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红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116)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化加速发展,会计岗位面临着新的需求,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跟不上会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因此,提出“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产教融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从职业岗位出发,分析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岗位与专业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及标准对接,将课程内容与岗位和职业技能证书相融通,同时在课程教学体系中融入会计类技能竞赛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岗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岗课赛证”相互融通的效果。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对接程度决定了其就业竞争力的大小。本文基于职业岗位需求从“前程无忧”网中筛选会计招聘信息,运用Python 技术获得3 580 条有效信息,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会计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如图1 所示。
图1 会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在选取会计专业能力需求中,企业选取最多的八项能力如图1 所示,其中会计及财务管理相关专业背景、统计管理应收应付账款、熟悉税收相关政策、成本分析及管理对应了目前会计专业中总账会计、往来账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四大主流专业,由此可见,当下企业对会计从业者专业能力与岗位的对口程度要求很高,同时对计算机技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工作态度有一定的要求,为对接企业岗位需求,会计专业学生需提高综合能力。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财务机器人的出现让更多的财务人员有危机感,财务机器人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处理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因此,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需要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高技术技能财务人员。随着1+X 职业技能证书的推广,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实施1+X 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由于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岗位还存在相脱节的现象,不能保证人才培养与岗位无缝对接,从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来看,不论从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和企业岗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对职业定位不清晰。在1+X 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需结合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向,以此满足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需求。
传统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会计分岗实训、电子沙盘实训、VBSE 综合实训等,校内实训主要是让学生模拟企业做账,但与真实的账务处理有一定差别。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大数据手段给企业会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大数据的有效应用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新要求,各个高职院校也在及时跟随时代的变化,专业名称由原来的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会计专业,由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原来一些简单的记账工作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处理,在信息化时代,对会计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会计行业具有保密性,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要想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会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仅仅停留在仿真实训阶段,企业并没有完全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然而单纯的模拟操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些高职院校虽开设了会计学徒班,但要实现所有学生都能去企业实践实习还是比较困难的,更普遍的做法是请企业导师到学校上课,另外,1+X 证书的实施加速了教育平台开发实践实训,但更新升级或更换新软件的教学成本较高,使得很多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少,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大多是毕业于会计专业,科班出身,但是从事过专职会计的少之又少,往往都是理论知识丰富,相应的会计或审计工作经验和在企业的实践锻炼缺乏,因此在实践操作方面很难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缺少实践操作方面的指导,就只能按照课本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而且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无法满足于现状,优秀教师不断流失,也造成了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日渐薄弱。另一方面,大数据会计与以往电算化会计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学习新知识,因为基础的、重复的财务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在简单的信息处理方面机器人比人工更具有优势,工作效率更高,所以会计人员不仅要学习会计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财务人员的知识体系需要更加完善。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0 年国家启动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一些高职院校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已取得成效,能给产业增值、给学生赋能。为进一步深化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进行“岗课赛证”融合构建,岗是职业岗位,课程设置需要对接岗位需求,对接行业、职业标准,需要吸收行业最新的知识、最新的技术、最新的工艺、最新的方法,由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专业知识。课是课堂教学,教学改革需推动课堂改革,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赛是技能竞赛,通过不同层次的技能竞赛,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证是职业证书,通过课程学习、行业检验,将职业综合能力融入到相应的证书中,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为推动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应构建岗课赛证融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岗课赛证融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强化了校企合作机制,将企业的资源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中,深层次发展了校企合作机制,让专业教学培养成效更加符合现代社会职业需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将职业素养融入课题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把职业技能证书、专业技能大赛训练融入实训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行业产业的新技术标准、岗位需求是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行动指南,这些信息往往掌握在企业手中,高职院校想要获得这些信息,需要加强校企合作,达到精准对接岗位需求。首先高职会计专业需要通过调研,明确会计专业所对应的专业岗位,以岗位为主线进行工作分析,通过工作任务分析设置课程内容,课程体系要本着毕业即能上岗操作的原则,整合课程内容。当前会计专业核心岗位包括总账会计、往来账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在教学实施中,需要根据岗位技能标准设置课程内容,同时,要根据真实岗位需求安排不同阶段的实践实训,由企业和学校导师合作指导的教学团队,学校专任教师可以作为学生的校内导师,企业员工可以作为学生的岗位技能培训师,校企合作能有效提高校内专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带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其次,根据岗位技能标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学徒制方式让学生参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编制岗位实践手册及实践教学标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发布的2020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优化赛项设置,创新体制机制,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办赛经验,技能大赛检验教学成果,形成“赛教融合”“赛训融合”的大赛格局。会计专业的技能竞赛包括:会计技能、业财税融合即大数据管理会计、智能财税、财务管理决策、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同时,学院还举办了各项专业比赛。各高职院校要以赛促学,将大赛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赛项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赛项内容和考证内容,编写开发相应的教材、课件、课程标准、评价标准,带动会计专业的发展。同时将技能竞赛心得、知识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教学案例和项目中,将竞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竞赛内容融入课程内容,竞赛评价融入课程考核。各高职院校要以赛促教,让教师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新要求,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是通过行业企业专家论证过的,与企业生产紧密相连,最能反映当前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和新技能,虽然参赛人员只是学校中的一小部分学生,但是通过学生参赛分析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和新技能,找到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在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训练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制订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借鉴技能竞赛培训过程中的经验,以行业企业要求为标准,设计教学方案。
职业技能证书是行业、企业主导,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课程对接职业技能证书,职业院校课程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合企业认证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人人持证的目的。为达到课证融通,要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对接行业企业证书评价标准,根据职业院校教学要求,开发职业技能培训标准,指导职业院校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包括智能财税、业财税融合、财务云共享、金税师等(见图2),通过课程内容的融合,既实现了专业课教学,又完成了职业技能考试的培训。
图2 课证融通实施路径
通过岗课赛证融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形成进阶式课程体系,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行业企业需求、专业基础、职业技能证书、技能大赛。职业能力的培养需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能力培养,第二阶段核心能力培养,第三阶段综合能力培养,第四阶段拓展能力培养,各个阶段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由学校教师考核、企业导师考核、竞赛成绩考核、职业技能考核共同组成。
岗课赛证融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将岗、赛、证融入课程体系,将职业素养、技能竞赛、社会能力融入会计专业中,突出实践教育,达到“教、学、做、训”一体化,让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岗位。将技能竞赛、1+X 证书、岗位需求融入教学改革中,对常规的课堂教学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岗课赛证融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主线,通过校内的实践平台,推进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达到理实一体,关键在于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将企业的职业岗位技能,任务项目与专业课程、实践相结合,同时把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技能竞赛融入课程教学,这样学生在完成学习的同时,也能取得职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