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福宇,魏卫兵,潘慧玲 ,梁 德
(1.柳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1;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常用的微创手术方法[1],通过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等填充材料,达到灼烧疼痛神经末梢、恢复椎体高度、强化椎体、矫正椎体后凸畸形的目的,术后多数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但也有部分患者术后仍残留有明显的腰背痛,有文献统计约5%~22%的PVP 术后患者对于短期的疼痛缓解程度感到不满意[2]。对于这种术后疼痛,目前国外主要在疼痛管理模式(acute pain service,APS)的指导下[3],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4],但许多OVCFs患者年老体弱,常患有多种胃肠疾病,难以耐受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可能带来的消化道不适。中医外治疗法治疗PVP 术后疼痛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费用低等优点,更易于为老年患者所接受。笔者基于中医“以筋养骨”“筋柔骨正”之理论,遵循“筋骨并重”“筋骨平衡”的治疗原则,运用推拿联合热敏灸疗法为主治疗PVP术后疼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9 月至2022 年1 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的60 例PVP 术后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灸联合组和西药组各30 例。其中推灸联合组男12 例,女18 例,年龄 56~91(70.6±11.2)岁,术前VAS 评分为(5.10±1.63)分。西药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 61~96(68.1±15.2)岁,术前 VAS评分为(5.40±1.59)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前VAS 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8)》[5]制定 PVP 术后疼痛入组标准:年龄55~100 岁;单节段轻度或中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顺利完成PVP 术;术后第1 d的腰背疼痛仍存在,且休息后无明显缓解(4 分≤VAS评分≤7 分),查体为伤椎周围压痛,下肢无脊髓、神经根压迫的体征,影像学上未见明显骨水泥渗漏至椎管;辅助检查排除新发骨折或感染等其它导致椎体损害的因素。
所有病例均在静脉复合麻醉联合局麻下常规行后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方法参照双侧经简易推杆椎体成形术[6]的手术流程。
2.1 西药组 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40072,每粒0.2 g)口服,每天1粒,5 d为1个疗程。
2.2 推灸联合组 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推拿联合热敏灸疗法为主治疗。①循经推拿点按疗法: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避开手术节段,自头端起,以拇指指腹柔和地点按膀胱经腧穴,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对于明显的皮肤经结点(力敏点),定点揉按至经结软化、患者痛减为宜,每次约10 min。②热敏灸疗法:患者取俯卧位,选用一根蕲艾条(李时珍蕲艾集团湖北有限公司生产,执行标准:Q/SZQA 002),点燃后在距局部皮肤2~3 cm 处进行灸疗,参照《热敏灸实用读本》[7],选取腰背痛热敏区的肝俞、肾俞、脾俞、阿是穴或皮下有硬结、条索状物处等部位进行穴位热敏探查,先行回旋灸2 min 以温热局部气血,继予雀啄灸2 min 以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 min 以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当某穴位出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表面不热(或微热)而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等(如酸、胀、压、重等)感传时,此即是热敏穴,探查出所有的热敏穴后,选择1~3 个最敏感穴位予以灸疗至感传消失、皮肤灼热为止。1次治疗的施灸时间因人而异,从10 min至1 h不等。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8]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并结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0],拟定疗效标准。治愈:腰背部疼痛消失或基本无痛,坐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VAS 评分改善率≥75%;显效:腰背部疼痛明显改善,坐行功能基本恢复,VAS 评分改善率在50%~74%之间,残留有轻度疼痛,但不影响生活;有效:腰背部疼痛症状减轻,坐行有部分受限,VAS 评分改善率在25%~49%之间;无效:腰背部疼痛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VAS 评分改善率在24%以下。
3.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及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1。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VAS评分改善不显著(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与单纯口服消炎止痛药相比,加用推拿联合热敏灸疗法后VAS 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表明推灸联合组较西药组有更好的术后止痛效果。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①P<0.05;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治疗后组 别n 术前 术后第1天1.07±0.87①②2.03±0.85①推灸联合组西药组30 30 5.10±1.63 5.40±1.59 4.13±0.43 4.25±0.52
3.3.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2。PVP术后第1天,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推灸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0.0%,推灸联合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现代医学观察到部分PVP 手术患者,即使未发生术中骨折、感染、严重骨水泥渗漏等明显的致痛因素,也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这些疼痛可能与穿刺时胸腰筋膜损伤[11]、骨与骨水泥界面愈合不良和水泥相关炎症反应等[12]有关。Jiashen 等[13]认为肌肉减少症是老年人广泛存在的骨骼肌疾病,也可能是PVP 术后疼痛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椎体骨折后背肌不得不过度绷紧以维持脊柱的稳定,PVP 手术穿刺的筋膜刺激加重了原来的肌肉痉挛,可能是PVP 术后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骨折疏松性骨折属“骨枯”“骨痿”“折”等范畴。《灵枢·经脉》提及:“肾气虚衰,骨髓充足,发病为骨枯。”骨折造成的软组织病变属中医“筋急”“筋伤”“筋痹”等范畴。筋骨系统是维持人体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的关键,肝主筋,肾主骨,筋在外,骨在内,筋骨并重,共同维持着人体脊柱的动静力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脊柱在遭受外力损伤后,筋骨失衡,经PVP 手术治疗后脊骨已正,但经筋未柔,局部筋膜反应仍存在,如何有效地柔筋是术后止痛的关键,也是中医手法、灸法的治疗优势。
足太阳膀胱经走行于胸腰椎棘突旁,督脉走行于后背正中,此二经脉都主治腰背强痛,也是脊柱骨折的所在区域。本次治疗中,我们首先运用轻柔的点按手法循患者背部膀胱经腧穴进行揉按,松筋止痛,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松解粘连的效果,对于明显的经结点和按之得爽的力敏点,揉按至经结软化、力敏点由敏化态至脱敏态为止,能降低局部疼痛阈值[14-15]。其次,联合运用热敏灸疗法,循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进行治疗。艾灸法经临床证实有较好的抗炎免疫、扩张血管作用,杨华元等[16]认为,艾燃烧时产生一种有效的红外线辐射,可为机体细胞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热敏灸疗法[17]基于《针灸大成》中指出“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的理论,用艾条温和灸体表的“热敏化穴”,激发经络感传,既有行气化瘀之功,还有温阳通络、补肾健骨强筋之效[18]。按摩与热敏灸联用,按摩以柔筋松筋为主,属攻、化之法,热敏灸既松筋又温阳,攻补兼施,更适于普遍体虚的老年骨折患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皮肤中同时存在着机械、化学、温度三种感受器[19],按摩与灸疗的联合,能复合刺激多种皮肤感受器,可能更有利于缓解疼痛。
本研究认为,PVP 术后疼痛的病机是脊骨已正,经筋未柔,通过联合应用推拿与热敏灸,能形成对皮肤疼痛敏感点的复合刺激,止痛效果明显,也体现了中医筋骨并重、攻补兼施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个新的有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