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坤,高 曦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是踝部骨折后未达到解剖愈合,或外伤损伤周围韧带,增生物和骨赘刺激周围组织,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变化,以关节周围压痛、肿胀疼痛,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1-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创伤性因素导致的踝关节损伤逐渐增加,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损伤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达75%,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传统手术治疗损伤大,药物治疗也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效果不佳[4-5]。本研究观察浮针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四科门诊收治的52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在本研究中观察组1 例接受了其它疗法,1 例因个人原因未能完成研究;对照组2 例失访,最终48 例患者纳入观察。观察组 24 例,其中男 11 例,女 13 例;年龄 19~60(35.42±11.26)岁,病程2~10(6.38±2.12)个月;发病部位:右踝9例,左踝15例;发病原因:扭伤10例,运动损伤 9 例,暴力损伤 5 例。对照组 24 例,其中男 16 例,女8 例;年龄 16~62(34.38±11.12)岁,病程 3.5~10(6.83±2.07)个月;发病部位:右踝11 例,左踝13 例;发病原因:扭伤8 例,运动损伤12 例,暴力损伤4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发病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 年版)》[6]制定:①有踝关节损伤史;②关节周围压痛或肿胀疼痛,症状常与气候变化有关,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好转;③影像学显示为踝关节的间隙变窄,关节周围生成增生物或骨赘形成。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以及文献[8],辨证为损骨血凝证:主症为患处疼痛肿胀,功能活动受限,动则加剧;次症为身倦乏力、少气;舌黯红、脉虚。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无手术指征;③对本研究所含药物不过敏;④患者年龄16~65岁;⑤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①非创伤性因素导致;②合并皮肤破溃或感染的患者;③踝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④患者的心肝肾基本功能严重异常;⑤患者有心理疾病或严重不配合。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予中药外洗治疗。药物组成:透骨草、伸筋草、花椒、海桐皮、红花、五加皮、艾叶、荆芥、防风、生甘草各15 g。将上述药物置于纱布袋中并封口,放入锅内加入冷水3 000 ml,浸泡10 min 并加热,待药液煮沸后调至小火再煎煮30 min,取出药液,等到汤剂温度适宜后将患肢踝部放入药水中浸泡30 min;浸泡后保留药液,第二次使用时加热即可,1剂中药使用2次。2次/天,10次为1个疗程。
1.6.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浮针治疗。治疗定位:通过触诊在踝关节周围肌群中寻找异常患肌(与健侧比较,感受到紧致、有僵硬感的肌肉)。浮针操作:使用碘伏消毒后,采用0.7 mm×33 mm 的一次性浮针(苏州市吴中区东方针灸器械厂生产,苏械注准20152270333)在异常感最明显处进针,操作者将进针器紧贴皮肤,针尖朝向患肌方向,避开血管弹射入皮下后,倾斜针身,将针体平行于皮肤缓慢进入皮下浅筋膜层,操作过程中以患者无明显异常疼痛酸胀感为度;将针芯退出软管保护套,固定针身,用针体连续进行均匀扇形扫散,扫散频率约为每分钟60次,持续3 min。然后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肢脚底,一手置于进针点上方固定,被动进行患肌灌注运动(通过踝关节周围肌肉被动运动,改善患处周围肌肉血供):①胫骨前肌足背伸,同时内翻动作加以抗阻;②趾长屈肌跖屈,然后抗阻;③腓骨长短肌抗阻配合足外翻;④胫骨后肌内翻跖屈,加以抗阻。整个过程中,动作均匀柔和,持续5 min。最后留置套管并用胶带固定,留置12 h;取出留置套管后,胶布贴住针眼。第二天采用中药外洗患部,外洗方法、频率及疗程同对照组。浮针治疗每周3次,每次间隔至少1天,10次为1个疗程。浮针与中药外洗均治疗2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9]。采用疼痛VAS 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程度,使用0~10 cm 的游动标尺,以“0”分端表示无痛,“10”分端表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自身感觉,标记标尺上相应的刻度。②关节活动度(ROM)。测量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角度。③中医证候评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评价踝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其中无症状为0 分,轻度症状为1分,中度症状为2分,重度症状为3分。
1.8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10]和《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6]制定。治愈:临床症状消除,疼痛消失,踝关节功能大致恢复;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缓解,踝关节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者加剧,踝关节功能没有恢复。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9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如果满足正态分布,行t检验,若不满足正态分布,则行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 评分、ROM 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VAS 评分、ROM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ROM 较治疗前增大(均P<0.05);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OM大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ROM比较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ROM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n 时间VAS评分(分)ROM(°)观察组24对照组24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6.58±1.25 3.92±1.21①②6.67±1.05 4.88±1.19①跖屈24.11±5.80 31.87±4.09①②23.31±4.47 25.66±6.28①背伸29.95±6.89 34.36±6.11①②29.10±7.21 30.23±6.98①内翻29.62±6.30 34.40±3.61①②28.20±6.71 30.96±5.68①外翻27.07±8.06 32.58±5.11①②28.30±7.38 28.76±7.11①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n 疼痛肿胀24 24治疗后0.96±0.42①②1.32±0.61①治疗前1.75±0.74 1.79±0.78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1.46±0.66 1.71±0.46治疗后1.00±0.44①②1.43±0.56①活动受限治疗前2.08±0.83 2.33±0.64治疗后1.27±0.58①②1.50±0.66①
踝关节是一个铰链式滑膜关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负重关节之一[11];踝关节骨折或踝关节慢性不稳定都会致使踝关节软骨受到破坏,长期关节面对合不齐,关节边缘骨赘形成、骨关节畸形愈合以及周围软骨硬化,关节生物力学改变,促使创伤后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1-2,12-13]。《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也,而生于肾,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粟者……病曰骨痹”;《素问·五脏生成篇》言“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之合骨也”;《素问·调经论》中提出“寒独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中医学认为该病是因为踝关节创伤,风寒湿外邪侵袭,内有肝肾亏损,久致瘀血内生,进而出现踝关节疼痛、肿胀、沉重感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治疗重点为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寻找一种既有效,又具有创伤小、禁忌证少的优势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素问》言“夫病之始生……必先入结于皮肤”,人体内部正邪相争,往往表现于体表皮部,选用浮针刺激体表皮部,通过扫散加大刺激范围,增强人体内部之正气,驱邪扶正,再配合灌注运动,可促进人体正气恢复,治疗后留置套管一段时间,通过人体自身关节运动带动套管轻微持续地刺激触发点,增强止痛效果[14-16]。胫骨前肌、趾长屈肌、腓骨长短肌、胫骨后肌控制足踝部主要运动,先予浮针刺入皮下扫散触发点的浅筋膜层,周围疏松结缔组织在机械刺激下产生放松效应[17],再配合四组肌肉被动运动,持续收缩患肌,局部压力会使血流速度加快,新鲜血液进入肌肉周围组织,调节局部供血情况,患肌淤积状态被打破,从而修复患肌,缓解疼痛[14,18]。踝关节受创伤,风寒湿外邪侵袭,内有肝肾亏损,骨损血凝,治宜祛风湿、补肝肾、治血止痛,本研究所采用中药外洗方中的透骨草、伸筋草及海桐皮可舒筋通络、祛风化湿,红花活血止痛,花椒除湿止痛,艾叶散寒止痛,荆芥、防风止痛解痉,生甘草益气和中、缓急止痛,五加皮补益肝肾,强壮筋骨[15];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19-25],海桐皮、透骨草、伸筋草、五加皮、红花、艾叶、花椒、甘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效果,荆芥的水煎剂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汗液分泌,与防风合用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同时花椒、甘草也具有抗炎镇痛的效果;患部运用中药外洗,使局部以及全身血管扩张,促进血液流动,从而使抑制炎性因子释放量增加,可达到消炎镇痛的效果。本研究中单纯使用中药外洗总有效率为62.5%,浮针和中药外洗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1.7%,疼痛VAS 评分和ROM 改善情况均优于单纯中药外洗。
综上所述,浮针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