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 潘梦溪 白剑飞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部,北京 100083;2.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北京 100084;3.中国矿业大学体育部,江苏 徐州 221116
CiteSpace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 Network Scaling, PF-NET)对指定学术文献进行计算,并以知识图谱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它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显示了知识单元或知识群之间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隐含的复杂关系,而这些复杂的知识关系正孕育着新的知识的产生。本文基于CiteSpace科学计量的理论与方法统筹分析1990-2020年,以“武术”为核心论题的研究成果,揭示中国武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盲点,深度剖析其中的成因与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展望,为学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目前已有学者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在奥林匹克运动、国际体育政策、公共体育服务、运动与认知、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运动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通过中国知网高级检索,主题字段为“武术”,时间区间 “1990-2020”,期刊来源限定为“核心”与“CSSCI”。将CNKI平台所得文献导出Reworks格式文件,分别建立Input、Output、Data和Project四个文件,运用CiteSpace.Ⅴ.5.0.R1版软件将CNKI中的Reworks文件转换为CiteSpace可识别格式进行分析。设置时间跨距为1990-2020年,以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及共被引(Co-citation)为节点类型,以此获悉作者、机构、关键词和相关被引情况的可视化知识图谱。
发文数量体现了研究领域的活跃程度,从图1可窥知90年代初期中国武术研究相对薄弱,中后期突见端倪,其研究数量程波浪式增长,1990-1999年是中国武术研究的“起步阶段”。2000年武术研究成果突破百篇大关,研究数量的增长是推动学科科学发展的源动力,以此来看,2000-2009年是武术研究的“跃进阶段”。2014年达到了382篇,创造了中国武术研究的量产新高度,该年是第一阶段最高产年(1998)53篇的7.2倍,是第二阶段最高产年(2009)312篇的1.2倍,因此,2010-2020是中国武术研究的“繁荣阶段”。综合分析,中国武术研究的成果产量有所波动,但从时间维度的横向对比来看,其总体发展态势仍是趋于向好的,这也标志着中国武术的科学化进程得到了有力的发展。
图1 1990-2020年中国武术研究发文量年度分布统计
通过作者共现分析,能够识别出一个学科和领域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以及互引关系。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作者进行共引分析,呈现出可视化图谱,图谱中形似年轮的节点大小代表作者发文量的多少,字体大小代表作者中介中心性的高低,而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则是衡量作者及文献价值的重要指标。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研究处于部分集中、整体分散、低密度低互引的研究状态,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是由同一单位的作者构成,而团队中通常有一位或多位核心人员。如以邱丕相、郭玉成、戴国斌、赵光圣为主要成员的合作群主要依托于上海体育学院;以王岗为主要成员的武汉体育学院;以朱瑞琪、徐伟军为主要成员的北京体育大学;以杨建营为主要成员的华东师范大学等。此外,以邱丕相、郭玉成、王岗、杨建营等为核心的合作群占据着发文总量上的优势,群组之间学术联系较为密切,合作团队较为稳定,而其他作者合作群体多是小规模短时间的合作。
科研机构的影响力我们通常指其在科研合著网络中的地位及对该领域内科研活动影响的范围和深度。科研机构的发文数量表明其在该研究领域的积累和投入,对发文机构的分析,将有助于决策主体识别其差距,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方向。运用CiteSpace机构(Institution)节点类型,对本文研究对象4968条文献作者的发文机构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几大体育院校的论文学术成果比较突出,综合类大学体育院系的学术成果相对薄弱。通过发文机构网络知识谱图的呈现,我们得知,中国武术研究机构之间科研能力(活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2.4.1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对一个研究领域科技文献的分析,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通常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热点,其关联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学科领域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关键词,不仅是一篇文章的主要核心观点,更是文章主题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因此,对文献关键词的探析,是挖掘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可以通过观察关键词节点大小找出高频关键词,既找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关键词的重要程度通常由中介中心性表示,中介中心性越大,该关键词就越重要,一般中介中心性≥0.1时,该关键词就为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1990-2020年中国武术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其中包含节点360个、连线633条以及密度0.0098。出现频次在40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有民族传统体育、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武术文化、学校武术、武术教育、教学、传播、群体等22个,这些关键词代表学界在过去30余年对中国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另外,这些高频次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都比较高,也充分体现了研究主题的热点与重要学术价值。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Citespace寻径算法(Pathfinder)将紧密相连的关键词进行聚类,然后给每个关键词设一个值,在同一聚类中值最大的关键词既为该聚类的代表,再以#标签的形式进行呈现。如图2所示,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得出9组聚类,分别以标签#0-#8表示,标签序号越小聚类规模就越大,依次排序。Modularity是网络模块化的评价指标,一个网络的Modularity值越大,则表示网络得到的聚类越好,Q的取值区间为[0、1],Q>0.3时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Sihouette主要在聚类后来衡量某个聚类内部的同质性,但在聚类内部成员少时,这个值的信度会降低,S的值越接近1时,反映网络的同质性越高。从图6左上角数据中可以看出,本聚类Q值为0.55,意味着着这一聚类结构是非常显著的,能够清楚的界定本研究领域中的各个子领域;S值为0.35,反应出了网络的同质性不足,而S值的高低与子聚类数量的多少是相对的。根据聚类主题的形成与高频关键词内容,将其划分为竞技武术的嬗变与演进路径(#0#3#5)、传统武术的内涵与技术(#6#7)、武术文化的解析与传播(#2#4)以及学校武术教育与教学(#1#8),相关研究的四个方面,并分别对其进行解读与论述。
图2 1990-2020年中国武术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2.4.2.1 竞技武术的嬗变与演进路径
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中发展起来的,是中国武术现代化发展过程的产物。厘清竞技武术的产生、演变与现状是推动竞技武术创新与发展的前提。从表现形式上来看,竞技武术又分为套路和散打两个项目。竞技武术的形成一方面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冲击,迫使武术不得不走向西式的竞技化演练和对战,谋求武术更广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武术本身就兼具“击”与“舞”的功能,它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需要的改变,武术的发展道路偏向了竞技化,突出了“舞”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功能。具有现实意义的竞技武术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1953年在天津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技大赛为主要标志。其后,竞技武术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杨建营将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简化为三个主要阶段:50-70年代是表现技击的艺术性;70-90年代是向传统技击特点的回归;90年代-至今是转向难美的艺术化。竞技武术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散打”项目的开发是武术竞技化的创新与突破,1978年国家体委(原国家体育总局)成立武术散打调研组,按照“积极、稳妥”的指示精神,对散打项目进行试点工作,同时制定并完善了散打项目的竞赛规则。姜传银将散打项目的产生与发展总结为四个主要阶段:1979-1989年为实验探索;1990-1997年为曲折发展;1998-2001年为基本完善;2002年-至今为趋于成熟。在竞技武术中,无论是独自演练套式的“套路”还是两两对战对抗的“散打”都是时代背景与人们的需要对武术做出的变革与创新,而“武术”本身是根据人类需要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的。如以时代为坐标系划分的古代武术、近代武术、现代武术;又比如以功能划分的军警武术、校园武术等。
竞技武术中对于“高、难、美、新”的技术追求是争论的焦点。栗胜夫认为,它虽不是完善的,但就目前来说它是武术套路发展的康庄大道。王岗认为,强化竞技武术套路的“高、难、美、新”,会更具可比性和观赏性,但过度追求将会使其偏离特有的文化品质。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武术回归其文化“主体”,不是固步自封地将自己限制在自己的圈子内发展,而是勇于与其它文化交流发展。竞技武术是在不断变化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这里的“变”则包含着武术固有之本质、武术发展之需要以及中华民族之情感,因此,探索竞技武术发展之路径是学界亘古不变的热点话题。新时代的竞技武术在追求与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辩证协同的基础上,更要强调其背后的文化蕴意。
2.4.2.2 传统武术的内涵与技术
通过聚类#6#7高频关键词词组可窥知传统武术并非单一的项目名称,学界对“传统武术”的属性、概念、功能与价值存在着众多非议,时至今日始终未能对其进行统一的界定。因而,对传统武术“内涵”的挖掘与探究、对“技术”的朔源与解析是武术研究者不断追求的目标。阎彬认为,传统武术是“身体技术”的文化生产或改造,在实质上是传习者对“身体记忆”的选择性记忆及传递。周伟良认为,传统武术中的“形神兼备”与“内外相合”是极为丰富而又深邃的的,阐述了传统武术技术与形神兼备、内外相合的文化背景以及技理技法。李凤成认为,传统武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整体性的“出神入化”之意境,“拳脚”与“意气”合一是中国武术的灵魂所在。武冬教授在对众多传统武术概念的对比后,从时间、属性以及内容三个维度上剖析了传统武术的基本内涵,认为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技击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以技击攻防动作为主要载体,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形神兼备,打练结合,内外合一的修炼,融技击性、健身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总和。另外一些学者以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哲学等不同学科的视域来探究传统武术的内涵与外延,试图以更高的站位来解析传统武术的内涵与技术,建构传统武术的理论框架,解构传统武术的技术表象。总的来说,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根基,是中国武术的母体,它是以身体为单位所表达的是一种文化符号,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传统武术的内涵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内涵背后隐含着技术的存在,而技术的呈现则揭示着内涵的属性。
2.4.2.3 武术文化的解析与传播
武术本身即是文化的一种符号。在历史长河的浸润下,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儒、释、道等众多学说的陶慧,其以肢体所达现出来的技术动作的背后无不蕴含着深奥的文化哲理。李成银认为,技击观、伦理观与价值观是武术文化的三要素。程大力认为,“道与理”“礼与艺”“技与术”是武术文化由内而外的三个层次。黄聪认为,武术文化是特定社会中代代相传的一种包括技术、价值观、信仰以及规范的民族传统文化。刘文武认为,“技法”乃武术文化的核心。温力认为,武术文化是以技击技术为核心,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包括与武技密切相关的器物、传承形式和民俗,以及由它们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共同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邱丕相认为,武术是民族文化的大载体,融摄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性是武术的灵魂。不同学者以不同的视角与方法对武术文化进行了解析和阐释,武术文化绝非单指理论维度,武术的技术也是体现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其传承(代代相传)方式和路径演变是紧密相连的,甚至可以说,武术的传承方式(师徒、门派)本身就是武术文化的一种样式。古之武术是以独特的师徒、门派、家族等传承方式来传播的,而今之武术走进校园、登上荧幕、跨出国门、融于科技媒体等包罗万象的传播方式,使武术与众多学科和文化产生了亲密接触,不断输出与输入,使武术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宽阔。古今之武术的传播路径决定了武术文化绝非归属某一类某或某一家之说,它所传达的文化与思想,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结晶,对武术文化的剖析与阐释是永无止境的,“常译常新”,武术文化传播的手段是千姿百态的,变幻无穷与时俱进的。
2.4.2.4 学校武术教育与教学
学校武术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最早可追溯至1915年,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传统武术被有识之士推入新兴的近代学堂。自1915年至今,学校武术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然而反观学校武术的开展情况却是不容乐观。梁勤超认为,学校武术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其偏离了武术的技击本质。郎勇春认为,学校武术必须以武术的核心属性为中心开展教学,在技击学习过程中体现其外延属性。蔡仲林认为,学校武术的关键是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多变的教学手段,应强调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吕韶钧认为,学校武术的核心是课程,而课程改革的前提是解决师资与教材问题。漆振光认为,武德传承是学校武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杨建营认为,不同阶段学生学习武术的内容应随之而改变。武冬认为,武术学科化,拳种课程是学校武术的核心,并提出了“功、套、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杨华莉对学校武术教学模式“功、套、用”一体化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一般模式教学相比,更能吸引学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界针对“学校武术”这一命题展开了不同程度和不同维度的深刻探讨,围绕武术技击、技术、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为学校武术的发展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学校武术教育与教学是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国武术的主要渠道之一,其所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因此,不断总结与反思学校武术的发展进程是相关政府部门与学界共同的担当与责任。在新时代的召唤下,体教融合必是学校体育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在新要求、新形势下武术在新时代的学校中如何定位,如何开展,怎样融合,融合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都给学界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破不立”我们当突破固有之枷锁,建立健全系统性的学校武术教育教学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丰富,以实践检验效果,以实践检验“自我”。
突现词指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较多或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根据突现词的词频变化可以判断研究领域的前沿与趋势。运用CiteSpace的Burstness模式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关键词(Keywords)为突现词,年限(Year)为该词首次出现的时间,强度(Strength)为该词的突现强度,开始(Begin)为该词成为热点的起始年份,结束(End)为该词成为热点的结束年份,1990-2020时间区间下列标红的线条是该词的热度以及其所持续成为热点的时间。以文献的关键词为核心,进行计量分析共得到突现词31个,以突现度的强弱排序在前十位的关键词依次为:武术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群众体育、中国武术、竞技武术、套路、体育史、奥运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从时间顺序排列来看,2008年以前的突现词为武术套路、武术运动、奥运会、指定动作、武术界、竞技武术、套路、现状、对策、运动员、文化。从以上突现词出现的时间顺序,即可窥知这其中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此期间学界针对如何使武术进入奥运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也反映着武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国家“大事件”的发展进程是呈依附关系的。2009-2012年的突现词为规则、中国、散打、竞技武术套路、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时间发生的顺序来分析,这一时期既是对武术入奥失败的总结与反思。其中就有学者提出,2008年奥运会以前,国家为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关注,在这期间对传统武术、学校武术、社会武术等武术的其他方面重视不足,因而导致了武术的整体局势的失衡。另外,有学者提出,深化竞技武术、放眼武术文化、回归大众武术、加强武术教育、开拓武术养生是后奥运武术发展的整体框图。2013-2020年的突现词为国家形象、民族传统体育、标准化、体育史、体育管理、群众体育、武术文化、文化传承、口述史、学校武术、武术教育、文化自信、中国武术、新时代,在2013年以后,跟随国家政策的导向以及武术发展的现实需求,武术研究走向了多元化、融合发展的复合道路。
(1)武术理论是基础。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是实践的结晶。针对中国武术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要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人文社会学角度出发,融合不同学科,多元维度去剖析和阐释武术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另一方面要从武术典籍、技术理论、名家口述史记、经验体悟之道、导引吐纳之法等内部,由此及彼的探讨和推论武术理论的科学性。对武术理论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武术作为一门“学问”不断向前推进的助推器。“得其法者,事半功倍”,“法”则犹如“功夫”,都是通过时间与实践所磨炼出来的,以此为径,何愁武术之发展?(2)武术技术是先导。技术,在武术中又称之为招式招法。中国武术门派林立,拳械类别多样,仅官方记载的流传较为清晰的拳种就达131种之多,以拳种的技术特点与发力方式梳理又可分为内家与外家、南派与北派、长拳与短打等不同之处。武术拳种与器械套路的形成与流传,是门派和地域文化的智慧结晶,每一种拳法和器械都是由原始的单个进攻或防守的招式,所凝聚的技击之术,后经世代武者的哲理与素养与其融于一体,造就了不仅仅追求裹血力战的“武术”,更强调身、心、意与拳种器械和谐统一的“武术”,追求“由技悟道”的更深层次的目标。中国武术技术(招式)底蕴深厚,功能多样,价值非凡,但都需要以现代科学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审视,跳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思想禁锢。运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心理学等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和手段论证和阐释武术技术的科学性。(3)武术教学是方法。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和函化了儒家、道家、佛家、兵家、法家、中医等诸多思想精髓,但同时也过度受制于诸子百家“仁、义、礼、智、信、道、德、法、养”等理念的约束。武术教学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在“吾师为上”“师命难违”的教条之中往复循环,教师的教法遵循着教师的教师(师父)的理念与方法,学生的学习兴味索然但却依然惟命是从。针对武术教学教法相关的科学性探索与研究,是武术发展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