增加电视、书籍、报刊等休闲内容,每天晚上定时播放助眠音乐,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将患者的饮食偏好纳入考量,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饮食建议。每天下午3点由专业心理医生为患者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地点为心理诊疗室,诊疗室内播放舒缓音乐,提供茶水,尽量营造舒适放松的环境,强化沟通效果。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每周与患者电话联系1次,及时了解其病情发展、健康行为规范落实情况及当前心理状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详细解答。叮嘱患者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增加运动锻炼、休闲活动等丰富日常生活,适度社交缓解抑郁状态,并在下一次随访时检查改进情况。
1.4.1 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
干预前后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21)[3]评估2组抑郁情绪,分值0~63分,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干预前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4]评估2组应对方式,量表包括:1)消极应对领域,0~24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越倾向于消极应对方式;2)积极应对领域,0~36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越倾向于积极应对。
1.4.2 生活质量
干预前后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OL)[5]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其内容包括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及朋友支持、对生活的认识,共5项,每项计0~2分,总分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3 患者满意度
干预后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满意度,包括专业度评价、服务态度评价、护理效果评价、投诉评价,共4个项目,每个项目计0~25分,总分0~100分。评价标准:总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BDI-21评分、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降低,积极应对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BDI-21评分和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BDI-21及SCSQ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SQOL评分显著升高(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SQOL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据统计[6],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8%,老年群体高血压患病率则高达40%,广大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给社会医疗系统带来了重大挑战。高血压患者预后不仅与其健康行为有关,更与患者的心理情绪因素有密切联系,这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兴起和推广,护理人员的护理任务已由单纯疾病护理逐渐转变为疾病、心理联合护理模式,寻找科学合理且适用性强的护理方法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的努力方向[7]。KAP理论是一种基于知识、信念、行为的一种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帮助患者提升疾病认知、树立坚定信念、改变其行为倾向性,达到纠正其不健康行为的目的[8]。3H护理模式是一种注重患者舒适度、体验感和个性化的新型护理模式,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各层面需求,提供高标准的护理服务,目的在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9]。本研究将KAP理论与3H护理模式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BDI-21、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降低,积极应对评分、SQOL评分显著升高,说明患者抑郁情绪、面对疾病应对方式均明显改善,且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其原因可能在于:1)小组化的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效改变其健康行为;2)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打开了患者心扉,提高了沟通效率,有效排解了患者负面情绪;3)院外随访服务使护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并提供专业的饮食、运动和心理建议,提升了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