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南·玛萨林 沄鸿译
把父母(他们的工作是制订规则)和孩子(他们的工作是质疑规则)放在一起,由此产生的家庭纷争于几秒钟内便能把幸福温馨的家变成个“雷区”,也能把从前理智大气的家长逼到抓狂的边缘。立规矩有时极诱人,但滑落到另一个极端,则是完全没了规矩。
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父母不立规矩会发生什么。孩子无规矩,则人人厌弃之。转念一想,那些不折不扣严格执行板上钉钉规矩的父母又当如何呢?
制订公平的家规并坚持执行是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两件事。父母们往往会认真地制订规则,但结果却被孩子们以哄骗、威胁、哭闹等手段化为乌有,不了了之。最后,这所谓的家规也就含糊其辞,成了一锅馄饨汤。
想想也是,即使是最有耐心的父母也会遇到无奈的现实情况。
“我有时会和女儿争吵,然后我讨厌自己没有坚持自己的立场,让她的态度影响我!不幸的是,有时到最后我变得非常沮丧。我在愤怒中制订家规,执行了几天,然后又不了了之了。我做了10年的单亲妈妈,我总觉得我是在努力弥补一些东西。”
“有很多次,我内心知道我应该说‘不’,并坚持自己的决定。但是当你有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他们会用几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你的答案应该是‘是’时,就很难说‘不’了。”
“如果我敢说‘不’并坚持自己的决定,那么我就是整个社区里‘最刻薄的妈妈’。我收到了一份清单,上面写着其他所有说‘是’的妈妈,而我是‘唯一’说‘不’的妈妈……”
“我17岁的女儿有时会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我听女儿说,‘其他家长就没这么事儿’,或者是,‘我在放假,为什么不能白天睡觉,晚上和朋友聊天?’这让我觉得我是唯一一个担心自己孩子的母亲,因为其他父母该放手时就放手……”
面对上面的情形,家长们该怎么办?你本不想成为一个专横跋扈的恶婆娘,但一旦你打开了争论的大门,那就坏事了。专家会告诉父母要坚定和一致,但他们也强调灵活和愿意与孩子谈判的重要性,这不是矛盾的吗?《养育适者生存的孩子》的作者罗伯特·布鲁克斯和萨姆·戈德斯坦认为:“一致性并不等同于僵化或不灵活。一贯的管教方式需要对家规和后果进行深思熟虑的修改,比如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允许他们周末晚点回家。如果有必要进行修改,应该与孩子讨论,让他们了解改变的原因,并提供意见。”
制订孩子们要遵守的家规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难题。但有了创造力、爱和无限的耐心,你就能“活”过来!有一位家庭教育专家说:“孩子们试探家长的底线是很正常的——无论是在言语上还是在行动上。从成人的权威中建立独立是孩子找到自己风格的健康方式。问题是,父母如何才能在允许孩子表达情感的同时保持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以及在设置必要的限制之间把握好微妙的界限。”
底线就是父母需要负责,但他们也必须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并准备在必要时改变规则。