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建对标”思想政治教育的永康实践

2022-09-22 05:20胡锦绣
中国德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政治

■ 胡锦绣

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办好思政课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都明确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办好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强调两方面内容:一是思政课是关键课程,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二是办好思政课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浙江省永康市教育局立足中央两办文件精神及“三全育人”理念,结合地方学校实际,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场馆建设和文化建设,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点的“五建对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区域角度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教育系统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向好,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的良好格局逐步达成。

一、机制建设促长效

(一)健全党组织引领机制

在中央、省级层面出台的系列指导性文件基础上,永康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形成系统化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成立以党委(党支部)、团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党员、骨干教师团队为实施主体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划、管理、宣传、实践等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一校一方案”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体现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组织引领、实践引领和阵地引领作用。学校依据实际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方式。教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把日常管理与引导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相结合;后勤服务人员要努力做好后勤保障,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学生在优质的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通过完善各种制度,逐步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全方位协同的育人效应,全面推动学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保障考核机制

首先,学校要优先发展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入党,在同等条件下,中、高级专业职称评聘和各类评优评先要向思政教师倾斜。其次,学校要仔细核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学校要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提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要的场馆和设施设备。最后,教育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学校党建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二、队伍建设强引领

(一)开展教师全员培训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线上培训资源丰富,但教育工作者内心的渴求还未被充分激发,加上忙碌的教育工作现状,使得线上培训收效甚微。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师全员培训的工作落实得更细致,通过分类培训,努力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是组织专题研修培训,分批次完成全体校长、书记、分管副校长、团、队组织等骨干教师的专题研修培训。二是立足继续教育平台,使所有思政课教师参加专项定制的90学时培训。三是在新教师培训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四是在暑期师德培训中,加强对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

(二)落实以研究促发展行动

教研室要深入研究促进思政课教师成长内驱力的办法,建立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为载体的长效机制。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研学中心,定期开展党员思政课教师、骨干思政课教师专题研讨,规范开展研究课、工作坊、沙龙等活动。教研室的研究成果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工作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课程建设广推进

(一)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课程

推进“大思政”理念深入人心,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具有“永康辨识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课程。一是用好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晨夕会、团队会、家访等形式,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人际交往等重点,系统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实施策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上好有信仰的思政课,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二是发挥身边的好人好事代表、抗疫工作者、科技创新人才、劳动模范等的示范作用,以人物访谈、故事讲述、事迹报告等形式,传递时代精神和优秀事迹,上好有理想、有温度的思政课,培植家国情怀,助力人生规划。三是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结合学校周边社区、公园、村史馆、人文景点等,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上好有感悟、有足迹的思政课,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二)分类打造精品示范课

一是推行校长、书记讲授思政课制度,引导其他学科教师全员深入跟进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二是赋能新时代思政课专职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全面加强思政课的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思政课教师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教育效果。三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开展精品思政课分类评选活动,纠正部分学科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游离于传统教学之外的错误观念,结合学科教学规律探索可行的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方式,结合本地教育资源和学校特色探索具有“永康辨识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式,以形成规范,树立典型。

四、场馆建设优阵地

(一)建设中心场馆

思想政治教育研学中心与教育系统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统筹建设,既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汇集,也方便于进行活动宣传及成果留存。如永康市思想政治教育研学中心在着手建设教育系统党群服务中心时进行详细的统筹规划,目前已建成集服务、管理、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的党建工作综合平台,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研学中心、党员学习活动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家校合作指导中心、教师档案管理服务中心、教师艺术研学中心和教育系统图书阅览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研学中心充分利用服务中心的书籍、数字媒体资源、活动室等,组织教师充分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实地感受,有效提高了教研活动效果。

鼓励有条件的学区、学校结合实际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研学分中心,如学校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的永康二中建有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分中心,桥下小学以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文化纪念馆为基础建设了陈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分中心。

(二)利用社会场馆

一是挖掘利用好传统校外资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场馆空间,积极联系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对精神洗礼的作用。二是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永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场馆,使学生感受服务与奉献的精神,聆听开创奋斗的事迹,从而践行接地气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文化建设润红心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学校应充分重视发挥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育人作用,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文化引领方向,锐意进取,不断充实具有浙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首先,学校在原有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主题墙、黑板报、广播、多媒体、网络等各类设施,营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良好环境;其次,结合原有制度与准则、传统校园活动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达成文化育人的目的;此外,学校注重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所在城市或乡村的优秀本土文化。永康文化底蕴深厚,有被习近平喻为“天下粮仓”的书院文化,有被毛泽东赞评“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的胡公文化,有倡导经世济民“事功之学”的陈亮文化,有着眼于打造“世界五金之都”的五金文化。重视挖掘触手可及的优秀本土思政教育元素,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滋养一方学子,照亮人们的心灵,激励一代又一代永康人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同时也应认识到“价值决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能为知识、能力赋予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福祉紧密相连。当前,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视,率先开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学校积极挖掘传统思政课堂和德育教学的变革空间,逐步形成思政课堂、课程思政、大思政相互融合的育人模式,除传统线下教学外,在线教育、社会实践、宣讲会等多样化的形式层出不穷,一个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正在蓬勃生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要求做好可塑性最强的、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的培养工作。教育者要把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间节点中,要深入推进机制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场馆建设、文化建设,最终实现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以提升、心灵得以温润的目的,从而构筑起新时代教师、学生乃至全民强大的精神谱系,为国家复兴提供充足动力。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办公室政治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