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9-23 09:42:36郭振华袁安发
武术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贵州省民族

高 义 陶 灵 郭振华 袁安发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产物,是反映各民族文化的基因的珍贵宝库,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主要研究在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分布特征、类型特征等,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因素、水流因素、地貌因素、民族分布、生产力水平、经济因素等。

贵州省简称贵,别称黔,位于西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集居区,居住着55个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了绚丽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通过文献整理,全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1462项,其中少数民族的舞蹈数量最多,有近300种,其中苗族的舞蹈就近有150个。除此之外,武术、舞龙、舞狮、赛龙舟、斗牛、气功养生、棋类、秋千、拔河、扳手劲等也是深受当地民众欢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被人们开发成为表演项目,如秋千、打鸡毛、丢花包等;有的成为竞速比赛项目,如划龙舟、赛马、摔跤、打陀螺等;有的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独有的项目,如彝族的铃铛舞(跳脚)等等。这些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丰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添上了重重的一笔。

1 数据来源

(1)本文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纂的地方志,其中以《贵州省志-体育志》为主要数据来源,该册历史资料丰富,记述了贵州体育从古代到现代体育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进程,按照研究计划和资料收集方案,深入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贵州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和文献收集整理。

(2)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各省、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收集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对收集到的全部文献资料有顺序地归类、整理、进行绘制地图。

2 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分布与特征分析

2.1 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分布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贵州省辖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铜仁市,毕节市等6个地级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3个民族自治州。通过项目整理,贵阳市内流传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83项、遵义市171项、安顺市90项、六盘水市114项、铜仁市196项、毕节市142项、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39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20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7项。通过项目雷同的处理,最后整理得出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共计1462项。

2.2 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空间特征分析

2.2.1 总体分布特征

贵州省世居17个少数民族,这也就承载了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使得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非常多,我们从宏观的角度上可以看出,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呈团状形状分布,其中,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最多的(见图1),三个自治州的传统体育项目明显高于6个地级市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图1中我们可以具体的看出:

图1 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布图

(1)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分布是不均衡的。从南北来看,可以看出南部的项目明显多于北部的,南部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主要是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主要分布在遵义市。(2)从东部、中部、西部来看,西部是多于东部的,中部最少。(3)从全省来看,项目最多的分布在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分布最为集中,这里主要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等43个民族,这给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地方带来了许多的文化特色。黔南州处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这就导致了与外界的不通畅,当地的民族文化保持相对完好,本土体育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持;黔南州作为贵州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本土的体育文化长期以来也是深受人们的欢迎,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体育文化得到流传。黔南州长久以来就是以少数民族为主,各种活动都含有当地的文化特色,民族传统体育丰富。

2.2.2 项目分布特征

对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空间分析,在ArcGIS10.6 中利用 Quantities 进行可视化处理,最后得出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市域分布状况(见图1),图中市域色块颜色越深表示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布越多。由图1可以看出,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各州、市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其中,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最为集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居第二,遵义市、铜仁市、等地方也较为集中。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在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可以看出,各个市、州之间的项目数量差别是不太大的,其中项目较多的除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320项外,最多的就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7项,最少的是贵阳市83项,除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7项和铜仁市196项外,其余的毕节市、六盘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市之间的项目相差不是特别大,总体来看是没有非常明显的增长或者是骤降。

图2 贵州省各个市、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量

2.2.3 空间分布聚集区域分析

我们对空间聚集区域分析,多数情况采用分布密度来测量。我们所说的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认为在地理事件中可以发生于空间的任何位置上,但在不同的位置上的概率却不同。事件发生的概率高的地方点就越密集,事件发生的概率低地方点就越稀疏,运用ArcGIS10.6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工具density,对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核密度分析(图3)。

图3 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分布核密度

由图3的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分布的核密度图可以看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属于高密度圈,其次就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铜仁市。由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分布与地理位置、生态坏境、当地的经济发展、政府的政策以及当地民族的心理因素有关。我们从当地的传统体育中可看出当地民族的发展状态,任何民族的生存都离不开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贵州省本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地处高原,许多传统体育始终保留着当地的民族特色。

3 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然因素

贵州省的地域比较辽阔,总面积达到17.62万平方公里,地貌复杂,有高原、山地、山原、盆地、丘陵和河流阶地,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因此,各个地方的生活方式不同,影响着各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使贵州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色彩纷呈。

3.1.1 气候

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不同的地区受到的气候因素比较大,如贵阳市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植被生长比较茂盛,主要以草原、山地为主,因而在贵阳市主要开展的有赛马、射弩、登山、摔跤等,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在贵州省的中南部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多雨,当地比较盛行舞蹈类的民族传统体育,如铜鼓舞、马刀舞、斗角舞、挡虎舞、板凳舞、芦笙斗鸡操、耍龙、舞师等。

3.1.2 水流因素

其实,水流因素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分布的影响更为突出。如遵义仁怀市开展的赛龙舟,它需要在水流相对平稳的水上进行,也有赤水的独竹漂、划竹竿、武装泅渡等项目,这些都是需要天然的水流因素才能够开展的项目。

3.1.3 地貌因素

贵州有着高原、山地、山原、盆地等,不同的地貌所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差别是比较大的,贵州地形起伏比较大,不同的地貌开展的传统体育也不一样。如毕节属于高原地区,植被多以草原为主,因此当地从事着畜牧业,适合开展摔跤、赛马、射箭、荡秋千等传统体育项目,地貌的差异成为各地区交流的屏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当地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

3.2 社会因素

一个地方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会受到民族的分布以及经济的制约,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一般来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比较集中,经济的发达同时也会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演变,因而,民族传统体育的分布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

3.2.1 民族分布

贵州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省各个地方。民族较集中的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丰富,如在相对狭小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居住着43个民族,这里就分布着320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2.2 生产方式与经济水平

民族传统体育跟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在古代,所从事体力活动是为了生存,许许多多的传统体育文化都是由体力活动演变而来,如古代的骑马、狩猎慢慢地演化为赛马、骑马技巧、马术等项目。同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方,存留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较为原始。

3.3 文化因素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本质的差异,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也不同,也就间接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分布不同。宗教信仰同样也是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分布。

3.3.1 生活习俗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当地的生活习俗是分不开的。畲族粑槽舞是当地民族的一种丧葬的祭祀舞蹈,在葬礼上畲族人会将打糍粑的粑槽反扑在地面,之后用木棒冲打粑槽底部发出铿镪有力的声音,以表达当时对死者的怀念及对统治者的愤恨,此后粑槽舞慢慢的成为了一种当地习俗,之后演变为畲族的祭祀舞。

3.3.2 宗教

宗教也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分布,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与宗教的节日息息相关,如贵州苗族的鼓藏节,它一开始是带有宗教色彩的祭祀活动,反排木鼓舞也是有原始的图腾信仰以及宗教意识发展而来,由此可见,宗教对民族传统体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4 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对策

贵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出了属于当地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其承载着贵州省从古至今的发展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它的发展不会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要积极探索出属于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和对策,要确保每个项目的传承。本文对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提出三点建议。

4.1 完善传承人的保护机制,加大传承力度

传承人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核心,对传承人的保护也是对该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可,因此对于传承人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要承认传承人的身份,给予相应的政策;其次,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是对传承人的鼓励,好的物质基础能够带动传承人的激情,但是也要给出相应的考核,积极推动传承人的技能发展。

4.2 鼓励保证民族体育的原始性

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是要注重它的生态坏境,对生态坏境的保护是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点,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原始性、整体性,内部和外部相结合,构建生态空间保护系统,因地制宜的建立起以民族传统为主的特色乡村、文化保护基地等,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外部动力构建体系。

4.3 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性

时代的进步必然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与相关的产业相结合,使其功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借助现代的文化发展、经济消费、信息传播、实践体验等方式,从侧面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这样不只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还能够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生命力。

5 结论

贵州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总体数量多,其中以舞蹈最为典型,民族聚集地集中的地方,项目数量也最为集中。本文对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的分布、影响因素和保护对策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贵州省的民族传统体育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南部、西部和东北部,贵阳市和安顺市相对较少,就密度而言,西南部的密度最大,最少的是北部,各地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数量也不同,导致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布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三是当地的文化因素。提出保护对策的目的是让民族传统体育更好的发展,对传承人的保护,保护其原始性、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与相关的产业结合的对策,是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贵州省民族
贵州省种公牛站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 21:16:28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